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月薪八千,經理職位,別家給我1.5萬底薪,但是職位低,我該怎麼選擇?

退休的95後


你好,我是職場學玩賺的老王,工作創業12年了。在擇業方面,也有很多實戰經驗。

你這個問題,我來給你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

為了節約你的時間,我先把總結性的解決方案放在最前面。

解決你這個問題,你要有下面這4個思維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年輕職場人,成長比收入更重要
3、高薪和成長,並不矛盾,是可以統籌的

4、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階段,做對的事情

審視你的職業發展規劃,就可以做出選擇

你現在月薪8000,一個經理職位,另外一個offer是15,000的工資,但職位比經理還低。

這看起來是一道選擇題。

但很明顯,這是一道問答題。

做選擇題,需要把你選擇背後的依據弄出來。也就是你的利益訴求。

做問答題,你需要把題目讀懂,需要表達你自己的觀點,也就是你的價值主張。

不管是你的利益訴求,還是你的價值主張,在求職這個問題上,都統一的表現為我們的職業發展規劃。

如果你的職業發展規劃在這一個階段是增加收入,也就是漲工資。那很明顯,你要選15,000的那個工作。

如果你的職業發展規劃在這一個階段是提升自己,也就是長本事。那很明顯,你要選8000的那個工作。

那麼你當下的職業發展規劃中,你現階段的主要訴求是什麼呢?

是錢還是成長?

當你能回答清楚這個問題,這道選擇題你就能做好了。

下面結合你的具體情況,給你做出具體的分析。

有幾個問題,提醒您注意。

1、職位高低,直接決定了你的成長空間。

我舉一個例子啊。

我之前乾的工作是銷售。

一開始我的職務呢,就是一個業務員。這個時候,他鍛鍊的是我的銷售能力。

後來我業績做得好,成為公司的Top sales,老闆就讓我帶銷售團隊。這個時候我鍛鍊的是我的管理能力。

再到後來,我要升為業務總監,業務部總經理。這個時候鍛鍊的是我的領導能力。

你看職務不同,它對我們的鍛鍊就不一樣。

一般職務越低,你接觸的事情就越瑣碎,越複雜,也偏向於耗時間耗體力的那種。

雖然這個工作有15,000的工資,但是他職務低,從你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講,他其實是退步了。

2、從你的實際情況看,犧牲成長去獲取高薪,是更加不利於你的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你要想賺到更高的工資,那你就得去做更高的崗位。

這反過來要求你,從現在求職開始,也要刻意的去衡量,這每一份工作能夠給你帶來多大的成長的潛力和空間。

從你的提問來看,你現在的職務是經理8000塊錢一個月,那說明你上班應該是有幾年了。

那這個時候成長和提升自己,就是你在求職過程中,必須要衡量,也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因素。

短時間內為了錢去做一個職務更低的工作,犧牲了自己成長的這種潛力,我覺得是不可取的。

尤其是對於你這種,剛入職場3到5年左右的人。

追求更高的工資,我覺得這很正常,這說明你也很積極上進,我還是要給你點個贊。

3、只有不斷成長和進步自己,你才能獲得更長遠的高薪

但是追求成長和進步,這才是你在更長遠的一個職業發展中,能夠獲取更高工資的,最重要最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所以如果我是你,我在你現在所處的這個階段,我肯定會去尋求,更有成長性的工作。

也就是說我在你這個階段,我的求職價值主張可能是:成長第一,工資第二。

話又說回來,當你真的有本事,其實你的薪資也不會特別低。

我出來工作創業幹了12年,我還沒看到一個人,很厲害很有本事,然後拿的收入特別低的。

絕大多數情況下,在一個行業內,高薪和高成長,是正向關係的。

工資越高,一般職務也越高,也要求你具備更強大的業務能力。

說的再直接一點,我始終認為在上班這條路上,我們的收入和我們的能力始終是成正比關係的。

而我們的能力來自於哪裡呢?

