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想念芭芭拉·耶裡奇

「流金歲月」想念芭芭拉·耶裡奇

世界女子排球運動在發展,隨著網絡的興起,球迷們關注女排瞭解女排的渠道也豐富起來,很多球迷聊起當今排球明星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作為一名資深球迷,三十多年來目睹經歷了排球運動的很多興衰坎坷,對以往的很多世界女排的球星們也有諸多的瞭解。

「流金歲月」想念芭芭拉·耶裡奇

上世紀90年代,那時的我已經無球可打多年,那時身邊的球迷少得可憐。那時的我只能靠電視轉播的賽事滿足球癮,那時的我以為能熟練擺弄電腦的清一色都是科研領域裡的精英,但那時的我和現在一樣,球賽是一定要看的,感受是一定要寫的,很多的時候,就在賽後記錄下來,並進行有模有樣的進行點評,整的自己跟現場評論員似的。

在燦若星辰的排球星空中,我曾經特別關注過一個叫芭芭拉·耶裡奇的女排球星。

芭芭拉.耶裡奇是上世紀90年代克羅地亞女排的當家球星,身高193,能跳發、能在各個位置發動進攻,能包辦本隊一半以上的分數(類似倫敦週期的金延璟)。她的力量也是世界頂尖級的。除卻她的強力進攻,在球場上激情四射,對每一場都充滿勝利的渴望,因為無論比賽勝或負、過程輕鬆或者艱難,她的拼搏精神從不放棄、從不削減。她真正成熟,不僅僅表現在她有極強的得分能力,更體現在她的心理上,比如說她經常關心經驗不足的年輕隊友,心理上更成熟的芭芭拉是克羅地亞的真正領袖。因此當時有人說克羅地亞女排是芭芭拉一個人的球隊。

1995年世界盃芭芭拉一戰成名,那支克羅地亞隊裡,其時還有很多我們那一代球迷相當熟悉的前蘇聯隊員,但不知為什麼,到了克羅地亞後,均已改名換姓。比如,當時聲名赫赫的切布基娜,竟然叫做“奧夫尼契科娃”,又比如奧吉延科、巴爾霍姆丘克……如果不看,一定以為是另一個人。隨著後來的這些球員退役,就很難再見到克羅地亞出現在世界大賽裡,從此芭芭拉慢慢在記憶中淡化。(郎平曾評價她為九十年代最好的主攻手)

上世紀90年代,也是中國女排與世界冠軍無緣的一個時期,作為中國女排一個忠實球迷,無論她的成績怎樣,都不離不棄一路追隨。不誇張地講,直到今天,我仍能準確說出每一次參加世界大賽的球員甚至號碼。那時也曾一本正經地很專業地評述了女排前景。

我寫道:如果我們一直不能出現像芭芭拉的天賦球員,重新奪冠必將是相當漫長的征程。那時的中國女排在歷經低谷後,迎來了郎平的第一次迴歸,在她的調教下,球隊的精神面貌、戰鬥力煥然一新,已重返世界一流強隊。球迷最渴望的就是郎平能成為第一位同時拿到世界冠軍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但當時如日中天的古巴隊像一座無法撼動的大山,幾乎沒有人相信還能等到這一天。

「流金歲月」想念芭芭拉·耶裡奇

_沒想到的是我在那時竟有“未卜先知”的預感,我還寫道:“王朝更替、興衰交迭”,沒有成盛不衰的球隊,當時就有種預感,隨著路易斯、託雷斯等人的退役,古巴王朝總會有江河日下的一天,這一天應該不會等待太久,應該不過超過十年。其時我真實的想法是如果郎平一直執教下去,肯定會有這個結果,當然這和後來的黃金一代是兩碼事,不過真沒超過十年。

網絡的興起,除了更方便的看球聊球,也給“批評”提供了更便捷的空間,每當中國女排打得不夠理想或未達到球迷的期望值,網絡上立刻就會掀起一片聲討,有聲嘶力竭討伐安家傑的、有建議郎平大小賽事都要帶隊的,甚至還有“召回王一梅”的呼聲,某位球員哪怕一場比賽狀態不好立刻就被“黑”的一無是處。看著這些“聲討”,細想想,有時覺得也很有趣,深為他們對自己偶像的忠貞不渝有所感動。畢竟這種傻乎乎的崇拜我也有過。

除芭芭拉之外,還有一位到現在我依舊很個人覺得後來所有副攻都無法超越的高峰,“卡瓦哈爾.馬加麗斯”—古巴女排巔峰時期的黃金球員。儘管後來國際排聯把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女排球員授予託雷斯(男排隊員就是現在美國女排的主教練基拉里,當時譯為凱拉里),但很個人的看法是覺得當年這個評選結果有些“不公”,因為一直覺得託氏除了比馬氏多參加了幾屆大賽,其風光遠遠在馬氏之下。

話說回來,就另一個角度而言當下這種網絡的“聲討”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碼證明開始有太多的人在關注女排,有自己喜歡的球隊和明星球員。相形之下我當年和別人提起“芭芭拉”時,就曾遭遇過“芭芭拉是幹什麼的?是美國老牌歌星芭芭拉史.翠珊嗎?”無比尷尬,而眼前吵來吵去的場面則顯得熱氣騰騰。

「流金歲月」想念芭芭拉·耶裡奇

(圖中為退役後的芭芭拉)

星移斗轉,“芭芭拉”已成為記憶中的片段,如今的國際女子排壇群星閃爍,賽事精彩不斷,讓球迷大飽眼福。而以“朱袁張”為核心的新時代中國女排在郎導的率領下不忘初心,榮耀前行,不斷譜寫著中國女排的華彩篇章。讓你感到做中國女排的球迷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流金歲月」想念芭芭拉·耶裡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