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質,是不是智商稅?

很久沒有下載音樂,當準備下載幾首歌曲,在回老家的路上聽時,忽然發現兩個現象。


第一,現在下載音樂,基本都要VIP。


無損音質,是不是智商稅?


雖然音樂平臺的VIP也不算貴,一個月十幾塊錢而已,但總感覺怪怪的,也許是個人的付費習慣不好。


第二,無損音質,跟普通的音質並沒有聽出什麼差別。


無損音質,是不是智商稅?


那麼,所謂的無損音質,是不是就是智商稅呢?


首先,無損音質是指,通常指將cd唱片壓縮為ape、flac格式文件,這種壓縮後的音樂文件被播放器解壓播放時,幾乎可以完全重現直接播放CD的音質。


而普通音質,則是在壓縮的時候,為了節約空間,保證較高的壓縮率,將一些人耳比較難以分辨的頻率直接砍掉。


相較於普通音質,無損音質更全,更貼近原音。


但是,一般情況下,人耳是聽不出來的。


無損音質,是不是智商稅?


其次,世上並不存在絕對的無損音質。


只有在音樂會的現場,還得是舞臺很近的地方,才能聽到原音。


否則,即使是再專業的器材設備,錄製出來的聲音也會有一定的損失,不可能分毫不差的完全原聲錄入。


從這一角度來講,世上並不村在絕對的無損音質。


但是,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的區別還是可以聽出來的。


只是需要藉助比較昂貴一點的設備而已。


無損音質,是不是智商稅?


舉例來說,如果你用100元的耳機,無損音質跟普通音質並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是用1000元以上的耳機,那無損音質就會比普通音質多出很多的細節,這是能直接聽出來的差別。


即使是使用音響,當聲音開到足夠大時,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也能聽出差別。


所以,無損音質並不是智商稅。


無損音質,是不是智商稅?


前提是,你經濟條件允許,有比較專業一點的設備。如果只是普通的手機之類的,那差別可以忽略不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