來自於每一份不同的工作,給我們帶來的鍛鍊和成長。

也來自於我們的刻意學習和成長。

所以你越成長,你自然就能夠拿到越高的工資。

千萬千萬不要為了拿到越高的工資而犧牲了你自己的成長。

畢竟你現在還是年輕人呢,你並不是四五十歲的人了。

年輕職場人,應該成長第一,薪資第二

一個有格局的年輕人,一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佈局的年輕人,我覺得就應該以成長為先,不管你在什麼階段。

只有成長,才能保證你不斷的升工資。

因為只有成長,才能讓你的能力和思維變得越來越牛逼,越來越有含金量,自然,你就水漲船高,你的身價也就越來越高了。

高薪和成長,是可以統籌的,並不矛盾

我的這個回答可能很多人看了並不認可,覺得我多賺點錢有什麼不好。

其實我想說這是你們對我這個回答的誤解。

作為一個上班的人,我們出來本來就是來出賣我們自己的。

我們當然可以尋求賣出更高的價錢。

而我要表達的是,在你追求高工資的同時不要犧牲你的成長空間。

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階段,做正確的事情

在職場中並不是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能夠加速成長的。

這就像路邊的花草樹木一樣,它的成長加速期肯定是在春天和夏天。

但一年有四季。

我們的整個職業發展的生涯也是一樣,也是有春夏秋冬四季的。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看看你現在,在來個季節吧!

最後,為了方便各位讀者理解我的回答,我通過思維導圖給大家做了一個總結。

大家可以下載下來,查看高清圖,反覆看看。

邀請你【關注】職場學玩賺。分享12年的職場、創業實操經驗。助你加速成長、輕快賺錢


職場學玩賺


這個問題應該是個比較糾結的選擇題,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給你講個小故事:

以前的一個女同事,在我們公司兩年就擔任了銷售經理的職位,從無到有,自己一步一步做出來的成績,基本薪資是8000,五險一金這些都有,每個月加提成綜合下來能拿到3萬多吧,反正公司銷售部的業績一半都是她一個人籤的單,年終獎發了多少就不清楚了,這只是我們員工看得到的數字,去年一家新開的對手公司,重金挖她過去,基本薪資14,000,五險一金等等各方面的待遇都強不差,她毫不猶豫的就過去了,結果,後來據說她過去之後再也籤不到那麼多單了,聽她們公司的員工講,她的業績僅有原來在我們公司的一半不到,事實也是很多老客戶依然是回到我們公司去簽單。

這個故事呢,看起來跟問題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仔細想想,跟你提的這個問題是一樣的!至少很多方面是一樣的,有你值得參考的地方。

我那個女同事她就忽略了一件事情:平臺的重要性,她的能力是離不開她所在的平臺,她有10分能力,但其中有一部分能力肯定是歸於平臺的功勞。

我們再來看一下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職場的老人,要不要跳槽,這個選擇題不應該僅僅是取決於工資。

說一下個人的意見,首先,對方的職位低,沒有關係,但是這個低職位和你現在所在的職位,對你來說哪個價值更大?不可否認的一件事情,如果僅僅從收入上來看,在職場中,職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綜合收入。

另外一方面,更高的職位相比更低職位帶來的各方面的綜合性的東西也是無法比較的,比如說更高的職位,就註定了你肯定是看得更高,能接觸到的更多,且從某一程度來講在業內做事也會相對更為方便。

但是對方給你的底薪又足夠高,可能這個底薪就已經夠彌補職位低帶來的收入的差距了,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個低職位有沒有上升的空間!

所以我覺得你這個選擇跟工資是沒有多少關係了,畢竟數字性的東西稍微一對比就能明白誰多誰少,你要不要離職跳槽的決定性因素,應該在於對方給你的那個低職位的價值空間。

什麼叫價值空間呢?這裡呢,就和我開頭講的那個小故事有一樣的地方了。包括這個崗位的上升空間有多大?這個崗位的上升的時間週期有多長?相比你原來的職位,他不可逆轉的劣勢在哪裡?

