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拆遷了,老人除看病外,拿自己所分到的錢養老夠不夠?

姚社朝


這個問題該咋說呢?首先農村拆遷補償標準不一樣。拆遷款基本上都是按戶為單位給予補償的,平均到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頭上不算多。不是發達地區估計也就二十來萬。如果除去這沒有一點收入來源的話,按現在的物價,生活環境,撇開看病不算,理論計算上勉強夠養老。但是現實生活中恐怕不夠。


農村人小商


問的太籠統了,拆遷要看具體拿到了多少錢,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老人一個月一千就夠,而有的就得兩三千才夠基本費用。

我不瞭解其他地方的農村,但是在我的老家,拆遷這種事好像只有城鎮才有,普通正八經農村很少,也就是有建高鐵或者修路有過佔田地的情況,給的錢雖然不很多,我認為普通農民的話按照之前實際生活水準,是基本夠維持生活的了 。




肖恩的視線


你好,很高興能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農村拆遷了,老人除看病外拿這筆錢養老大部分都是不夠的!

在拆遷補償這塊是分地區、拆遷用途而不一樣的,在城鄉結合的地方拆遷款會高些,得到錢的老人,在沒有大病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夠養老的。

而在偏遠地區的礦區徵用就要少很多,得到的錢是不夠養老的,即便是不生病,幾萬塊錢對於現在的消費水平,也只能是維持而已!但在種地微博收入的情況下,即便是錢少也會同意的!

如果要是有個病住個院的,不論是城鄉拆遷還是偏遠地區的拆遷,就都不會夠的,畢竟人是吃五穀雜糧的,並且年齡也越來越大有病治病是避免不了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的歡迎評論的說說!


農村巧紅姐


農村拆遷的問題個地方可能不一樣,要根據當地的實力情況,我家農村也有拆遷這個項目,拆遷後這塊地還屬於你自己的,你自己可以種田,這樣所在的縣城就可以擴建用地。

農村拆遷確實有點補貼,但是用來養老是完全不夠的,拆遷後在農村並沒有安置的費用,自己的安置地還要自己來出,自己建房這些費用都遠遠超出了拆遷的補貼,還能有什麼養老費用啊,只有臨近縣城的房子拆遷才有安置房這個政策,因為是開發商來投資的,那麼城市比較遠的地方的農村,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回事。

至於養老問題,農村人只有低保,或者子女贍養,或者之前的收入存款做為養老開支。當然了現在農村發展迅速,國家也出了很多的扶貧政策,希望我們農村會越來越好吧!希望大家的日子過得越來約好!





鄉村阿喬哥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是農村紅姐,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覺的農村拆遷,所分的費用差不多足夠了。

①農村老一輩大部分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他們不捨的吃,不捨的穿,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如果有過的好一點的他們也是通過自已的奮鬥,自己的努力而得到來之不易的好生活,所以他們也捨不得花錢。

②農村還存在一些吃老肯老的年輕人,他們因為拆遷而不正幹,伸手和老人要錢。有些老人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把拆遷錢都交於孩子,他們拿這錢賭博去,玩去。如果不給年輕人一般老人都夠了(除得大病外)。好了問題回答完畢。






我是農村人紅姐


家在農村的房子被拆遷,聽起來有的人會跳起來說有錢真好,有的人辛苦了一輩子,真的第一次看到了這麼多的錢,我就是暴發戶,房子沒了,地也沒了,祖祖輩輩一直都生活在農村裡,一下子改變自己生活狀況,對於年輕人來說無所謂,拆就拆了,大不了再買新的。可對老人來說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老人拿到自己所分的錢,就可以幸福的度過晚年了嗎?

讓我們來探討一下農村拆遷的一些情況,現在農村宅基地,國家規定一戶一宅的政策,農村宅基地被拆遷了,有貨幣補償和房子置換補償兩種,其中送一,如果要錢補償了,以後的住房自己解決,要想有房子住,只能在城裡買高價房產,選擇置換房子,農村房屋置換城市房屋按等級置換一般很難達到1:1的比例,拆遷後置換的農戶基本沒有拿到多少的補償金。雖然重新有房子住了,可是手頭的錢只能節約度過了,船到橋頭自然直,錢多錢少,夠用就好。



大農哥


養老有很多種方式,錢夠不夠花,就要看老人想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養老了,不能直接定義。

我媽媽曾經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300元有300元的花法,1000元有1000元的活法”,如果我們只有300元,那麼我們就花300元,如果我們沒有1000元,就要省吃儉用的花好300元。其實養老也一樣,想要花錢,300萬人民幣一年都不夠用,想要生活,300萬人民幣夠三代人花都花不完。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718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389元,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在農村一年可以賺取的、自由支配的收入為這些。假設農村老人為50歲,按照全國人均壽命74週歲計算, 也就是說老人的餘生還有24年,那麼餘生賺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5336元。說的直白些,也就是說咱們餘下的24年還能轉到這麼多錢,如果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345336元是足夠餘生使用的,甚至還有結餘。

如果以50歲為起點,以74歲為終點,這24年裡不患大病的情況下,一般的農村老人有30萬的積蓄,基本上是足夠養老的。但話說回來了,30萬有30萬的活法,300萬有300萬的活法。


新農志


很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想說的是,夠不夠這個詞,要怎麼去衡量呢?如果大病,可能一次都不夠!就算是正常那種,人老病痛多,隨便一點屁事就要辦住院,動不動可能一天上千塊的消費,所以沒法確定的說夠與不夠!其實拆遷款很少的,多數都是補一套房子和一點安置費!根本上對生活並無多大幫助!我們這裡補償費用是3000一分地,那地還不夠一畝,能得多少錢?如果可以不給徵收,寧願不交出來!因為徵收後家裡的生活成本太高了,作為一個農民,沒有田地,沒有工作,日子真的是難以為繼!



a生活小丑a


養老有很多種方式,錢夠不夠花,就要看老人想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養老了,不能直接定義。

我媽媽曾經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300元有300元的花法,1000元有1000元的活法”,如果我們只有300元,那麼我們就花300元,如果我們沒有1000元,就要省吃儉用的花好300元。其實養老也一樣,想要花錢,300萬人民幣一年都不夠用,想要生活,300萬人民幣夠三代人花都花不完。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718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389元,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在農村一年可以賺取的、自由支配的收入為這些。假設農村老人為50歲,按照全國人均壽命74週歲計算, 也就是說老人的餘生還有24年,那麼餘生賺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5336元。說的直白些,也就是說咱們餘下的24年還能轉到這麼多錢,如果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345336元是足夠餘生使用的,甚至還有結餘。

如果以50歲為起點,以74歲為終點,這24年裡不患大病的情況下,一般的農村老人有30萬的積蓄,基本上是足夠養老的。但話說回來了,30萬有30萬的活法,300萬有300萬的活法。





渝香誘惑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有兩個答案。

1是就拿我們村來說吧,我也是個拆遷戶,一般呢我們都說老人除去看病錢,應該夠花,因為老人不像年輕人愛花錢所以夠花,到這裡邊還有一個問題,養老的問題,像我們村就是兄弟兩個,為了老人都是非常孝順,怎麼說呢就是老人想吃啥買啥,到我所說的這不是真孝順,因為我們村的老人都還是有110的住房面積,都想分到手,但也都對老人摳門,因為本該屬於老人的錢兄弟倆都分了,那老人就沒有錢瞭如果老人生病都怕花錢,老人壓根就見不到錢,就是除去看病的錢就沒錢了,所以老人也就沒錢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