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就是從你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厭煩的地方,你贊同嗎?

行走的猴子YY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為什麼要去旅行?是因為你在一個地方待到了厭煩了所以才選擇旅行嗎?對大部分旅行者來說這不是選擇旅遊的原因。

中國的旅行文化一直都有,古人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的意義更多是為了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人生,增長生活的經驗,是一種知識的獲得途徑。同時也是個人調節心情,釋放情緒的理想方式。

只是因為近年來,中國旅遊行業飛速發展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更多是一種潮流,旅遊變成走馬觀花,上車睡覺,停車拍照這種旅行方式相對來說粗暴,旅行者並沒有沉下心來,深刻體驗當地的風景文化,旅行更多的時候是為了景點打卡和發朋友圈炫耀,慢慢的大家對旅遊才會出現標題的疑問,旅行變成了地點的變化,而不是心情的變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收穫的只是滿身的疲累和手機裡的幾張照片。

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是因為外面的世界有在本來生活地點所不具有的人文風景。也許每次旅行之前都可以思考一下這趟旅行我希望能收穫到什麼。這樣的旅行才會更有價值和意義。


格格家的樹


我也比較贊同這個說法:

我經常出差去四川西部甘孜州和阿壩州,朋友們都說多好免費旅遊。裡面景色確實不錯,但是當你天天都在裡面做事生活那就完全兩個概念了,旅遊的人是看看風景就走他們是覺得新鮮的,而我在裡面工作,時間一長那麼當地的缺點你就能體會了,比如溫差太大,紫外線太強還有海拔太高都會讓你有種想逃的感覺。然而每年到了夏季旅遊旺季的時候318國道可不太好走,旅遊的人太多了而他們都是來這個別人待煩了的地方。

還有一經歷有次驗收項目山路開車上不了山只能騎馬當時高興壞了,以前騎馬都是要花錢的這次可以騎個夠了,可是當你騎幾個小時山路你就會覺得還是坐車舒服了。






我是乃文鍋


什麼是旅行?

我經常會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那麼我會回答自己:旅行應該區別於玩兒。

有一段時間有一個說法“旅行就是從一個自己待膩了的地方,去到一個別人待膩的地方。”實際上我不是很同意這個觀點。很多人出去旅行並不是因為待膩了一個地方,可能是因為工作的挫折,可能是因為感情上的不如意,可能是因為家庭的變故。然而這些只是反面情緒引導的旅行,想去一個全是陌生人的地方。結婚了,我們可以有一次蜜月旅行,年關了,公司組織了一次集體出行,工作假期,帶上家人去一個很棒的景點。等等這些正面的引導,想想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在一個地方待膩了,想換換。因此待膩了這個觀點有時候只是一個框架,很多人把自己旅行的意義對比之後,確實如此,如是而已。

朋友A之前在一家家裝公司上班,忙裡偷閒請了幾天假,出去旅行了一趟,回到工作崗位之後,又過著和之前一樣的生活。有一次她請我吃飯的時候跟我說,那段時間,她總是在問自己:我是不是會這樣子工作兩年?三年?25歲?30歲?一直到退休?每次打電話,家裡總問她有沒有男朋友?過年回家,這個大姑,那個二姨總是很“熱情”的問問工作,問問愛情。話語中,滿滿的嫌棄。她告訴我,她想在愛情到來之前想去流浪,想去看看世界。這是我在離開拉薩的時候,咱們聊天時候說到的。那也是她辭職了原來的工作,在拉薩做起來拉漂日子。

朋友B也是我在旅途中認識的一個女孩子,已婚。但是遇到她的時候,只有她一個人,先生在家裡,出來了老一段時間了。經常和家裡親戚通電話都問她,咋還不生小孩?有一次她和先生通完電話以後,跟我們聊天說:其實這次出來旅行, 她先生同意的,而且這次旅行之後,他們準備要小孩了。後來我們一行好幾個人相繼離開了,她一個人搭車去了拉薩。一個人的旅途,我還是經常在她朋友圈看到她的自拍照,陽光,開朗。

前一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沒錢,還會窮遊嗎?我在下邊回答說:會。其實旅行的意義並非總是吃好,玩好。在路上,碰到有趣的人和事,才是真正有意義。前一段時間,有一個旅行大V開始了全球旅居,在鏡頭前,她也說去到一個別人待膩的地方,但要去發現不同的細節,這些細節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景點打打卡是玩兒。