難點也是在這裡,你沒有進入一個公司之前,你是基本沒有辦法徹底清楚的瞭解對方給你的這個崗位的價值空間,不過你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公司的同崗位的價值空間。

在職場的人,很多時候選擇的重要會大於努力,望你慎重,再慎重。

最後祝你好運!歡迎評論交流。


儒豐直言


現在讓題主糾結難以做出選擇的是,現在公司,經理職位,月薪八千,在公司乾的其實也算可以,很穩定,但是收入已經達到天花板,無法再大幅度往上升。

而別家公司給的薪酬是1.5萬,薪酬很有吸引力,但是,你同樣擔心,如果過去的話,能力跟不上,或者沒有達到對方預期的話,可能會被淘汰,到時候,自己就變得非常被動,其實這才是題主所糾結的本質。

我先說說我的故事,我原先在一間公司擔任技術經理,幹了三年,公司的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我只是花費小小力氣,就能在這個崗位一直混下去,直到今年年初,有個獵頭找到我,說有一間公司願意花高價請我過去擔任項目經理,當時我過去面試的時候,這個公司很重視這個項目,為什麼呢?基本上公司的高層都出席這個面試,而且問的非常詳細,包括這個項目怎麼開始,怎麼運作,怎麼規劃等等。一個月後,我就毫無猶豫跳槽了,直至現在,我都認為我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我講這個故事,其實跟題主的問題是很相似的,那麼,我是怎麼想的呢,以下我有幾點經驗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一、現在公司還有沒有發展空間?

如果一家公司在行業內已經做了挺久,並且公司的各項業務已經穩定發展,而老闆也是求穩為主,這時候,可能你的收入或者職位已經到達天花板,很難大幅度發展。如果你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剛好有合適的機會,可以跳槽試試。

二、衡量對方公司是否值得加入?

1、摸清對方的工作氛圍,看自己是否能適應?

每個公司都各自的工作氛圍,如果你在原先公司呆久了,突然跳槽到另外一家新公司,確實需要時間來適應,那麼怎麼摸清對方公司的氛圍呢?其實,在面試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辦公司的人精神狀態和工作狀態,如果你在職場混了三四年的話,估計這些基本東西,你還是能判斷出來的。



2、自己能力是否匹配對方期望?

既然對方能給這麼高薪酬,肯定是看重你的能力,而在面試的時候,應該問清楚,對方的崗位要求,例如,加入公司後,你的任務是什麼?完成這個任務,你的期限是多少?能作出什麼業績?面試結束後,你可以自己仔細思考,對方所提出的要求,自己的能力能否達到,如果自己能力能達到,那好辦,儘管放心去做就好了,如果目前達不到,那就要仔細衡量要不要接受這個挑戰,如果達不到,你就可能被淘汰,有一定風險。



最後,總結一下,在跳槽前,先摸清對方的工作氛圍和節奏,再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如果一切都沒問題的話,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把握了。

溫少爺:3年時間,從職場小白到部門經理,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不能只看職位與薪酬。這兩個維度雖然在選擇工作時有很強的參考性,但也不是全部,而是應該綜合考慮職位或者薪酬哪一個是自己目前最需要的,及對未來職業發展更有幫助的。

實不相瞞,有些企業所謂的經理職位,有可能也是有名無實。

先來講講我自己的經歷,大學畢業後第一次跳槽,我就應聘了一個品牌總監的崗位,聽上去很唬人把,可實際上這家創業公司一共就只有20幾個人。做的工作其實也就是文案主管,但名片拿出去確實很唬人,但我自己心裡是清楚的。

我手底下只管兩個人,一個是負責寫文案的,一個是負責做設計的,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對於自己未來的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幫助其實都不大,說是總監,可出去和別人行業交流,我和那些真正的總監差別大了去了,別說氣場了麼連底氣都沒有。

