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車評人不推薦中國特供車?大眾朗逸又賣得這麼好?

一川菸草77


大家好,我是樂見花,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汽車。

在國內汽車市場上,有一類車型一直被人們所詬病,但卻擁有著非常好的市場銷量。這類車型就是各大合資品牌推出的,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中國特供車。而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上銷量最好的轎車之一,來自上汽大眾的朗逸就是其中一個。這類車型只針對國內汽車市場銷售,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這些車型往往都源自於海外淘汰的平臺而研發。不過這些年這種情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聊一聊。


首先在國內汽車市場上最為暢銷的國內特供車型,就是來自上汽大眾的朗逸,這款車型自2008年上市至今已經累計超過了銷售300萬臺。是近10年時間裡面,國內汽車市場上最暢銷的車型,甚至沒有之一。除了這款車型之外,像其兄弟車型來自一汽大眾的寶來,也屬於國內的特供車型。另外來自大眾旗下的國內特供車,還有上汽大眾的凌度,一汽大眾的蔚領!其他品牌,比如廣汽本田的凌派也是屬於國內的特供車型。一汽馬自達的緊湊型SUV車型cx-4也屬於一款馬自達專門為國內汽車市場研發的國內特供車。而同樣來自上汽大眾斯柯達旗下的可米克也屬於此類車型。


以上的各個合資品牌所推出的國內特供車型,在早期這些車型,其依賴的底盤開發平臺都屬於相對比較老舊的。像一汽大眾的寶來和上汽大眾的朗逸,其老款車型就採用的是大眾比較落後的pq34平臺!而廣汽本田凌派,作為一款緊湊級三廂轎車,但本質上它的底盤源自於飛度的小型車平臺,只是經過了拉皮,變成了如今車身長度超過4.75米的緊湊級三廂轎車。雖然這些車型採用的都是相對比較落後或者比較低端的底盤平臺但從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這類車型都進行了加長,從空間實用性上來說此類車型確實能夠迎合國內汽車消費者的普遍需求。再加上擁有大眾本田這些品牌的加持,在國內汽車市場上,面對那些以家用為主的用戶群體,此類車型取得比較好的市場銷量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如今此類國內特供車型,尤其是大眾旗下的寶來和朗逸,則採用了目前大眾最新的MQB平臺,雖然底盤懸掛系統仍然採用的是後扭力梁式的非獨立懸掛,但整體的行駛品質相比之前採用老平臺開發的車型,還是有了一定的進步。並且在此基礎上 加大了車身長度,外形設計也更加的大氣和高端,加上比較合適的定價,在國內汽車市場上此類車型,也就有了足夠的競爭力!


另外我們不得不提的是,雖然有一些車型是合資品牌,專門為中國汽車市場量身打造的所謂中國特供車,但從本質上來看,它和其他海外版的車型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其本身的實力還是比較強勁的,像來自一汽馬自達的cx-4和來自上汽大眾的凌度就是兩款非常具有實力的國內特供車型!所以說,面對那些合資品牌的中國特供車型,我們也不能一概論之。有些車型是屬於採用比較低端的平臺開發而來此類車型,有糊弄國內汽車消費者的嫌疑!但有一些合資品牌推出的國內特供車,卻是在各個方面都採用了比較先進的技術,整體的實力也比較的強勁!而這與朗逸在這10多年的時間裡,可以取得如此好的市場銷量,一方面是抓準了國內汽車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對品牌,空間實用性有著近乎於迷信的崇拜有關!而朗逸正好契合了這些需求!


樂見花


為什麼一些車評人不推薦中國特供車?大眾朗逸又賣得這麼好?

其實原因很簡單,車評人和消費者對於家用車的需求不一樣,看待家用車的視角也不同,比如我們就以大眾朗逸為例,說說造成這種認知偏差的理由。

從車評人角度

1、中國特供車安全性往往都較為一般。不同於全球車型,要針對歐洲、美國嚴苛的碰撞測試,在安全性上花大力氣開發,而國內的中保研影響力還尚小,再加上中國特供車往往會加長迎合國內消費者喜好,所以我們能看到絕大多數中國特供車的碰撞測試成績都非常一般,目前僅僅一款車型例外。


2、中國特供車的血統不夠純正。比如凱瑞搖身一變變成英朗,以朗逸為例,這款車其實是上汽大眾獨立研發出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而設立的車型,全球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相比於速騰、邁騰等全球車型,在很多車評人口中就是沒有“德味”。

3、駕駛感受向舒適型妥協。國人最喜歡的就是大沙發、舒適、空間大,因此絕大多數中國特供車都會進行針對性調教,底盤、懸架、座椅等都大幅趨向於舒適性,所以對於車評人而言,這樣的車沒有駕駛樂趣。

4、部分特供車平臺老舊。我們都知道前一代的“德原朗”,是基於大眾的PQ34平臺開發的,而當時大眾的其他全球車型都換裝了MQB,不過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被重視,採用海外最新平臺的特供車也逐漸多了起來,比如本田XR-V,本田冠道,就連大眾朗逸也更新到了MQB平臺。

5、部分中國特供車減配。雖然合資車減配是國內汽車市場的普遍現象,但是中國特供車無疑是減配的重災區,特別是在車身強度和一些安全性配置上的減配非常明顯。

從國內消費者角度

1、中國特供車性價比高。以大眾朗逸為例,想一想,同樣是大眾車標,而且空間更大、配置更高、價格還更低,擱誰誰不心動?

2、中國特供車穩定性好。由於採用較老的平臺,同時三大件的技術也比較成熟,所以特供車的質量穩定性一般都比較好,比如朗逸、名圖、福睿斯、英朗等等。

3、更符合國人對車的需求。中國特供車的產品定位非常明確,就是造給中國人的,針對國人的需求,特供車往往殼子做的更大、軸距較長、後排座椅比較舒適、再加上國人喜歡的天窗、真皮座椅、自動空調、無匙進入等配置,而且還是合資品牌,想不熱銷都難。

在很多人眼裡,中國特供車就是原罪,但是有句話說得好,存在即合理,中國特供車的熱銷有其合理性,它完美貼合了大部分國人的用車需求,至於它的一些缺點,在很多國人眼中則無傷大雅。對於一款車來說,血統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但是中國特供車的底線就是不能在安全性上減配,否則,這樣的特供車和謀財害命又有什麼區別呢?


老司機侃侃車兒


說說幾點看法:

1.現在很多的車評人其實可以說是廣告宣傳,說白了就是拿廠家的錢做個推廣,雖然很多車評人測評時也會說到車輛的缺點,但是我想還是優點多一些。或者有的車評人直接發表對一輛車的看法,比如這車隔音不行、做工不行、異響等等,你也不知道它到底有沒有拿測評車輛競爭對手的廣告推廣。

而且那些賣的好的車,我想根本不需要去廣告推廣了,口碑已經出來了,大家都知道了,喜歡的也都去買了。再有,很多車剛換代後,最是需要車評人去做推廣的,所以很多車一換代,就有很多評測視頻出來。

2.中國特供車往往都是投國人的喜好所生產的,國人喜歡的車子,槽點其實很少,也沒有話題性,車評人做評測最主要是為了點擊率,沒有什麼話題性的視頻,那麼做了也是吃力不討好了。





非專業愛車小兵


因為車評人並不能代表消費者,只能代表自己的觀點!特供車好壞與否,關鍵還在於能否滿足消費者的實際用車需求,能滿足需求的車就是好車,反之即使是全球車型,該賣不好一樣賣不好!


我有車


取決於和哪國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