丶Theft


首先這句話實際上是一個戲稱,這是人們開玩笑的說法,當不得真。

旅遊的概念很廣泛,在世界範圍內,公認的說法是隻要離開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超過36個小時,即視為旅遊。

實際上,旅遊不僅僅是指旅遊度假休閒放鬆,實際上還包括了很多我們平常生活中的各種出行目的和方式,比如商務會談、探親、度假、考察、學術交流等等。

所以,單純的說旅遊是人們從自己生活厭煩的地方到別人生活厭煩的地方是不全面的。

常規的旅遊包括了“吃住行遊購娛”六大因素。

“吃”即在遊覽過程中的果腹問題,當然也應該是每到一個地方都去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

“住”即又看過程中的住宿。

“行”即交通工具。目前海陸空各種形式的交通工具在旅遊活動中已經很普遍了,甚至以後還會出現“太空飛船”等交通工具。

“遊”即遊覽旅遊,當然最主要還是要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

“購”即購物,現在購物雖然已經很方便了,但是在旅遊活動中,購物還是佔具了很大的比例。比如韓國遊,日本遊,新馬泰遊等等,人們或多或少都會進行購物;甚至還有人專門為了購物而旅遊。

“娛”即娛樂、演藝等,在現在很多的旅遊目的地,娛樂項目已經成為旅遊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到了杭州就一定要去看《宋城千古情》;到了桂林就一定不能錯過《印象劉三姐》;到了張家界也必定要看《魅力湘西》等等。

因此,旅遊是一個蘊含非常豐富因素的活動。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肉夾饃和饕餮


你說的這個現象是因為自己對熟悉的環境太過熟悉,從而產生了厭煩情緒,不過旅遊很大程度上還有氣候地理,人文,飲食,娛樂。等等。舉幾個例子吧。

1.上海有迪士尼,那也不是上海人都去過,而通過這個娛樂設施吸引了很多外地朋友去。所以也不能說是到了厭煩的地方。

2.比如北京故宮,西安古城,這種文化旅遊場所,你能說北京人就厭煩故宮嗎,他們即使厭煩也是高壓力的城市生活。

3.比如去海邊,去草原,去沙漠,去高原,這樣的地方,你從城市霧霾的天氣裡出去,呼吸新鮮空氣,身心愉悅,對一些美好的嚮往,是每個人都有的,也不能說當地人就厭煩這些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

所以這個東西是一個綜合因素,不只是改變環境這麼簡單。


旅途琪遇記


好像有點這個意思,但不全是。

一方面是你要去的地方可能是你不熟悉和好奇的地方,而相對於你要去的地方如果該地方景點或其風光確實秀美獨特或其人文景觀價值確實經典無比,那麼包括當地人一般還是比較喜歡的,即使是其他遊客也不是遊一兩次就會厭煩的。

就我們多地自駕遊的感受,尤其是對經典景區景點,開始初步遊過後,總會出現一些遺漏和缺憾,而這些恰恰又是促成下一次再側重遊的想法和動力。即使是對自己常住地附近的景區景點,只要有一定的遊覽價值,也有時不時經常遊覽的衝動,以致每隔一段時間還想去看看。

當然,話又說回來,對一些景區景點規模較小,過於單調或簡陋,而又許久得不到深度開發提升,缺乏反覆觀賞價值的,自然也就容易使人生厭。

另外,旅遊本身也有著比較價值驅動的問題。任何值得人們觀賞的地方,一般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地方。所以自己生厭的地方和別人厭煩的地方,只是相對而言罷了。


老者自駕遊中國


這個問題的說法不能一概而論,當然如果是戲言則無所謂,這要看如何去理解。我們都熱愛生我養我的故鄉……同時也熱愛生活工作多年的第二故鄉……從來不煩這某個地方,在我的故鄉,有親情;有愛情和友情;有兒時的玩伴;有光屁股一起長大的發小;有一起努力奮鬥的朋友……等等,太多了,故鄉給的東西太多了,感謝這塊土地和鄉土氣息,我十分熱愛自己故鄉,二個故鄉都還有一幫能偶爾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人,這也是一種福氣,能偶爾一起喝二杯小酒的哥們,快哉!

