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家鄉都有什麼野菜?

因為遇見你爵跡


大家說出自己家鄉的野菜都有什麼?

我的家鄉在秦嶺北坡西段的渭河流域,這裡氣候四季分明,野菜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薺薺菜:薺薺菜在我們這裡採挖時間最早的野菜,一般在三月中下旬採挖最好,到四月下旬就老了不能吃了,它常生長在農田裡,荒地比較少,食用部位是嫩葉,吃法有涼拌菜、炒菜、做餡包包子包餃子、做湯等,味道甜嫩爽口。


2,灰灰菜:灰灰菜在我們這裡春季夏季都可以採摘,因為在春天採摘第一茬幼苗後,在翻耕過的農田裡夏天又有新的小苗長出,所以吃的時間比較長,食用部位是幼苗和嫩莖葉,吃法有涼拌、做湯、做餡都可以,但在做菜前要焯水處理,味道鮮美。


3,苜蓿芽:苜蓿芽是三四月在我們這裡常吃的一種野菜,採摘它的幼苗帶有白色嫩根的最好吃,吃法有涼拌菜、做菜餅、包餃子等多種吃法,味道甜嫩可口。


4,馬齒莧:馬齒莧是我們這裡在春夏天經常採摘的野菜,它常生長在農田、果園菜地,食用部位是嫩莖葉,吃法有涼拌菜、炒菜、做湯等多種方法,味道酸甜可口,很好吃。


5,苦苦菜:我們吃的苦苦菜我查閱資料後得知它的正式中名叫苣蕒菜,它通常生長在田間地頭,我們在春天採挖它的幼苗和嫩葉,在夏天採摘嫩葉,吃法有涼拌菜、炒菜、做漿水酸菜等多種方法,苦苦菜在我們這裡是吃的時間最長的野菜,味道味苦帶甜,很適口。

6,掃帚苗:掃帚苗常生長在地邊、荒地等處,我們在春夏天採摘它的幼苗和嫩葉當野菜食用,老了就不能吃了,吃法有涼拌菜、做餡、做湯等,味道甜鮮特別。



老姚談植物


大家好,我來自陝西商洛。我的家鄉在陝南山區,那裡有許多美味的野菜,我介紹幾種我小時候經常採摘的分享給大家哦!

一:蕨菜(我們稱之為拳芽)

小時候,春暖花開之後,在山坡上的矮草叢裡陸續吐出小嫩芽,等長到10釐米左右時,便可採回家中。家人會將它們曬乾保存,過後用熱水泡發炒肉或者是包餃子,很好吃的哦!

二:香椿芽

每年春天,媽媽都會在門前的香椿樹上採摘香椿芽,葉子聞起來有股淡淡的香味(記得要聞味道,臭椿味臭外形和香椿一樣哦),用開水焯一下,然後涼拌豆腐。但是患有慢性病的人一定不能夠食用哦!
三:灰灰菜

我一直認為,它之所以被叫做灰灰菜,應該跟葉子上的那層灰質的東西有關,摸起來滑滑的,媽媽也是用水焯一下,涼拌著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味道有點微苦哦!
四:山蒜又名野蔥,我們叫小蒜,細長的葉子,味道辛辣,這可是我最愛吃的野菜哦。

小時候,放學後,星期天,都會挎上小竹籃在山上到處拔小蒜。它的吃法可多了,山蒜炒雞蛋,山蒜炒肉,還可和辣椒醃著吃。最常吃的是媽媽將它放入麵條中,那也是超香的,一想起來就流口水。
五:槐樹花

記得老家的屋後就有一大片槐樹林,身上長著尖尖的刺,要想吃到它的花,可得下點功夫,樹高又有刺,每次摘都要小心翼翼的。摘時要含苞待放的,不能太嫩也不能等花兒全開了。喜歡蒸著吃,也愛包菜包子。

今天主要就介紹這麼多,農村的山野裡,到處都是野菜,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水芹菜.蒲公英 ,馬齒莧,地軟等等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呢!