做了不到半年,我就跳槽了,去了一家上市公司,看看實實當個文案主管。因為我知道,如果我貪戀這個品牌總監的職位,而不去選擇更大公司更大平臺的其他崗位,那我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儘管在新公司職位低了,可薪酬提高了一倍,新公司管理更加規範,行業發展前景更廣闊,而且大公司本身就是很好的背書,如果未來想跳槽,機會也更多。

在這家上市公司我做了三年,職位晉升了兩次,14年,月薪就1.5萬了,而且自己在這份工作中收穫了更多的自信,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就連眼界也變得更寬闊了。

這就給我們一點啟示,我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能只看那些表面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但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驅使而忘記真真正正對自己有裨益的東西,去追求浮光掠影,那我們實際上丟掉的更多機會和可能。

所謂的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說的就是要清楚瞭解自己的需求,明白哪些是真的有用,哪些是面子工程。但話說回來,人在職場難免會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比如同齡人都已經成合夥人了,我還是一個部門經理,同學都年薪百萬了,我還當月入4000的公務員。

但是,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清楚,人是不能橫向比較的,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成功的背後有多少心酸,用了什麼作為代價,永遠不知道,別人出賣的是健康還是靈魂,而這些,我們自己能坦然接受麼?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一定是學會了摒棄虛榮和浮誇,務實的職場人,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階段,我都相信,這樣的職場人,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


李羽毛兒


月薪八千經理職位,別家給樓主1.5萬底薪,但是職位低,樓主該如何選擇。我的答案是互相比較一下利弊,選性價比最好的那一個。

第一點:經理職位月薪八千

作為一個月薪八千的經理,所需要看的是這個經理的職位到底有什麼額外的權限,比如採購部的經理雖然月薪很少,但經常會有供貨商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遞上超市購物卡或者月餅卡和蛋糕卡。對於他們來說,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實際上額外的收入並不少。


對於經理這個職位而言,看性價比就需要看在八千月薪以外,還有沒有可以利用這個職位能夠獲得的其他額外收入,或者利用這個職位可以獲得的額外生意,比如有些供貨商會和公司裡的採購部的人員勾搭在一起,採購人員可以利用供貨商的進貨渠道倒買倒賣一些零部件,這就是利用手中職權來做自己小生意的一個例子,如果樓主作為經理拿八千月薪覺得太少而需要額外的收入,那麼這種工作的性價比就在於樓主你的正職工作和私下進行的工作加在一起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第二點:月薪15,000但是職位很低

樓主在另外一個公司處於低職位但是月薪能達到15,000元,

這說明這個公司裡面普遍薪水就很高,這個公司屬於一個很好的公司,成長性很好,員工們的待遇也好,如果樓主選擇這樣的公司也可以,在這個公司裡面可以查探一下樓主的職位有什麼大的發展前途,比如說樓主進入計算機行業的龍頭公司裡面需要從最低的搬磚程序員做起,如果是這種類型樓主可以全力以赴地在公司裡面做事,盡力讓自己從低職位往上升。

在這種類型的公司裡面,工作的性價比就在於樓主的職位是否能在公司裡面有所發展。

總結:不要單純地以職位或者薪水的高低來判斷工作的好壞,應該好好地去比較工作整體的性價比。


職場力哥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好好的經理正熱乎著,工資雖低了點,但是你自己管事,正是你展示能力,大使權腳的時侯,別人為什麼給你開雙倍的工資挖你走?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你真是人才,二是挖牆腳。


假如你是個真人才,別人看重你,會給你二倍工資和同等職位或更好職位,讓你在更`好的條件下發揮你的能力。

假如是競爭方,你在你現在崗位上可能很有起色,對方感到了潛在威脅,這時對方給你兩倍的工資,確不給相應的職位,這就是典型的挖牆腳,他的目的並不因為你是人才,而是把這個企業項目分解拆散,你不過是對方的棋子,用心險惡。

世界上沒有無原無故的愛,也沒有無原無故的恨。俗言說,無故獻因情,非奸既盜。你目前的工資不是很低,別人挖你走的條件也不是很好。如果是我,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曾憲全110401818


