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荒廢的田地,最後究竟荒廢了誰?

詩城小白


農村荒廢的田地,最後究竟荒廢了誰?現在農村裡的大多數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裡邊幾乎十室九空,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農民的本質工作就是耕種土地,很多農民可能這輩子都沒離開過土地。

在過去二三十年時間裡,國家重點發展的是城市和工業,農業作為基礎型產業,一直都是按部就班的發展,所以並未有太大的起色,甚至慢慢沒落,作為農業從業者,農民確實是堅守不下去了,只能置身到工業化浪潮中。農業最大的弊端就是週期長,不確定性大,且回報少,現在的耕種週期越來越短,農村以8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追求效益,自然不會再到農業這方面下功夫,也不希望被捆綁在農村的幾畝承包地上了。

可田地荒廢最後吃虧的還是農民,“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句話在今天同樣有警示意義,如果田地真的都荒廢后,物以稀為貴,農產品價格肯定會飛漲,到時候要為這種昂貴買單的,最先承受不了的肯定是普通農民,所以不管現在糧食價格有多低,農民應該要把自家田給種上,有夠自家吃的糧食,在外出打工都行,最起碼有個基礎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