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巴洛克建築形式是17世紀意大利興起的藝術風格,它的建築豪華而富有激情,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其色彩濃烈,裝修富麗,雕刻細膩,被公認為歐洲偉大的建築風格之一。特點是外形自由、色彩強烈、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常常採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19世紀末,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哈爾濱作為中東鐵路總部所在地吸引著大批俄國人湧入,使哈爾濱迅速發展成為遠東大都市。當時南崗和道里區域為沙俄中東鐵路附屬地,是俄國人及外國人居住經商區,而中國人只能在道外區域居住經商。

20世紀初期哈爾濱的民族資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經商,仿造俄國人居住區的建築興建了大量的巴洛克式建築,並用中國傳統特色的飾物對建築改造。於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現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義的中式圖案。鑑於道外“前店後廠”的商業模式,傳統的中式四合院作為“居住和倉儲空間”被運用到了建築中。這種風格後來由一位叫西澤泰彥的日本學者賦予了“中華巴洛克”的名字。

以下是我在2019年拍攝的老道外改造中和改造後的百年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1]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