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综笔记易混淆知识点,动机VS冲突论

易混淆知识点:动机VS冲突

很多同学一做动机冲突类的题就懵圈。双趋?双避?趋避?多重趋避?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小编来梳理下动机冲突各类型的内涵以及如何回避做这类题目的“坑”。

教师考编:教综笔记易混淆知识点,动机VS冲突论

分清四个概念

1.双趋冲突

双:两个。趋:接近。

双趋故名思义就是两个目标都想接近,但只能选择其一。

句型结构:既想……又想……。例如想吃美食又想瘦,“吃”和“美食”都是想接近的的,但只能选择其一。

常考的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教师考编:教综笔记易混淆知识点,动机VS冲突论

2.双避冲突

双:两个。避:回避。

双避顾名思义就是两个目标都想回避,但是只能避其一。

句型结构:既不想……又不想……。例如既不想胖又不想运动,“胖”和“运动”都是想回避的,但是只能回避其一。

常考的有“前怕狼,后怕虎”;“进退两难”;“进退维谷”。

3.趋避冲突

趋避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

句型结构:既想……又不想……。例如想吃美食又怕胖。“美食”想接近,“胖”想回避。

4.多重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顾名思义就是多个目标,每个都是既想接近,又想回避。

句型结构:既想……又不想……;既想……又不想……等。例如择业时,想考公务员,清闲但工资低;想考老师,稳定但比较累;想进公司,工资高但压力大。每一个目标都是想接近但又想回避。

常考的就是“大学生择业时面临的冲突”。

教师考编:教综笔记易混淆知识点,动机VS冲突论

经典题目分析

做这类题常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很多考生根据目标的数量来判断属于哪一类冲突,这样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这道题:小明起床怕冷,不起床怕迟到。

根据咱们总结的,“冷”是想回避的,“迟到”也是想回避的,很明显是双避冲突,而用目标的数量来判断可能误选成趋避冲突了。

再看一道:买衣服,既想要质量好的,又嫌价格贵。

“质量好”想接近,“价格贵”想回避,很容易判断出是趋避冲突。

所以做题坑常有,入坑需谨慎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