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春秋就被滅了嗎?其中又以哪幾個為強國?

zhangxiaotao042035


春秋和戰國是中國兩個歷史時間段,只能說春秋結束,戰國開始,沒有被滅的說法。

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犬戎所滅後。周平王由鎬京東遷,定都洛邑(現在的洛陽),是為東周。

東周國勢衰弱,無力管理諸侯國,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兼併稱霸。這一時期被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出現了五個強大的諸侯國,史稱“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種來源於《史記索隱》,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來源於《荀子.王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春秋晚期,晉國公室衰弱,魏、趙、韓三家卿大夫以下克上,三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歷史上以這一時間節點來區分春秋和戰國時期。戰國時期,諸侯兼併嚴重,小的諸侯國基本被兼併完了,出現七個強大的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七個國家分別是齊、楚、燕、趙、魏、韓、秦。


古今鏟史官


首先說明下春秋和戰國是歷史時期,不是兩個國家也不是兩個朝代。

中國歷史從遠古的有巢氏、燧人氏的氏族部落經過炎帝和黃帝的部落融合進入堯、舜、禹時期的氏族部落大聯盟。

禹的兒子啟建立了第一王朝夏朝,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夏朝的最後一任君王是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



夏朝滅亡後商朝建立,商朝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歷時約五百年,其中遷殷後至滅亡共歷二百七十三年。商朝時誕生了中國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商朝的最後一任君王是紂王



周朝取代商朝後從周武王滅商建周到周平王東遷之前史稱西周。西周傳十一世十二王,歷時約二百餘年。

因周幽王昏庸無道,要另立褒姒(烽火戲諸侯中的女主)的兒子為太子,原太子的外公申侯勾結犬戎攻破西周都城,殺死了周幽王。擁立太子為王是為周平王。因國都毀與戰火,和犬戎的威脅周平王即位後決定遷都洛陽。


平王東遷後史稱東周,也叫春秋時期。


自平王東遷以來周王室逐漸衰弱。各諸侯國相繼崛起,爭相爭霸。期間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一般認為從“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啟。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互混戰,一些小諸侯國被逐漸兼併,

最後有七個諸侯強國脫穎而出。他們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史稱戰國七雄。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奮六世之餘烈,攻滅六國。公元前230至前221年,秦軍陸續滅韓、趙、魏、燕、楚、齊,統一天下。中國進入封建王朝時代,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似水無痕2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時期的名稱。並不是兩個朝代,所以就沒有戰國後春秋被滅的說法。既然提出這個問題,那我就簡單普及春秋和戰國的大概情況吧!

何時進入春秋呢?那得從周幽王說起,據歷史記載,公元前781年宣王子即位,為周幽王。周幽王十分寵幸褒姒,為了討好褒姒,而自導自演了歷史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久而久之,諸侯再也不相信烽火的戰爭信號。公元前771年,申侯勾結犬戎襲擊幽王。周幽王放烽火向諸侯求救,各方諸侯還以為周幽王又故技重演,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無奈之下幽王逃往驪山。最後被驪山的犬戎所殺。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由於關中戎人眾多,宮室文物全被破壞,土地也變得荒蕪人煙。於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陽,標示著進入春秋時期。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標示著戰國時代的開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才結束了戰國時代。

進入春秋時期,由於周朝實力的衰落,各路諸侯爭相爭霸。於是,才有了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做過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到了戰國時期,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分,故而又出現了戰國七雄。他們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春秋和戰國的區別是,春秋時代,各路諸侯還以周室為尊,雖然相互爭雄,但是明面上還是敬重周室王朝;到了戰國時期,各路諸侯早已經不把周室當作一回事,為了開疆拓土而相互攻伐,一統天下的野心早已經人人皆有。


一杯紅酒370


春秋並非朝代而是象徵一個時代,戰國亦是如此,戰國時代徹底改變了春秋時期崇尚周禮的傳統。

戰國時期是以周禮為表,利益為主,以滅國統一為目標,所以戰國時代被古人稱為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但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家不再單純的崇尚周禮,他們開始思考天下為何大亂,於是乎在戰國時代誕生了許多思想家,這就是所謂的百家爭鳴!

戰國時代的開始普遍都是以三家分晉為主!

戰國初期以魏國最先變法,任用賢才,成為戰國第一雄主,最後楚國,齊國,趙國都曾盛極一時,就連燕國也揚眉吐氣過一回,但笑到最後的卻是秦國!




史留英雄名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歷史時期,並不是兩個國家和朝代。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部分。東周以周平王東遷為開端,以秦國統一天下為結束,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為韓、趙、魏三家分晉。

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史學家一般認為戰國七雄為秦國、趙國、韓國、魏國、齊國、楚國、燕國。魏國在戰國初率先進行變革,魏文王任用吳起等人進行改革,建立了強大的魏武卒,四處出擊,佔領了大量領土,差點統一六國,但後期君主碌碌無為,出現數次重大決策錯誤,導致魏國後期無所作為。楚國的領土是戰國七雄中最大的,實力強勁,潛力最大,但由於楚國守舊勢力強大,使得變革中途被中斷,國力在七國中慢慢落後。在戰國末期,秦國滅楚國動用了幾十萬軍隊,花費將近兩年時間時間才滅掉了楚國。齊國在春秋時期稱霸,在戰國時期沒有什麼大作為,君主守舊,沒有銳意革新,在秦國攻滅其他國家,齊國做壁上觀,最後秦軍攻打齊國,齊國只能投降。韓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小的一個,但韓國,韓國的武器製作是最精良的。下面來說說秦國。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採用法家學說進行變法,變革社會制度,國力慢慢居於戰國七雄之首想,為統一天下打好了基礎。在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勵精圖治,發動了滅國之戰,滅掉六雄,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主義國家,完成霸業。





