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钱钱》: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金钱魔法师


《小狗钱钱》: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金钱魔法师


《小狗钱钱》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吉娅发现一只受伤的拉布拉多猎犬,并把它带回了家,取名“钱钱”。可是,有谁会想到,这只普通的小狗却是一个理财天才!吉娅和小狗成为了朋友,并在小狗的帮助下,实现了愿望。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理财启蒙书,通过浅显有趣的故事表达了重要的理财方法。

比如,要对金钱有强烈的欲望,欲望是一切行动的动力;要理性分配收入,非必要消费尽可能减少;要有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即使失去主业依然能靠副业维持体面的生活。

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不是具体的理财方法,而是让我有了要从小培养理财思维的意识。

尽管培养方式要依家庭状况确定,资产千万的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在理财方面必定有着天壤之别,但有一点是对任何家庭、任何人都适用的。

即,培养正确的金钱观:财富应当是凭借自身努力、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

孩子有自理能力之后,如果想要获得礼物,父母应当引导他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收入后再购买,而不是简单的满足他的愿望。

个人认为家务不是很理想的获得收入的方式。

家务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没有哪项家务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孩子也要有为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则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懂得为家庭负责任、做贡献的人。

书中有很多吉娅通过付出而获得报酬的例子。吉娅帮助邻居家行动不便的老奶奶遛狗,在遛狗的同时训练狗狗,也因此博得了主人欢心,最终获得比预定金额更高的报酬。

前段时间,西安培华学院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一段话引起了热议,他说:大学可谈恋爱,但是你们想要请女生吃饭、送东西时请自己赚钱,不要“啃爹”。

我们身边也不乏孩子不理解父母难处而提出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的例子,比如父母辛苦工作一年收入几万元,儿子却要求买最新款iphone。

看起来,要求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父母买iphone或支付恋爱费用,是孩子不懂事,但我想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父母从小就注重塑造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或许读大学的儿子一开始就会想到勤工俭学获得收入后再去给喜欢的女生买礼物。

除了金钱观和理财能力的培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笔启动资金。孩子出生后的各种红包投资到基金,每一笔的金额不多,但通过20年的积累,就会是不小的数目。

如果孩子长大后不喜欢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就可以拿着这笔钱去创业,即使最后失败了也没关系。相比一开始就被生活所迫;他多了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很有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我们中的大多数是从25岁以后才逐渐有了理财意识,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都被财务问题困扰,但如果这个时间提前到10岁、甚至5岁,则有了15年到20年的差距。

青壮年时期的20年所产生的效益很大概率会远远超过中老年时期的20年所产生的效益。

而这一点,正是《小狗钱钱》带给我的最重要的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