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遺憾錯過的經典影片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聲音?

這幾個月因為沒有新電影上映的緣故,我刷了好多經典的影片,《音樂之聲》這部電影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看的。

剛開始看的時候就隱隱的有一股熟悉感,聽到《哆唻咪》的時候突然記起這首歌是小時候音樂課本上的一首歌,當時老師還特意節選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中她們去踏青那段以及表演牧羊人那段影片給我們看。

看《音樂之聲》片段節選的那天,是我第一次希望課堂的時間能夠長點再長點,讓我可以再多看一點,很開心在十幾年後的今天,可以觀看完整版的《音樂之聲》,讓我重溫曾經錯過的經典。

《音樂之聲》取材於瑪利亞·奧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講述的是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故事。

在製成該電影之前是還曾被拍攝成德國影片《菩提樹》,同時也被美國改編成歌舞劇,該劇登上百老匯的舞臺後受到空前歡迎,一演就是四年且經久不衰。

看到此故事如此受歡迎,“福斯公司”在1960年花費了一百萬美元的鉅款買下了《音樂之聲》歌舞劇的改拍權。

但當時為了買下版權福斯公司還簽署了一個附帶協議,協議要求在百老匯未結束演出之前,電影版的《音樂之聲》不得上映。

就是在這樣重重的限制之下,該劇在1963年開拍,先後換了2位導演,最終在1965年這部經典影視《音樂之聲》被好萊塢導演羅伯特·懷斯搬上熒幕。

該影片先後耗資一千萬美元,這在那個年代屬於超大製作的影片了,很多人對於該影片是否會盈利保持懷疑的態度。

但沒想到影片上映後受到空前好評,很多婦女兒童觀眾甚至連看十餘次,單單在北美十個月的票房就達到二千萬美元,成為了當時的最高票房電影,影片上映兩年後票房收入達到四千二百五十萬美元。

影片不僅在票房上面大獲成功,在榮譽方面也不遑多讓,在第三十八屆奧斯卡中《音樂之聲》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配樂、最佳剪輯、最佳錄音五項大獎,成為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一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

還被廣大影迷評為:“好萊塢音樂歌舞片經典中的經典藝術與娛樂最成功的平衡之作,人類最珍貴的永恆佳品。”

喜歡這部影片的人很多,但也有一些人覺得看完整個影片除了音樂之外,完全不知道影片在表達什麼?

因此本文將從影片的背景、音樂的作用以及影片傳達的精神幾個方面來解析這部經典影片到底在向我們傳達什麼樣的聲音。

《音樂之聲》|曾經遺憾錯過的經典影片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聲音?

01.帶著影片的現實背景看電影

每次去一些具有歷史意義或者文化意義的地方去旅遊的時候,我都會額外花錢請一個導遊幫忙介紹旅遊景點的一些含義和典故。

因為我知道這些旅遊景點的賣點其實不只是肉眼可見的美景,更重要的是景點背後的故事,只有帶著故事去看這些景點才會更能發現這些地方的美。

影片中導演第一個想向觀眾傳達的聲音大概就是濃厚的愛國之情。雖然導演將愛國之情體現在影片的角角落落,但在傳達的方式上過於含蓄,如果觀眾對奧地利的歷史以及影片中所主角所處的年代不太瞭解的話,很難和影片中表現的愛國之情產生共鳴。

想要看懂影片所傳達的愛國之情,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奧地利的歷史背景。奧地利從中世紀開始到一戰結束前曾是歐洲列強之一,更是統治中歐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一度更是發展成“奧匈帝國”。

然而隨著一戰前線的失敗以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去世,奧匈帝國作為政治實體在歐洲的地圖上消失了,1918年10月曾經奧匈帝國中的一部分勢力又組成了“德意志奧地利“,1919年9月又變更為奧地利第一共和國,隨後在1938年納粹德國實現了德奧合併,奧地利到二戰結束前的7年都受其統治。

而《音樂之聲》影片中故事發生的背景就是1938年德奧合併的前期,此時合併已提上日程但還沒有具體落實。影片中沒有那些血腥的死亡、殘酷的戰爭畫面,但我們一樣能看到戰爭帶來的危害和影片的愛國基調。

如果我們不瞭解影片的背景,或許就無法更深刻的瞭解上校在家為孩子們舉辦舞會時那面高高懸掛的奧地利國旗的意義,或許會忽略上校因為掛國旗和納粹分子的爭執,或許就不會覺得上校度假回來看到門口的德國國旗是多麼的刺眼,當然也就會錯過很多影片中一閃而過得鏡頭。

影片以奧地利的美景和民歌作為開場結束,整個影片中穿插了大量奧地利如畫的風景,從明線上來看是歡快且風平浪靜且快樂的,但正是這樣的風平浪靜才會襯托的德奧合併更加的難以令人接受,更加的慘烈。

而且這樣的明暗線的結合恰好和德國對奧地利的整治策略相吻合,他們對於德奧合併表面上說是“奧地利一切都沒有改變”,依舊是歌舞昇平,依舊是和平安寧,可是真的沒有變嗎?歸根結底這其實就是一種麻痺百姓,實現德奧平靜合併的一種說詞吧!

國旗不能肆意飄揚在天空的悲哀,因為立場不同夭折的麗莎的愛情,不能隨心所欲哼唱的奧地利歌曲《雪絨花》,不能想跳就跳的奧地利的民族舞蹈《蘭德勒》,上校被偷看的電報以及失去的人生自由和隱私,這些在曾經的奧地利都可以做的事情現在完全不能做了,這真的是沒有變嗎?