請376


周分兩段,公元前1046年始,以公元前771年周平王東遷為分界線,之前稱西周,王城(國都)在鎬京,今西安;平王避戎狄,向東遷都至洛邑,今洛陽,歷史將此後的周稱東周,一直延續至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秦滅周。整個東周時間很長,史上又將其分兩段,第一段因魯史《春秋》所載歷史最為完整權威,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81年《春秋》絕筆,史家遂稱春秋時期;亦有史家認為應以周元王元年止,或以晉三家滅智氏止,皆有各自的道理。第二段即戰國時期,標誌以七雄混戰。事實上,完整的戰國時期延至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止。比東周滅要延一段時間。


Wangxl86


春秋和戰國都不屬於國家,而屬於歷史的一個時期。這兩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的時期,時期分期前面的答主都說了,我就不重複了。那麼我就來說從春秋五霸是怎樣走向戰國七雄的吧。

春秋五霸在歷史上有兩個分法 ,一個是孟子的齊宋晉秦楚,一個是荀子的齊晉楚吳越。

戰國七雄有齊楚燕韓趙魏秦。其中,除了燕國是後起之外,其他六國都來自於春秋五霸——秦、楚是春秋時期的秦、楚,晉由韓、趙、魏三家分解,而齊國則改姓為田。史上稱這兩件事件為"三家分晉"和“田氏伐齊"。

春秋時期,生產力發展,新興地主階級因此發展起來。他們的經濟力量強大了,就有了干涉政權的基礎,隨著其勢力的不斷髮展,以及皇室的腐朽衰弱,他們漸漸成為臨駕於皇室之上的家族。三家分晉和田氏伐齊就是原自於此。

三家分晉

春秋後期,晉國出現幾大把持朝政的家族,有趙、魏、韓、範、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初六家爭權奪利,經過激烈角逐,三家被滅,剩下韓、趙、魏三家,這三家達成和解,約定三家分晉,晉變成了韓、趙、魏,三家通過改革增強勢力,皆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田氏伐齊

齊國的人民和土地還是之前的人民和土地,只不過齊國的王由原來的姜姓變為了田姓,改姓的原因不是齊國突然發現自己的老祖宗其實不姓姜而姓田,而是齊國的政權被田氏代替了。田氏是齊國新生的大地主,田家靠做生意發家,濟生政治,漸漸把持朝政,最後把姜家幹掉,自立為王,通過變法成為七雄之一。


阿音女俠的明星圖記


戰國時代,在我看來某種程度上就是春秋時代的延續,從春秋時代的存留下來的諸侯國,他們一直在互相征伐,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秦國的遠交近攻和齊國的明哲保身,最終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秦一統天下,而齊咎由自取,最終難逃滅亡。要說強,還得是秦國,不斷改革,不斷髮展,到秦始皇的時候,奮六世之餘烈而一統之。


歷史蒼穹


我來回答。

春秋和戰國是東周的兩個階段或者說是兩個時期,因魯國的史書《春秋》記錄了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共295年,故而這段歷史也被稱為春秋時期。又把公元前475年(趙魏韓三家分晉)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六國這段歷史成為戰國時期。之所以稱為戰國,就是因為各分封國之間戰爭不斷,相互廝殺、相互不服,武力與陰謀並重,都想擯棄周天王統治、一統江山當老大,演義了中國歷史上獨具色彩的歷史段落。

所以說,戰國和春秋不存在誰消滅誰的問題。倒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國因為胳膊粗、拳頭硬,他們把小國吞併了,然後互毆,演義他們之間的故事,因而被稱為戰國七雄。



洪歌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時期的名稱。並不是兩個朝代,所以就沒有戰國後春秋被滅的說法。既然提出這個問題,那我就簡單普及春秋和戰國的大概情況吧!

何時進入春秋呢?那得從周幽王說起,據歷史記載,公元前781年宣王子即位,為周幽王。周幽王十分寵幸褒姒,為了討好褒姒,而自導自演了歷史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久而久之,諸侯再也不相信烽火的戰爭信號。公元前771年,申侯勾結犬戎襲擊幽王。周幽王放烽火向諸侯求救,各方諸侯還以為周幽王又故技重演,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無奈之下幽王逃往驪山。最後被驪山的犬戎所殺。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由於關中戎人眾多,宮室文物全被破壞,土地也變得荒蕪人煙。於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陽,標示著進入春秋時期。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標示著戰國時代的開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才結束了戰國時代。

進入春秋時期,由於周朝實力的衰落,各路諸侯爭相爭霸。於是,才有了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做過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到了戰國時期,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分,故而又出現了戰國七雄。他們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春秋和戰國的區別是,春秋時代,各路諸侯還以周室為尊,雖然相互爭雄,但是明面上還是敬重周室王朝;到了戰國時期,各路諸侯早已經不把周室當作一回事,為了開疆拓土而相互攻伐,一統天下的野心早已經人人皆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