其實旅行分兩種,一種是長途旅行,另一種是短途旅行。不管是長途旅行還是短途旅行,目的都是為了走出去散散心,看看自然風景、人文景觀、歷史遺蹟、地方風土人情等等。大多數,我每年旅行的次數和種類各不相同,少的一次,多的達數十次。關於旅行計劃問題,要分開說,長途旅行肯定提前做計劃,計劃時間長,反覆修改,不斷完善。短途或超短途的話,或者沒計劃,自己就駕車或者坐車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年我以短途旅行為主,長途旅行為輔。我雖然在江西上饒和深圳生活過很長時間,但是這二個地方仍然有很多吸引我讓我不斷探索發現的新鮮地方,讓我耳目一新的景點景區,特別是上饒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各大景點,古鎮樓閣,多的數不勝數,我感覺我才瞭解其皮毛,每次短途旅行都給我帶來新鮮感和歷史厚重感。

以我去年為例,坐火車來到成都在騎行走318過道去西藏,有時間可以進行深度遊,有的景點景區還重複遊,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山水的文化和美麗。

春天,無花不歡的季節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轉換,可以去一下景點賞花接觸大自然,

1:北京平谷: 堪稱世界最大的桃園

2:湖南常德桃源縣: 10萬畝桃花

3:成都龍泉驛: 中國水蜜桃之鄉

4:杭州西湖的桃花:當桃花盛開時,兩堤遊人如鯽。樹樹桃花間柳花,景觀效果極富層次。


九木哥


有些人說,旅遊,就是從你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厭煩的地方。這句話聽上去好像非常簡單粗暴,但是,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很有道理的。的確,旅行很多時候,就是為了找新鮮感,一些人待膩了,感覺到厭煩的地方,卻會給另一些人帶來新鮮、有趣的感覺。

那麼,為什麼旅遊可以被概括為“從你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厭煩的地方”呢?“別人厭煩的地方”為什麼能夠吸引人們去旅遊呢?我認為,這主要有以下5點組成


風景不同

首先,人們傾向於在旅遊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如果你住在沿海的城市,你就會非常希望有機會能看看西北遼闊的沙漠是什麼樣子;如果你住在草原,你就很想去了解高原湖泊是什麼樣的顏色;如果你住在西部,習慣了地廣人稀、天高地闊的環境,那你一定會希望能夠去熱鬧的大城市,看看高樓大廈環繞的樣子。

實際上,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在旅遊中,見到自己平時看不到的,陌生的風景。探索新鮮事物正是出去旅行的重要意義。如果只是在自己平常生活的地方旅行,你會發現,一切風景都那麼的熟悉,不會產生任何的吸引力。


飲食不同

很多人為了正宗地道的飲食,去更遠的地方旅遊。在當地人心裡,這些菜都是家常菜,沒什麼好稀奇的,但是在遊客心裡,卻是獨特的體驗。

現在,由於交通的便利,很多大城市都彙集了國內,甚至世界各地的不同菜系。但是,如果你想吃到某一個地方,最正宗的當地菜,非得造訪當地不可。比如鐵鍋燉魚是東北人平常再熟悉不過的家常菜,但是外地人卻會覺得如此大的鍋燉魚,是很豪爽有趣的。再比如,雲南菜喜歡使用各種蘑菇以及鮮花製作的食品,當地人覺得這些菜就地取材,都吃煩了,可是遊客可能從沒見過這種做法,因此非常好奇。

在人們長期以來的生活之中,逐漸形成了與當地環境相結合的獨特飲食文化。中國飲食的豐富程度,遠遠不是八大菜系可以概括的。每個省、每個市,甚至每個縣、每個村,都會有它獨具特色的招牌菜品,儘管當地人不覺得稀奇,遊客卻能體會出不一樣的味道。很多人去旅遊,就是因為吃膩了平常生活中的菜,想去看看遠方的人們,平常都吃些什麼,喝些什麼。


氣候不同

我們習以為常的氣候,對於外來遊客來說,也是一種有趣的體驗。故鄉雖好,但是故鄉的氣候變化,從小看到大,已經再熟悉不過了,沒有任何的新鮮感可言。去到其他的地方旅遊,往往能感受到當地特色的氣候。這種體驗是很難在書本上,或者是別人的遊記上感受到的。

