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張良作為秦末漢初時期的重要人物,在中國古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張良出生於韓國貴族,秦滅韓後,張良一直致力於為韓報仇,但刺秦失敗後,張良思想開始慢慢轉變為致力於輔佐漢朝,到後期張良一心一意輔佐劉邦,為漢王朝的統一鞠躬盡瘁,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統一”,在各種條件的驅使下,張良的思想作出了大轉變。

一、秦軍鐵蹄覆滅了韓國,天下大亂的大背景下,張良走上“為國復仇”之路,後得到劉邦賞識,張良慢慢走上輔佐劉邦的道路

公元前230年,秦軍鐵蹄覆滅了韓國河山。身為韓國貴族,先祖五世相韓,家族的榮耀與心中的愛國的情懷,激勵著張良走上了為國復仇的道路。張良散盡家財求得一滄海力士,於公元前218年,擊始皇帝於博浪沙中,但擊中副車,刺秦失敗,張良更名亡匿於下邳,開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活。

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下邳的亡匿期間,張良迎來了人生第一次轉折。圯上老人慾傳授張良《太公兵法》,但先試其為人。三次將鞋子墜於橋下,張良三次將鞋子拾起,恭敬的為老人穿上。

隨後老人與張良相約於五日後再次於橋頭相見,但又故意以張良來遲相刁難,但張良不改辭色,最終打動老人,傳授張良《太公兵法》。這邊是著名的“拾履授書”,而這也引起了張良由一個從依靠武力刺秦的遊俠轉變到出謀劃策于軍中的智者,由依靠己力試圖扭轉局勢到輔佐他人以推翻暴秦。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掀起了秦末天下反秦的序幕,天下各路義兵蜂起。張良募得少年百餘人慾投奔景駒。奔赴途中遇到劉邦部隊,與劉邦傾心交流。張良將《太公兵書》說於劉邦,得到劉邦賞識,張良遂改投劉邦麾下。

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此時張良雖投奔劉邦,但復國之志並未動搖,並一直在為光復韓國的做著努力。隨後張良隨著劉邦軍來到薛地,見到了剛剛被項梁扶上王位的楚懷王心,張良便趁機進言請求復立韓國以為楚國輔助。

項梁接受了張良建議,立公子成為韓王,張良為韓申徒。韓國初立無一席之地,張良又輔佐韓王西略韓地,雖得數城,但轉眼即為秦軍所覆。直到張良率軍再次投奔劉邦,才取城十餘,為韓國根據之地。

韓國雖立,但暴秦依在,張良誅滅暴秦之志依然沒有達到。張良遂拜別韓王,再次輔佐劉邦,而此次投奔輔佐一直持續到漢王朝建立,張良離世。張良從此成為劉邦軍中最足智多謀的謀士,幫助劉邦逃脫鴻門宴,計謀明燒棧道,為劉邦定鼎天下多獻奇策。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攻破關中,秦亡,隨後項羽入咸陽,開始稱西楚霸王,並開始大封諸侯。張良此時看到韓國復興的際遇。並欲再次前去輔助韓王成。公元前206年,項羽因張良追隨劉邦而將韓王成斬首,另立大夫鄭昌為韓王。項羽斬殺韓王成促成了張良最後一次轉變,從此張良復立韓國之情冷卻,走向全心全力輔助劉邦的道路。

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否定謀士酈食其分封之策,是張良轉變的最終完成。張良從六國親貴後裔轉變為漢的忠心擁護者和建設者。在為漢的統一的過程中,張良一直否定分封之法,力主以劉氏一統天下,成為劉氏加下的最忠誠的擁護者與支持者。

二、天下形勢所趨、項羽分封諸侯失敗、劉邦善攬人才,以及劉邦集團存在濃厚的分封要求等諸多因素導致張良思想發生轉變

張良能從一位熱心復興韓國的舊式貴族後裔轉變到忠心支持漢一統天下的支持者,其心路轉變不可不謂差異巨大。而時局的轉變,天下形勢的發展等等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的促成了張良的心路轉變。

(一)張良分析天下形勢,剖析項羽分封諸侯失敗的原因,認識到分封諸侯並不可取

張良是秦末漢初著名的謀士與智者,他能在紛亂的時局中聞名於天下,並並能夠指揮大軍取得赫赫功名,最主要的就是他能夠準確的把握天下形勢。而他在失敗的教訓與成功的經驗中逐漸認識到分封諸侯已經不再符合當時的形勢了。

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公元前207年,項羽入關中,開始大封十八路諸侯。力圖通過諸侯,確定項羽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並以諸侯為羽翼,輔助自己,但是西楚霸王項羽沒有想到,分封諸侯成為了後世分亂的根源,從項羽分封諸侯之後,便不斷有諸侯叛亂,項羽忙於鎮壓叛亂,這就給了劉邦東進提供了機遇。