不久剛和一位小夥伴交流過,她在土地規劃公司的工程部上班,公司主做土地一級開發,屬於甲方公司。她就談及,自己以前是在乙方公司上班,走管理路線,在原公司離高管就一步之遙了,年薪也是很可觀的。當時有獵頭想挖她到甲方公司,降職跳槽,也就是職位更低一些,不過工資要高一些。她沒有過多考慮,果斷辭職,到甲方公司。

她提到,在原公司,就算是發展到頂部,工資也只是在現公司的中層級別。而如果在現公司能高層發展的話,薪酬絕對在年薪百萬以上,甚至更高。她現在跳槽也有兩年了,是國企公司,剛好今年國企開始改制,有些同事都下調到子公司去了。但她仍覺得,跳槽是很好的決定,因為她的職位發展和薪酬發展都有更大的空間,她對自己能夠往上發展也很有信心。

所以,仔細想想,對方公司雖然提供職位更低,但薪酬反而更高,那麼也可說明對方公司有更大的薪酬發展和職位發展空間啊!

當然,以上是建立在同行業的基礎上,如果對方公司給豐厚的條件,但公司卻是不同的行業,知識看中你的某些人脈或者能力,那麼你就要認真思索下了。

摸清對方公司的職位架構,評估對方職位發展方向是否與自身相符合

正如上面提到的,如果是不同行業,那麼你就要認真思索下了,跨行業是否合適。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跳槽過去的職位,它的發展方向如何?

所以我們首先還是先了解對方公司職位架構,比如跳槽過去的崗位是基層崗位,那麼往上發展的崗位方向是什麼呢,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還是沒有往上發展的空間了。

根據這個方向,評估是否與我們追求的職業發展相符合:

  1. 如果是相符合的,那建議跳槽,剩下的就看個人的能力能不能跟上發展
  2. 如果是不符合,那建議要結合自身對職業的追求考慮,如果對職業追求主要是薪酬,且1.5萬的薪酬已經可以滿足,那可以跳槽。如果不是,那從長遠來說,留下來繼續謀求發展可能更好。

摸清對方公司的工作文化,評估自己能否適應得了

有個小兄弟上個月拿到拼多多的offer,月薪30K,一直有點糾結。薪酬待遇方面,比他現在的薪酬水平要高上一倍,但他聽說拼多多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多,一週上班6天,屬於很拼的工作環境。其次,聽說拼多多的能力要求很高,跟不上的話,容易被淘汰。

所以,最後還是選擇放棄了。有人說,為了薪酬,什麼都得搏一搏。但如果不是真的經濟所需,我認為,明知道自己跟不上這個節奏,還是不要勉強,不然過去也是被淘汰,到時候重新找工作並不容易。

所以,跳槽之前,先了解對方公司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評估自己能不能適應,給出那麼高的底薪,工作肯定不會多輕鬆的。

另一方面,就是評估自身能力能否跟得上。當然,既然能夠面試通過,說明我們自身還是有些能力是被對方看中的。


所以,綜上所述,還是需要先了解對方公司的職位發展和工作文化情況,再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分析,如果一切OK,當然是跳槽啦!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問答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問答中互相溝通。

學習委猿


月薪八千,經理職位,你的收入已經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也屬於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這時候跳槽需要全方面考慮,不僅僅看薪資和職位。

朋友現在年收入20多萬,有一家企業聘請他做分公司總經理,收入翻了兩翻,也就是職位提升了,薪資也提升了,但是他仍然沒有選擇去,因為覺得那家公司前景不如現在的公司,如果在現在的公司成為核心骨幹,等公司上市可以獲取更多。

一、看企業發展機會

有些企業發展趨勢非常好,屬於朝陽行業,有些企業發展趨勢受阻,停滯不前。

我們來看兩個人不同的處境。

小敏跳槽的時候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工資開得挺高的,但是去了以後才知道企業發展受阻,她幹了八天企業就關閉了,下面怎麼辦讓她焦頭爛額。

