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個好領導那麼難嗎?

眼看疫情越來越嚴重,經歷了確診數字不斷增長的新年,專家都在呼籲減少外出,呆在家裡,可是隨著假期的結束,即使國家也延長了假期,各地政府也發了通知,延遲了返工的日期,可是始終是要回到工作地上班的,必須要外出,必須要經歷車站、機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上班後也要每天地鐵、公交接觸很多很多的人。可想而知,到時候確診的人數還會有一波增長。

為什麼會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個好領導那麼難嗎?

尤其是在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幾乎都是外來人口,過年期間基本都回老家過年了,現在都面臨著返程或者正在返程的路上,而每天通告的確診人數,深圳毫無例外持續在增長,有些未雨綢繆的筒子急了,“深圳的醫院太少了,才7個三甲醫院,遠遠應付不了越來越嚴重的疫情”“現在就應該做準備,新建醫院!”“咋光喊口號,真要等沒有地方收治病人了才開始建醫院嗎?”

這些同學理解不了,這都是能看得見的風險和狀況,為啥就不動呢?等什麼呢?

其實做一個決定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就拿建醫院這個事情來說,大家的“預見”也是從個人視角出發的猜測,確診數字的增長是肯定的,但是以什麼速度增長?哪裡的病例增長的多?建醫院的話選址在哪裡?規模多大?預算多少?從哪裡撥款?醫生怎麼安排?這都是眼前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草率決策,需要收集專業意見,且非常時期,不能走常規的流程,走哪些流程,哪些組織必須要參與進來,這都是切切實實待解決的事情,並不是拍腦袋能定下來的。

為什麼會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個好領導那麼難嗎?

這種非常規的緊急決策,是必須由高層領導的臨時組建的項目組來專項解決,而一個項目組形成以後,項目組涵蓋了所有專業的機構和部門,快速明確工作目標、機制、流程、任務等,需要協同起來各司其責,高效運轉。而這種臨時建立起來的組織,缺乏磨合,必須要有強勢的領導人、各個負責人足夠高的思想覺悟、能夠犧牲各機構的利益成全大目標的儘快達成。這是非常複雜的管理問題,也是對執行力有非常高的要求,遠遠不是像網友想象的那麼簡單。

大家總希望有個層面足夠高的領導,一聲指令下,大家紛紛各就各位,馬上就能控制住風險了。還是需要尊重科學,可能在不在其中使不上力的網友看來確實有些形式,有些官僚,但是確實必須經過的一些程序。

為什麼會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個好領導那麼難嗎?

現在社會分工細緻,公司裡也是一樣,部門、流程、角色、職責越來越細化,越來越聚焦,講究的是協同工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個目標、一個產品、一個項目或者一項服務。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流程梳理的非常清晰、每個人的職責很明確、各種管理要求也都非常完善,協同做好一件工作也是需要參與的所有人互相理解和支持,也避免不了的矛盾和誤會。因為每個人的認知和視角不一定,所在位置決定了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大部分人是不能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以整體的目標來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因為需要犧牲自己的小利益來成就大目標,絕大多數人是不能主動做到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本位主義,也就形成了官僚主義。

一個領導如果不顧所有的實際情況草率的做任何決策都是不能夠達到設想的目標的,必須要所有相關部門和機構配合起來,協同促進決策的達成。

為什麼會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個好領導那麼難嗎?

而武漢能夠快速的達成決策,短時間建好兩所醫院,是被形勢倒逼,各種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實現的。在遠遠沒有達到武漢這個境地的時候,只能一邊足夠的做好預案一邊盡最大的努力控制當前的疫情,在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來防控未知的風險。

同時還必須要積累經驗,當前所遭遇的一切都需要形成管理經驗和應對經驗保留下來供以後參考使用,作為以後遭遇重大事件的輸入信息來支撐決策。確保我們在面臨重大突發事件時的項目組織建立、決策程序、決策支撐信息上不斷的改善和優化,更好的應對相關的重大突發事件。就如同武漢當前能短時間的建設醫院就是在借鑑當時北京建小湯山醫院的專家和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