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疫情期間,半成品菜正在成為“香餑餑”,這也加速了整個半成品市場的發展。


半成品菜+線上銷售是餐飲新零售的方式之一,也是餐飲業與食品業的融合,餐飲業與零售業的火力交鋒,未來發展會如何?


01

海底撈提前3年做準備 只為賣中餐


“新鮮現做的半成品,24小時內送到家,簡單翻炒三五分鐘就能吃!”這是海底撈最新推出的開飯了系列產品。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近日,海底撈官方宣佈,海底撈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在海底撈各大外賣點餐平臺上線了,目前僅限北京地區。海底撈方面表示,後續隨著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其他城市也將陸續上線。


其實,海底撈做開飯了系列產品是早有“預謀”的。


海底撈賣中餐並非突發奇想——


開飯了是海底撈早前做的一檔視頻節目。這個節目是海底撈微信公眾號上的一個欄目,第一期節目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12月5號。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開飯了節目為消費者提供各個餐品的烹飪手法,涵蓋廣泛。2月3日,創始人張勇還化身“張大哥”在《開飯了》露了一次身手——西紅柿雞蛋麵。


目前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共有16個品種,其中包括12 款經典好菜,4 款精選靚湯。川味熱辣的宮保蝦球、新派辣子雞丁,粵式清淡的番茄土豆燒牛肉、山藥青筍木耳,還有人氣午餐酸菜魚、大盤雞等等。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海底撈抓住時機適時推出方便菜餚,打出的標語是,“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吃飯,拯救烹飪小白,還原大廚級美味,在家盡享大餐!”


2018年初,海底撈蜀海供應鏈旗下品牌“菜嘟美”重新上線後,在經營策略上就從原來的食材應景轉變為經營半成品菜。菜嘟美官方微信最近的一條推文停留在2018年6月。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此次再次推出開飯了半成品菜,也算是海底撈半成品的又一次迭代了。


因此,海底撈推出方便菜餚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不打無準備之戰。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效率與美味可以兼得——


外賣和速凍菜餚固然方便,但很多人的概念中,效率與美味好像不可兼得。


做好的菜餚經過半小時到1小時的外賣配送,口感大打折扣;速凍菜餚是冷凍食品,人們又覺得不新鮮、不健康。


而海底撈抓住了顧客的痛點,解決了顧客普遍擔心的效率和美味不可兼得的問題。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海底撈的方便菜餚則是新鮮現做的,由中央廚房工廠直髮,出產後24小時內送達顧客手裡,採用冷藏配送,0-4℃冷藏貯存,保質期只有4天。


無疑這種形式的方便菜餚既方便,又使得其保證了健康和美味,再配上海底撈的品牌,瞬間就有了高端的感覺。


02

開啟家庭用餐新場景


相對於出去吃,其實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吃飯,出去吃的頻次頻次有限,因此,家庭市場要比堂食市場大得多。


而海底撈在堂食、外賣之外,挖掘了一個在家吃飯的新市場,不論成功與否,持續多久,都是一種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商業模式。


把家裡平時喜歡炒的一道菜,用正餐的標準去加工成半成品,翻炒交給顧客自己,出來的口感依然很好。


正餐火鍋可以這麼做,那餐飲的其他業態呢?也是可以借鑑的。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背靠海底撈蜀海供應鏈,在半成品市場,海底撈無疑具備先天優勢。


疫情之下,外出就餐不安全,“吃什麼”成了網友們每天最頭疼的問題。憋著沒事幹的他們,掀起了在家做飯的熱潮。電飯煲蛋糕、涼皮、舒芙蕾、麻辣香鍋等等,大家各施才華。


可是,廚神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對於有些人來說,從打蛋清開始,進軍美食界的大門就關上了。而海底撈開飯了的出現為“手殘黨”帶來了希望。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半成品製作簡單,上手容易,對於各個年齡階層的人都非常友好。海底撈卡在這個時間點上推行開飯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嘗試。


想要在半成品菜市場,再現“海底撈”在火鍋界的地位,需要企業從品質、品牌、服務體系、用戶黏性四大板塊深入研究,在品質保證的同時,打造有特色且接受度高的產品,精準服務對象,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


任何一次機遇的到來,都必將經歷:“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四個階段。先知先覺經營者,後知後覺跟隨者。


未雨綢繆?海底撈賣中餐,瞄準半成品市場


餐飲創業觀察:專注餐飲創業的新媒體,餐飲加盟品牌的測評師,創業者們的開店導師,致力於專業品牌測評及開店指導,為您提供更全面的行業資訊及發展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