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用文明一點的說法叫做位置決定想法。一個人坐什麼位置,往往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出自《紅樓夢》開篇:“賈雨村斷案時想,原來當官沒別的訣竅,無非是看腦袋指揮屁股,還是屁股決定腦袋。”

意思是屁股坐在什麼樣的職位上,腦子裡就會有相應的想法。

換句話說,領導崗位的獲得,並不一定遵循先有想法(或者是本事)才能上位的邏輯。很多人其實先做到了領導,才會有領導的能力。

身為職場人,升職加薪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學習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領導者,順利升職為領導者,是每一位職場人的必修課。

但你學了那麼多之後成為領導者了麼?我不知道,也許你成功上位,也許你幹了很多年,自認為能力並不差,可領導崗位始終與你無緣。

這中間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因為關於如何成為領導者,你只學習了50%。

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有太多人教你如何成為一名領導者,如何才能夠升職,諸如對上管理、對下管理、同級管理等等,一堆專業名詞。

可是從來沒有人教過你如何製造、利用天時地利人和讓自己成功上位。

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也可以理解為機遇,這麼說大家就明白了,一個人只靠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機遇,機遇來了擋都擋不住。

機遇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也僅限於知道,對於機遇該如何製造和把握就一竅不通了。

任何一個大咖在和你分享升職加薪經驗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將功勞歸屬於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天時地利人和對自己的幫助,這是人的天性。

所以,沒有人會去研究天時地利人和,作為讀者的你,自然也就從未聽到過別人關於這方面的經驗分享。

昨天我發表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講的是如何解決中年危機,文中我彙總了5位大叔級別的職業路徑,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

道理其實很簡單,面對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看過來人的路是怎麼走的,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看得多了,你自然就知道該怎麼辦。

這樣的解決方案比起很多大v不停的告訴你要做好職業規劃,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得靠譜,因為那些都是正確的廢話。

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回到職場人如何上位這個話題,我用同樣的思路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另外50%是什麼。

怎麼分析呢?研究一下身邊已經做到領導崗位的同事,總結一下他們都是怎麼上位的。

在總結他們的路徑之前,先來和大家聊一個話題。下屬和領導的智商、情商、綜合能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你覺得自己和直屬上司之間的綜合能力差距有多大?

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團隊成員,表現很差的員工和直屬上司之間的綜合能力差距可能確實很大,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情商方面都是如此。

但如果你拿部門內優秀的幾個人和直屬上司比較一下看看,可能差距就沒有那麼大了,甚至壓根就不會有差距。

悟空問答上有一個問題,領導思維和下屬思維到底有多大差別,有人說領導有前瞻性思維,領導有責任擔當,領導有大局觀,等等。

你能夠列出來的一些能力,團隊中的優秀成員基本上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否則這家公司就失敗了,為什麼?

上司一旦離職,下屬中沒人能夠頂替,那不就扯淡了麼。所以,很多時候下屬和領導的差距並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大。

唯一的差距就是上司那個位置坐久了,對某些事情更加熟悉,和領導溝通更加順暢,不過這些都是可以用時間來解決的,拉不開差距。

所以,得出一個結論,只要你能夠努力成為優秀員工,你和直屬上司之間的差距不會那麼大,甚至不會有差距。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現象,直屬上司離職之後,往往會由團隊中比較優秀的成員頂替,幹了一階段發現,這個人乾的比之前上司乾的要好得多。

請不要拿一些案例來噴我,比如張勇現在是阿里董事局主席,但他和馬雲永遠有著巨大的差距。

這不是我們考慮的範疇,事實上職場中永遠存在我說的這種現象,而且很普遍,那麼問題來了。

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既然我和上司之間的差距沒那麼大,憑什麼他是上司,我是下屬?

接下來我為大家總結一下那些領導都是怎麼上位的,你就知道原因了。

第一種情況:超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公司所有人的認可,概率很低

作為公司員工,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可能包括業績提升、項目推進、複雜的事務性工作、讓領導煩惱的事情,等等。

只要你擁有超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就能夠很快的在公司脫穎而出,進入領導的視野,那麼升職加薪,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就順理成章了。

超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可以幫助自己快速成為領導,聽上去是不是很有道理,簡直無可挑剔。

但我跟你說一個事實,在公司中僅僅憑藉超強的問題解決能力上位的領導其實不多。

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人真的很少,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始終處於高光時刻,有高潮就會有低潮。另外,業績和問題哪有那麼好解決。

所以,80%升職為領導的人,除了較強的問題解決能力之外,非常依賴於其他的因素,這些因素下面接著講。

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第二種情況:你的領導跳槽了,崗位出現空缺,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你上位

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麼?意思是說你的領導如果不跳槽,你一輩子也上不了位,除非你的領導再上一層,你才有可能跟著往上走。

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你的領導已經是總監了,整個公司可能只有1-2個副總裁,你領導的領導是副總裁,除了薪水可能接著往上漲,職級不可能再往上漲了。

這個時候,無論你怎麼學習領導思維,沒有半毛錢用。

第二種情況和第一種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你縱然有超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了公司所有人的認可,那又如何呢?

你領導位高權重,深受老闆信任,或者說是老闆的嫡系部隊,你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超越直屬上司。公司的層級結構也決定了你,永遠成不了總監甚至是副總裁。

第三種情況:相當一部分人的領導崗位是跳槽來的

基於第二種情況,要想升職做領導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通過跳槽來解決,這就是現狀。

人們都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跳槽去了新公司做領導,不會存在各種無法調和的問題,也不存在和老領導平級的情況。

雖然跳槽有風險,但很多人的領導崗位都是這麼來的。

別扯了,哪有什麼領導思維?屁股決定腦袋,誰先上位,誰就是領導

第四種情況:緊緊的跟隨領導,成為領導的嫡系,伴隨領導一起成長

這也是很多人的成長路徑,自己的能力至少要中等偏上,成為領導的嫡系部隊之後,能夠獲得別人沒有的機會,機會代表什麼,機會代表成長。

聽過一句話麼,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領導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這就是機會的重要性,機會是怎麼來的呢?緊緊的跟隨領導,成為領導的嫡系,即使能力一般,只要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必須行。

沒管理能力,沒領導能力?怕什麼,在那個位置上坐著坐著就有能力了,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當年都是什麼水平,現在不也照樣做高管麼,而且是管理著世界級巨無霸公司。

王思聰智商天生就比你厲害麼,那還不是一屁股坐在了王健林家裡,屁股決定了思維。

嫡系聽上去有派系的感覺,但你如果做過調研的話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是通過這條路徑升職為領導的。成為領導之後也需要有嫡系部隊,不然怎麼去打天下,很多互聯網巨頭內部都是這樣。

不要把領導看得太神聖,不要把領導思維看得太難,更不要對照著領導思維去目標性的訓練,那樣沒有任何意義。

所謂的領導思維只是基礎,就好像打鬥地主一樣,順子一大堆,沒有出牌權全部白扯。

另外要明白機會對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否則我們和富二代、和官二代就不會有任何差別,差別在於他們有大量的機會可以去鍛鍊,自然就有思維了,自然就有能力了。

而機會是需要一個人去運作的,不是等上天給的。如果你仔細研究身邊人的職場路徑,任由你能力再強悍,你也不會指望在同一家公司升職到高管崗位。

當然,你可以說董明珠是從基層做到老闆的,沒錯,這樣的例子很多。但你看看自己身邊的例子就知道了,現實是很殘酷的。

所以,真正的領導思維是先想辦法上位再說。順序是可以倒過來的,不要總是等著有能力了再上位。

歡迎關注 ,互聯網十年行業管理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