棗莊當年的女子掘進隊

1975年,為配合“學大慶、趕開灤”活動,當時的棗莊煤礦(現棗莊新中興公司)成立了以女團員、女青年為主體的女子掘進隊,這是全國乃至世界煤炭生產史上的第一支女子掘進隊,在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裡,她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以飽滿的熱情戰鬥在百米井下,創造出了非凡的業績。

1975年11月,原棗莊煤礦北井洗煤廠運轉女工劉玉琴作為群眾代表,赴北京參加了一個全國煤炭會議,回來後產生了成立女子掘進隊的想法。她與原棗莊煤礦東井機電車間團支部書記華守勤、洗煤廠的高偉華等6位女工一起在全礦發起了成立女子掘進隊的倡議,很快便得到了另外25位女工的響應。這些女工中,張秀英、楊傳英、劉玲玲、鬱麗英是老師,田秀豔是煤質化驗員,孫德美是大夫,王敏是工資科科員,因為共同的理想和為祖國多出煤的信念,都放棄了原本舒適的工作,走到了一起。成立女子掘進隊在當時是一件稀罕事,因為井下掘進的工作勞動強度大,條件艱苦,沒有誰聽說過女工能幹掘進。但礦領導被她們的熱情所感動,經過研究決定,於當年的12月4日正式成立了32人的女子掘進隊,下設3個班,由劉玉琴任隊長。後來礦上又陸續成立了3支女子掘進隊,隊員發展到100餘人。女子掘進隊要求隊員必須是未婚,29歲的華守勤是掘進隊中年齡最大的,工作3年也一直未談戀愛。1979年3月,女子掘進隊解散,華守勤被安置到礦工會女工部工作,結婚時都30多歲了。

剛開始下井時,女子掘進隊員都是跟著掘進工區的幾位師傅工作,但沒多久,她們便熟練地掌握了打眼、放炮、扒裝、釘道、機電維修等各項技術。女子掘進隊的任務是開掘高1.8至2米、寬2至3米的採煤巷道,巷道內噪音大、粉塵大、放炮後的煙火味大,並且異常潮溼。隊員們每天靠著頭頂上礦燈的微弱燈光工作,每班僅能掘進3到4米,並且工作中危險性非常大,好多人都曾經歷過險情,但沒有因此而退縮的。每天她們幾個班你追我趕,唯恐落在後面。交接班時用皮尺丈量掘進進度,兩個班往往會為了一指寬的尺寸而爭執不休。那時女子掘進隊的工資是每個月50多元,加班加點是經常的事,並且都是奉獻,沒有補助與獎金,但她們幹勁十足,根本不去考慮身體吃不吃的消。一年後,由華守勤提議,每個月的特殊日子,大家才輪流得以休息幾天。

女子掘進隊員們每天拿著鐵鍁、鎬頭、煤電鑽、釺子、炸藥等一路歌聲去上班,下班後返回的路上同樣是歌聲不斷。上井後大家除了眼睛和牙齒是白的外,渾身煤灰,都成了黑人,在去浴池的路上,她們有說有笑,腰桿挺得直直的,成為當年礦區裡的一道亮麗風景。

女子掘進隊年年、月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先後創出了半煤巖巷道單頭月進200米、400米、613米的紀錄,3年來共完成掘進進尺10000餘米,工程質量均達到國家一級品要求,掘進隊年年被評為礦、局先進單位,並多次受到省、市團委、婦聯的表彰。《大眾日報》曾刊登照片,報道她們的先進事蹟。隊長劉玉琴在1977年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30多年過去了,女子掘進隊中的大多數人已退休在家,但她們那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1、30多年後隊員們再次合影留念

棗莊當年的女子掘進隊

2、老姐妹在老照片前合張影

棗莊當年的女子掘進隊

3、女子掘進隊成立時全體隊員合影留念

棗莊當年的女子掘進隊

4、井下幹得熱火朝天

棗莊當年的女子掘進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