在上校一家躲避在修道院時,小女兒很害怕,問瑪利亞如果唱《我最喜愛的東西》會有幫助嗎?瑪利亞回答:“不,親愛的,這是唯一幫不上忙的一次。”,當一個國家連音樂自由都沒有的時候,還能說他沒有變嗎?

影片中上校家的小孩子不會跳奧地利民俗舞蹈這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如果奧地利真的合併了,那麼那些少年是否就真的永遠不會再有機會學習民俗舞蹈,就這樣一代代下去,奧地利就真的完全被瓦解了,這對於奧地利來說是多麼可怕和悲痛的一幕啊,兵不刃血才是最殘酷的戰爭,這是文化的侵蝕之戰。

如若在影片中看到了戰爭對於奧地利的蠶食,或許就會更加理解上校對祖國深沉的愛,更加能體會《雪絨花》歌聲中對於祖國的深愛之情。

《音樂之聲》|曾經遺憾錯過的經典影片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聲音?

02.影片中音樂的作用

高三的時候學習壓力很大,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焦慮,也就是這一年,我大概聽了1500多首歌,目前我所有會唱的歌大概都是那一年聽過的,這些音樂陪我渡過了最艱難的一年,所以看《音樂之聲》的時候我特別感動,因為我太明白音樂的力量了。

《音樂之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整個影片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時間是在音樂中度過的,影片中大概涉及二十幾首歌,目前很多的經典音樂如《我最喜愛的東西》、《哆唻咪》、《晚安,再見》、《雪絨花》等都是出自該影片。

我想導演對於音樂的認知和理解都透過情節的設計在影片中向我們一一展示了吧。除了常規的音樂可以給人力量和勇氣、抒發感情外,在這部電影中音樂還有以下兩個作用:

第一,音樂是推動劇情發展的支點。很多朋友亦或戀人之所以能夠越走越近就是因為喜歡同一個音樂人或者同一首歌,而影片中瑪利亞能夠如此快速的和上校家整走十一位家庭教師的孩子們建立深厚的感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大概就是瑪利亞的音樂。

來到上校家的第一晚,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她教孩子們唱《我最喜愛的東西》,讓孩子們在害怕時就想想自己喜歡的東西,用歌聲來驅散恐懼。後來在上校出差後,她又帶著孩子們唱歌、郊遊,讓他們學會用音樂表達開心、感謝和歡迎等等。

也是因為瑪利亞將妻子去世後就不再有的音樂和歡樂帶回了伯爵家,才漸漸的讓上校的臉上有了笑容,讓他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放在瑪利亞的身上不在移開。當然瑪利亞也同樣被上校唱《雪絨花》時的英姿所吸引,才會有愛情之神的降臨。

除此之外,劇情中矛盾和衝突的刻畫也離不開音樂這個支點。

上校舉辦的那場家庭舞會既是瑪利亞和上校情感發展的轉折點,也是德奧雙方的第一次正面碰撞,將之前一直隱藏在暗處的德奧問題放在了桌面上。也是以這個舞會為界限,影片開始打破了之前的平靜,走進了德奧矛盾的後半場。

也是因為音樂節的掩護,他們一家才最終安全的逃出了奧地利,奔向了未知的自由。可以說影片絕大部分的情節以及情感都是由音樂串聯在一起的,完全不同於一般電影中音樂只是起到烘托的作用。

第二,音樂是愛國情懷錶達的載體。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一幕大概就是影片最後上校一家不顧旁邊持槍的納粹守衛和在場的觀眾一起唱完了《雪絨花》,最後藉由《晚安,再見》和在場的奧地利民眾以及自己深愛的祖國說出了再見的這一幕了吧。

看到這一幕,讓人感動又心酸,感動於上校一家以及奧地利民眾對於祖國的熱愛,但為他們家國破碎不知未來的狀態所擔憂,為明明深愛祖國每一寸山河但不得不匆匆逃離的上校一家感到心酸。

一首《雪絨花》寄託了上校對國家多少的愛?我想這和我每次唱起國歌的激動可能很類似吧,因為懂得所以更為他們心酸。

《音樂之聲》|曾經遺憾錯過的經典影片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聲音?

03.影片所傳達的精神

中國從戰時轉入和平時,曾引入《音樂之聲》這部電影,該影片在中國一經上映也是大受歡迎,我想這與影片中傳達的精神恰好是當時中國民眾最需要的東西有很大關係吧。

那麼,影片中到底傳達的是什麼樣的精神呢?我想借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段對音樂的來表述回答:

“這些聲音直插雲霄,飛的比任何一個人敢想的夢還要遙遠。就像一些美麗的鳥兒撲閃著翅膀來到我們褐色牢籠,讓那些牆壁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在那一剎那,每一個人都感到了自由。”

“這就是意義所在,你需要它,好讓自己不要忘記,忘記世界上還有不是石頭圍起來的地方。忘記自己的內心還有你自己的東西,他們碰不到的東西,這就是音樂的美麗,他們無法把這種魅力從你那裡奪去。”

樂觀、自由或許是影片精神最好的概括,雖然奧地利和德國合併了,從某種程度來說奧地利的人民失去了部分自由和快樂,但是音樂這個極度私有化的東西確實無論德國如何進攻都無法攻破的東西,在音樂的世界裡每一個人依舊是自由的。

在難過時、困難時、軟弱時從音樂中汲取力量,始終在內心給用音樂締造一片自由的淨土,一切苦難都會過去,這大概就是導演最後想要向觀眾表達的東西了吧!

《音樂之聲》|曾經遺憾錯過的經典影片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