鄉野裡的丫頭123


我居住的地方,過去很窮,現在也不很富。但我的家鄉因為是山區,所以按城裡人說的綠色食品很多,野菜絕對正宗,山上到每年農曆二月,就有小竹筍,俗稱筍崽,炒雞蛋是最好的下飯菜,蕨菜,俗稱蕨崽,從不殺蟲施肥,象竹筍一樣,純綠色食物,到清明節,則正是竹筍上桌的日子,但我們農村人卻因為吃得多了,對它不感興趣,還不對小竹筍好,但這些大竹筍經初步加工,烤乾以後,收購價每斤十二至十五元,經遠涉重洋,據說湖北每斤價幾十元。還有深加工的竹筍,市場上叫玉蘭片的,它雖出自竹筍,而身價不扉,經常出口,遠銷國外。

有一種叫槍的植物,開黃花,葉片白色,背面和莖幹有許多白色的毛,我們家把它採來做成粑粑,加上糯米粉扮成的粑粑,味道不錯,據說它可以治腸胃病。

路邊那坡上,一種叫路皮薑,有叫穿魚草,它的嫩芽炒菜有特別的香氣,而它過秋之後,全株可入藥,當地用它配合它藥用來治感冒,不花錢效果好!

秋天山上的野果多得說不清。

所以我們老家雖是落後地區,如果有能人,若干年後必是旅遊聖地!


知識47


過去老人常說在清明之前吃三種野菜以上對眼睛有好處,馬蘭,生長在水塘邊野枸杞樹發出的芽,螺絲肉炒韭菜連吃三次。還有是田野裡的野水芹菜,我母親過去每年清明之前多吃,我母親八十七歲正月生了重病仍舊看得見穿針線,村子裡年輕人白天在家的人不多隔壁鄰居要縫紐扣看不清穿針線,有的六十歲不到的婦女眼睛發花看不清穿針線就會叫我母親穿縫衣針了,雖然是傳說吃野菜對眼睛好,但我母親眼睛確實好不知是否與過去每年多吃野菜有關,但我母親螺絲肉炒韭菜她不吃,因她信佛這倆種菜是不能吃的現在我們姊妹也跟著不吃。


8088情義無價


      以前家鄉的野菜種類還真不少,有些我已記不清名子了,不過也有很多現在有以前也有的野菜我還能看到。

       先來說說我們挖野菜的經歷吧,小時候每逢春天到來,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挖野菜最好的季節,因為這個季節的野菜正是最嫩的時候,也最好吃,我和小夥伴們會相約一起去挖野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種被我們當地人叫做澀葉菜的植物,現在在網上搜怎麼也找不這種菜了,它可是我們春天吃的最主要的野菜了,澀(Shei)我們當地的口音,這種菜開花類似薺菜,但葉子沒有薺菜光滑,摸起來沙沙的感覺,它名字也來源於此吧,我們挖滿小竹筐的時候,也是最高興的時候,路過小河邊就把滿筐的野菜帶筐一起在河水裡涮涮,這樣回家也會很好洗,因為泥土已經去除了許多,回到家稍微洗兩三遍就可以做成美味的佳餚了,在我們那裡大多數野菜的吃法就是撒上調料,然後用麵粉把野菜拌成均勻的絮狀,這樣就可以上鍋蒸了,等出鍋後晾涼淋上少許油和蒜汁,吃起來特別美味。雖說拌菜好吃,不過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也有用來做餃子餡的,也有炒著吃的,每種做法都有不同的味道。

春天的野菜是多種多樣的,有一種像麵條一樣野菜也十分好吃,做法也是因人而異,不過我始終覺得用麵粉拌勻蒸至的最合我的胃口。春天裡還有我喜歡吃的榆錢,榆錢的做法我比較喜歡蒸成榆錢窩窩頭,而且我覺的不發酵的好吃,因為比較筋道。樹上的野菜除了榆錢還有槐花,槐花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每逢花期成群的蜜蜂嗡嗡嗡的穿梭在槐花從中,槐花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不過我是不太喜歡槐花做出來的菜甜甜的,可能和我喜歡吃鹹的食物有關。