劉邦被項羽軍圍困於滎陽,形勢岌岌可危。謀士酈食其進言劉邦分封六國後人以合力抵禦項羽軍。劉邦以策詢問張良,張良一反常態,斷然於以否決,明確的指出了分封諸侯是不符合時局之舉,此做法不利天下統一,反而會加劇天下分裂。

張良度天下形勢的分析,使劉邦幡然醒悟,放棄了分封六國後人的想法,而合力攻項羽軍,並最終走向天下一統。從項羽從分封諸侯後逐漸走向失敗的教訓中,張良更加堅信分封諸侯已經不符合當時局勢,時局的扭轉需要以一姓來完成統一天下的任務,而這一姓非劉氏不可。

(二)韓王成被害,非劉邦不得不能統一天下,張良也只能棲身劉邦之下

秦末紛爭之後,到項羽分封諸侯,天下格局唯項羽獨大,但卻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而且項羽為人桀驁,不得人心,分封諸侯後,各處諸侯不滿項羽分封之法,各處起義不斷。相較於項羽,劉邦的實力雖不及,但是卻比其他諸侯的實力強。而且劉邦善攬人才,劉邦也是有著統一天下的實力。

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項羽分封諸侯後,又斬殺韓王成,這一做法徹底斷絕了張良的選擇餘地。張良在投奔劉邦之前也曾向其他起義軍獻過策,但是都不得重視,唯有劉邦知人善用,給了張良施展才華之機。而在張良力圖復興韓國時,劉邦也曾傾力相助,可以說劉邦對張良有著知遇之恩。所以說劉邦是張良施展才華的唯一依靠。

(三)劉邦勢力集團中存在濃厚的封土立國的要求,分封之法不利於天下一統

秦王朝結束初秋戰國的戰亂,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但是短短几十年的統治,並沒有徹底清除社會上存在的六國舊思想,分封的呼聲依然存在,在劉邦的勢力集團中也存在封土建國 的濃厚情緒。但是項羽的前車之鑑,時局的轉變,都讓張良很清楚的認識到分封是不利於統一的。

劉邦勢力本來就弱於項羽,若大行分封雖然會樹立黨羽,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削弱劉邦集團的實力,唯有合力於一處,才有可能和項羽集團一戰。張良深刻剖析敵我實力,深知唯有合力才可取得天下,結束紛亂局勢,鞏固統治也需集中權力。

張良思想的轉變,地位與立場的轉換,最終成就了漢王朝一統天下,也對後世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從“為韓報仇”到“忠心輔漢”,張良成就了自己畢生追求,否定分封之法,使得劉邦認識到分封的利弊,加強了中央集權,對漢之霸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對後世起到了借鑑作用

張良最初試圖以一己之力復興韓國,但是在失敗懂得了非得依靠一方勢力不得成就一番事業,於是張良開始轉而依靠劉邦勢力來複興韓國,但是韓國孱弱和韓王成被殺,這斷絕了張良退路,進而只能盡心輔助劉邦。張良成為劉邦的謀士智者,一路為劉邦統一天下出謀劃策,最終建立漢王朝霸業,而張良也以實現自己為帝王師的宏偉抱負,以智者之名流放百世,世代為人稱頌。


從“復立韓國”到“維護漢朝一統”,為何張良思想會發生大轉變?

漢初,劉邦迫於形勢不得不分封了一些異姓諸侯,但這是應付時局之舉,張良告誡依然讓劉邦銘記於心。在分封異姓諸侯之後,劉邦旋即大肆剷除異姓諸侯,並同時分封同姓諸侯,試圖以分封同姓諸侯來因對分封諸侯與不分封諸侯的利弊。

但是漢初分封同姓諸侯同樣給漢王朝的統治帶來了諸多麻煩,經過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代的努力,最終瓦解了諸侯勢力,使得諸侯再也不得威脅到中央的統治。

張良一生,先是致力於為韓報仇,積極復興韓國,後是反對分封六國,輔助劉邦統一天下,其思想前後發生了巨大轉變,當與復韓努力的失敗,對時局形勢的深刻把握及對劉邦集團的深刻認識有著密切關係。

無論張良是先忠於韓,還是後盡心於漢,都彰顯的了張良的忠誠之心和智慧之才,可以說張良對漢朝成就霸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而張良對對分封的態度也影響到了後世歷代封建王朝對待分封態度,使得中國中央集權愈加鞏固與發展,對後世起到了借鑑作用。

參考文獻:

《史記》

《漢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