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闖關東”,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時期,還是一個新生出的詞。指的是山東、直隸等地的民眾前往關外的東北開墾務農,規模不斷擴大直至蔚然成風,有些類似於80年代改革開放時的體制內人群“下海”經商。

為什麼去往關東要靠“闖”呢?這還得從清朝初年,打從皇太極執政期間便推行的“柳條邊制度”說起。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滿清到皇太極時,對中華歷史的瞭解和統治駕馭民眾的手段已經相當純熟,這當中令最高權力層頗為感興趣的,是元朝滅亡後蒙古人的生存經驗。

雖說元順帝在中原傳統漢人聚居區的統治失敗,被迫撤離元大都退往北方草原戈壁,但元廷的國祚並未就此斷絕,仍在以北元的形式存在著,不斷與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周旋抗衡。

蒙古人作為一個民族也得以延續,沒有像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那樣由盛極而衰走向消亡,只不過是控制在手裡的地盤大幅縮小罷了,照樣能夠吃烤全羊喝馬奶酒,還時不時襲擾一下明朝邊境搶點東西。

到了明英宗時期,蒙古人在瓦剌太師也先的率領下,甚至還在土木堡之變中俘虜了明朝皇帝朱祁鎮!差點逆襲成功重新打下了昔日的元大都、現今的北京城。要不是于謙挺身而出收拾敗局,估計北宋的靖康之變,還要在明朝身上演出一回!

明朝從建立到滅亡,一直都未能徹底消除蒙古各部落對北方邊境的軍事威脅。從這個角度看,元廷從中原到蒙古大草原的戰略退卻,可以說是取得了極好的效果,自然值得滿清學習借鑑。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與蒙古人類似,滿人在人口數量上,與漢人相比處於絕對的劣勢,因而清朝統治者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一直存有戒備心理。於是,效仿蒙古人的草原戈壁,將遼東平原打造成為滿人自留地和大後方根據地的“柳條邊”政策,正式出臺了。

在今遼寧省境內,清政府大範圍修建寬度和高度均為3尺左右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條三株,等到栽種的柳樹粗壯茂盛,便形成了一條全長近2000公里的“隔離牆”。

柳條邊沿線,有清政府派駐的八旗官兵巡邏檢視,並設置有盤查的關卡,出入都需要嚴格核對官府文書。一旦發現越境者,守邊官兵有權追擊格殺。

以此為界限,清政府官府宣佈關外是"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為了防止大清"龍脈"受損,嚴禁關內漢人越界出關染指滿人的龍興之地,設想的是萬一哪天滿人被趕出中原,也還可以效仿當年的元順帝,給滿人留下一塊生存空間。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然而,清朝中期人口數量暴漲,到乾隆年間更是到達了前所未有的4億!儘管清政府推行過圍湖造田等增加耕地的措施,還有番薯、土豆、玉米等對土地適應性強的高產作物投入農業生產,但依然解決不了人口激增與土地短缺、糧食危機的矛盾。

江南地界,自三國東吳時期開始大規模開發,到明清兩朝時基本已達到飽和狀態,南方農業生存空間已然非常狹小,很難容納更多外來人口。甚至在廣東、廣西等地,由於耕地的短缺,北方遷徙而來的客家人還時常與本地人為水源、田地的歸屬發生爭執和械鬥。

清朝從康熙開始聲言“永不加賦”,雍正年間又取消人頭稅推行“攤丁入畝”,田賦收入佔了帝國財政收入的一大塊。土地面積得不到增長,便意味著政府賦稅也得不到增加。

面對日益膨脹的財政支出,解除禁令開發東北,增加田賦收入已是刻不容緩。嘉慶年間,清政府逐步放緩禁令,至道光時基本不再限制關內百姓向關外的流動,於是“闖關東”一詞就從那時開始出現。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對清政府來說,向漢人開放東北,還出自於更現實的守護國土需要。

清朝末年的東北亞局勢,與明朝初年相比已大不相同。

沙皇俄國自康熙年間開始,就頻頻在大興安嶺北部發動軍事挑釁,從《尼布楚條約》中佔去了便宜。等到鴉片戰爭爆發清朝這點空架子徹底被推散架,沙俄更是肆無忌憚地蠶食鯨吞起清帝國的北方領土起來,大興安嶺以北地區的女真故地和庫頁島,均在與沙俄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相繼丟失。

觀察沙俄的東歐地緣政治可知,沙俄在歐洲的海上航線存在著先天性的劣勢,時時刻刻制約著俄海軍的發展。1855年曆時兩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結束,沙俄慘敗於英法聯軍之手,由黑海經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到地中海的水上道路被堵死。而由波羅的海出大西洋的航線,又必須經過英法海岸線控制區。

從歐洲實現突破,必然要觸動英法等海上強國的利益,於是沙俄便把目光投向了遠東。他們佔據東北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殖民建立一個“黃色俄羅斯”,並以此為跳板,憑藉東北肥沃的土地和旅順天然的不凍港,將俄羅斯打造成與英、美等國不相上下的海洋強國。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在沙俄對東北勢在必得的同時,由明治維新日漸強大的日本,也開始覬覦起朝鮮半島和清朝關外的東北。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以南滿鐵路線為中心,日本勢力逐漸染指東北。為開展殖民統治,對殖民有著相當經驗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來的東宮鐵男、加藤完治等人相繼不斷開展從國內向東北移民的試驗,妄圖永久佔據這塊肥沃的黑土地。

一開始日本從關東軍退伍老兵中徵集農業生產人員,殖民範圍也僅限於滿鐵沿線控制區。扶植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後日本加大力度,提出“20年百萬移民計劃”,直接把本土農民和朝鮮人整村整船遷往東北,形成了一個個日本開拓團村落,與東北本地人爭奪土地、湖泊和山林資源。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在落後捱打的整體形勢下,指望孱弱的清政府用武力驅趕沙俄和日本侵略勢力,已然不現實。

硬的不行就來軟的。

中國曆來有移民實邊的傳統,西漢中期漢武帝從中原內地徵召大量百姓,遷往北方邊境與河西走廊,形成漢族人口的絕對性優勢,對版圖的擴張的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鑑於此,清政府不再默守陳規,徹底放開了清初的禁令,放任關內的百姓前往關外開墾土地、務農經商、建立田園村舍,於是“闖關東”的規模,在清朝晚期迎來了一個新的快速擴張時間段。

當時,闖關東的大多是山東膠東沿海一帶的百姓,這裡離遼寧很近,走陸路出山海關就是東北,走水路沒幾天也能到大連。

東北地廣人稀,黑龍江伊春、佳木斯一帶大片無主荒地尚未開發。且松嫩平原黑土地十分肥沃,外來人只要肯出力就能養活自己。大量關內貧苦農民到了關外後,都能置辦家業、紮根生存,成為新一代的東北人。

滿清劃一塊自留地,200年不許漢人踏足,差點丟失版圖“公雞頭”

到了張作霖統治東三省期間,對東北的開發又迎來了一個高峰。為填充人口,張作霖用火車一車皮又一車皮接連不斷往東北運送人口,將他們安置在關外成家立業。

民國年間,奉系軍閥達到整整30萬的軍隊規模,還擁有自己獨立的兵工廠、空軍和艦隊,甚至一度傳出要組建中國第一個航母編隊的消息。

可見,1930年時的東北,隨著土地開發、人口增長和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已經具備相當強勁的地區綜合實力。而這一切,全都離不開歷經100多年的闖關東人潮遷移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