而和她同學的小強謹慎地選擇去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因為有這家名企經驗,很多其他公司給他拋出offer,他的身價一下子被抬得很高。

二、看個人成長空間

公司裡個人正常有兩種發展路徑,一個是管理路線,一個是技術專家路線,最終走哪個路線還看個人的需求。

小張是項目經理,跳槽的時候有幾個選擇,一個薪水高,但是降級,另外一個薪水一般,級別不變。

他和人力資源瞭解到晉升的頻度和加薪的頻度,最終選擇了晉升和加薪頻度相對比較高的公司,因為他知道不能僅僅看眼前的收入,更重要的要看三年後、五年後的收入。

三、看周圍資源鏈接

這幾年,深圳等城市的發展遠遠超過其他城市,無論是成長機會還是就業機會,都會比其他城市更多一點。

文傑畢業後有幾個選擇,一個是回老家,一個是去北京,還有一個是深圳,薪資待遇也有很大差異,文傑思考再三,選擇了去深圳,因為他覺得乘年輕成長是最重要的,而且在深圳可以鏈接到更多的人脈資源和企業資源,為以後自己做打下很好的基礎。

總之,換公司不僅僅看薪資、職位,同時也要關注個人發展和企業給你的機會,還有外在的資源等等。

從個人角度每個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乎家庭平衡,有的人在乎個人發展,還有的人隨遇而安。

你可以做一個選擇列表,把所有影響因素列下來,加上權重,分別打分(十分制),最後算上總分看哪個選擇更適合你。

選擇可以量化,決定還是遵從內心,如果內心不舒服,即使換了公司還是不開心,遵從內心,選擇了就好好把握,加油!

我是@螺螄姐聊下班後,一個不務正業的職場老阿姨,專注研究八小時外副業,歡迎關注我喲。

螺螄姐聊下班後


如果新東家前途你看好的話,可以接受。職位低還給的比職位高一倍,說明這公司待遇不錯。等你爬到原有職位時,你就比現在高很多了。

在新單位幹一年等於幹兩年,爭取了職業生涯的時間,你可以去的。跳槽的原則是,要麼更高工資,要麼更高職位,要麼更好的公司。只要滿足一樣,就可以跳槽。滿足兩三樣更好。




北京抖抖抖


就薪資而言,8000和15000是有本質區別的。以這兩個薪資標準為前提,我會做如下考慮:

1、工作強度。

倘若兩個崗位的工作性質差不多,我覺得這個根本不需要考慮,相信沒有人會拒絕高薪的工作,畢竟兩者之間的薪資相差將近一倍。相對於7000元,一個“經理”職級的吸引力著實太低。

那不妨我們把這兩份定義為:第一份:月薪8000的經理崗位比較清閒;第二份:15000的工作需要犧牲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要考慮兩個因素:

(1)生活是否困難。

如果家中突發狀況正好需要錢,那你可以考慮去選擇15000的薪資。沒有錢就談不上生活,你要走完必須走的路,才能走你想走的路。

反之,假如你目前生活條件尚可,你想發展副業,或想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那你可以暫時選擇8000元的工作。

(2)是否能承受高強度工作。

現實中,很少有既輕閒又高薪的工作,我相信15000的薪資不會輕易就能勝任,所以你要考慮自己能否適應這份高強度的工作,否則到時候無法給公司帶來效益,恐怕連飯碗都難保。

2、個人價值。

如果我只值8000,公司給我開15000,大概率會需要我的附加值。我這個附加值能否匹配這份薪資,才是我選擇高薪的關鍵。不然,我遲早會被公司淘汰。

反之,我的價值是15000,那我幾乎不會選擇8000的工作,除非有其他附加值能吸引我進入該企業。

選擇一份工作要考慮很多因素,薪資固然是根源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選擇一份工作要慎重,畢竟更換工作的成本是很高的。

假如兩份工作都知根知底,我建議選擇高薪的工作。要知道,在這個年代,錢確實能解決很多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