比如,我去湖南省之前,並不知道湖南的氣候,居然比北京要潮溼那麼多,晚上休息的時候感覺被子都是潮溼的,空氣中也好像漂浮著水珠,每一口空氣都很溼潤。

而我在去新疆之前,曾以為北京就是全國最乾燥的地方,因為很多從其他省市來的朋友,都說北京氣候太乾。可是,來到新疆才發現,這裡的氣候真的要更加乾燥,必須要使用加溼器,才能稍加緩和。晚上休息的時候,甚至會被幹醒,起來喝兩口水,才能接著睡。這些有趣的經歷,對於長期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來說,習以為常,再熟悉不過。可是,對於沒有來過這個地方的遊客來說,就變成了有意思的事情。


動植物不同

不同地區獨特的動植物,也是遊客新鮮感的主要來源。我不只是聽過一個四川朋友說,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外地人、外國人喜歡來大熊貓繁育基地。在當地人看來,那裡除了大熊貓,就沒什麼了,而熊貓也沒什麼特別的,平常再熟悉不過了。

但是,對於外地人、外國人來說,熊貓是一個很少能看到的珍稀動物。尤其是在歐美國家,如果哪家動物園租借到了中國的大熊貓,那一定是人山人海,一票難求,只因為人們想要一睹熊貓的風采。一些人平常看膩了的動物,卻是另一部分人排長隊、擠破頭也要看的。不得不說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性格不同

不同地方人們的性格,也是非常獨特的。我們對周圍人的性格習以為常,但是,這其實是一個地區所特有的。比如,我們常常認為北方人比較豪爽,南方人比較精緻。日本人比較注重細節,而東南亞人天性樂觀。可是,如果你問一個北方人,“你認不認為自己豪爽”,大部分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如果你問一個日本人,“是不是很注重細節”,他也許會覺得,自己和周圍的人都一樣,沒有什麼特殊的。

由於人們對自己身邊的人習以為常,自然不會感覺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如果去旅行,接觸到不同地方的人之後,才會發現,原來不同地方,人的性格差異是如此之大。從而能更好地瞭解對方,更好地瞭解自己。


以小見大,世間的事情大多都是有趣的,只是因為我們太過熟悉,而感覺厭煩。唯有多出去旅行,去“別人厭煩的地方”看看,才能增長見識,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我是咖橙遊天下,和您分享我在旅途中的見聞,為您帶來旅遊相關的奇聞趣事,讓我們一起,看見更大的世界。非常期待您的關注,並祝願您度過美好的一天!


咖橙遊天下


不見得哦!每個人的旅遊目的不同;甚至同一個人每次旅遊目的都不同!旅遊這一概念或定義在發展中,還不唯一!況且旅遊這種人類新的行為才出現不久,人類1845年才有旅行社的,遺憾的是這個旅行社去年還宣佈破產了[捂臉]



FUNING424


不同意!

這個命題內本身就有一個錯誤的引導性,使人朝著題目引導的方向去想。

“從……到……的地方?”本身沒有錯,可題目直接將旅行定義為到某個地方,而忽視了其中的各種體驗。

也許我旅行去的地方是別人厭煩的地方,去的地方多了也許會感覺:香港維多利亞港可能和重慶朝天門一樣美;普吉島的日出和三亞海風那麼相似;歐洲的街頭看久了也會審美疲勞;南亞的風光大同小異。

但是,從旅行開始,邁出的第一步,就像是將自己置身於一張空白的畫卷,這場旅行就像是隨意的在畫卷上塗抹出不同的風景。最終,留在腦子裡的可能不是那些美景,而是在曼谷迷路時候一位俄羅斯老大爺熱情的指路;而是在大阪手機壞的時候遇到熱情的日本小姐姐;而是在清邁的某個青旅遇到的那些熱愛生活的揹包客;而是在宿務一個破舊的房屋裡,那位依舊熱愛生活穿著一身廉價西裝坐的筆直在吃西餐。

在我看來旅行從來都不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管這個地方是多少人厭倦的或喜愛的,旅行最重要的是在路上遇見的那些人兒和那些事兒。這才是我旅行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