春天走了,一些野菜在夏天來臨的時候也開花變老了,這時候不用擔心沒有野菜可以吃了,夏天的野菜也是有好幾種呢,不過我現在能叫上名的也只有螞蜂菜,後來我才知道它的大名叫馬齒莧,我家喜歡用它和粉條一起做成餡用活好的面捲起來放鍋裡蒸,熟了之後也很好吃的,馬齒莧的後味有些酸酸的,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喜歡吃它。還有一種杏仁菜學名莧菜,還有豬毛菜,有掃帚菜,都是我比較喜歡吃的野菜。這些野菜不僅好吃,營養成分豐富好多還是治病的中草藥。野菜做為大自然的饋贈之一,不僅豐富了我們的餐桌,也成為了我最難忘的記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生活趣體驗


老家山東,春天的時候吃的野菜還真不少。

馬雜菜

有沒有萊州的朋友,馬雜菜再過一個月左右就能吃了,你們的簍子準備好了沒?

馬雜菜,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叫,我查了一下,這個東西叫山苜楂,有的地方叫螞蚱菜,也有的地方叫山螞蚱菜,反正我們叫馬雜菜,包包子吃的,拌上韭菜和肉,特別好吃。

據說現在有人在大棚裡種出來了,我們都知道現在春天想吃一口馬雜菜還真不容易,馬雜菜剛長出個小芽就被摞光了,大棚種植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據說幾十塊一斤。

麥蒿

麥蒿還有人吃過啊,麥田裡多的是的野菜,獲得起來比薺菜還容易的,用來包包子也挺好吃。

地菜

地菜又叫薺菜,大江南北應該都有,我們就不說了,這個東西最為常見,是最基本的一種野菜。我尤其喜歡吃用麵粉或者玉米麵蒸出來的薺菜。

洋槐花、榆錢

說他們是野菜應該也可以,都是木本植物的花,但是吃起來還是挺好吃的,尤其是蒸出來。

掃帚菜

農村自制的掃帚,用的就是長老了以後的掃帚菜,嫩的時候也能當菜吃,我媽喜歡用來包包子。

苦菜子和蒲公英

以前我一直以為這兩種野菜是一個東西,後來才知道他們除了都是苦的,還是一個科的以外,居然是兩種東西。

不過吃法應該也一樣,水燙一下,涼拌。或者曬乾以後泡水喝。有人跟我一樣分不清這兩種菜麼?

苦菜

蒲公英

一時間只想到這麼多,歡迎補充,也請各位點個專注點個贊。


農科小孫說


記得小時候,開春時節,每當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提著籃子到麥地拔野菜,那個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菜只能拔一些菜回家做麵條吃,當時我們把這個菜叫“麵條菜” 當時吃到這個菜就是人間美味。現在想起來還是忘不了的味道!

味道無味發甜,吃到嘴裡特別爽口…



鄭州吃貨圈


有野小蔥(叫頭蔥),可以拿來炒著或炒雞蛋吃;


折耳根,拿來涼拌或者煮粥都特別好吃;


下雨後還可以去山上去撿菌子(雞樅菌),拿來炒(炒的時候只放鹽就很美味)或者下麵條都是極品美味啊!想著都流口水直流,哈哈~

其實還有很多隻不過我沒吃過而已,這些可都是我童年的美味回憶啊,現在也只能回憶了吧!


藍精靈小鎮的姑娘


我記得老家小時候長吃的一種野菜:灰灰菜,這個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生命名非常的頑強!那時候在漫無邊際的田野裡,路邊上,屋頂很多地方都生長著,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而且灰灰菜這個東西非常容易調配,價值高,有多重療效,我記得那時候比較好的方式就是拌著吃,然後小孩子傷口不小心流血了,好像還可以止血,當時如果不小心被什麼東西劃了,用一撮灰灰菜,揉一片灰灰菜的葉子,然後敷在傷口,傷口可以之血了,而且那個時候還可以把它調成涼菜,做成蒸麵吃!味道真的太美味了!

不過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灰灰菜等野菜也越來越少了,基本上今天我們也很少吃到小時候的野菜了。

我是頭條三農達人:我的農村那些事,歡迎關注,留言一起討論。





我的農村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