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義:光與影的交纏,人與物的情調

導語:粼粼波光閃爍跳躍在湖面上、雲朵翻湧在蔚藍而遼闊的天際、大雨傾盆而至的瞬間……這一切都是典型的印象主義派畫家筆下的景色。他們精湛的技藝、巧妙的佈局和新穎的用色標誌著他們在藝術領域的極高造詣與成就。

這群被稱為"印象主義派"的畫家們曾在藝術界做出過開天闢地般的舉動:他們創建了專屬自己的展覽(exhibition)。今天,藝術展覽似乎不足為奇,在一些城市甚至遍地都是。然而在十九世紀的法國,絕大多數藝術展館中展出的畫作都不是當代的,而官方舉辦的、國家資助的藝術展只有一種形式,被人們成為"沙龍"(salon)。通過沙龍展出自己的藝術作品,從而建立起自己的聲望與名譽是印象主義派出現之前許多畫家的成名途徑。

然而,舉辦一場沙龍並非易事,畫家們需要等待政府的批准與支持,而且由政府官員組成的評審團也缺乏固定的評判標準。上述的這些因素促使了"印象主義派"畫家的誕生與發展,他們在1874至1886年間,舉辦了八場這樣的展覽,也創作了大量經典名作。

本文將以法國印象主義派畫家莫奈為代表,以 為例具體分析其創作風格和特點;此外,筆者也將對印象主義派的用色、描繪對象等等進行細緻的介紹。

自然與時代感的糅合與統一

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是印象主義派畫家的傑出代表之一,他的畫作《阿讓特伊的鐵路橋》包含著許多印象主義的典型特點。

印象主義:光與影的交纏,人與物的情調

法國畫家莫奈


印象主義:光與影的交纏,人與物的情調

《阿讓特伊的鐵路橋》

阿讓特伊是法國巴黎城市外緣的一個小村鎮,莫奈曾經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在那裡生活。而這幅畫作則完美地詮釋了印象主義派畫家對描繪自然景觀的濃厚興趣、對天氣和光影變化的細膩關注——遙遠的藍色天際上漂浮著薄霧與白雲,河面的漣漪裡泛起的是天空的倒影,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草地和灌木叢是以較為濃重的綠色來描繪。這樣的佈局和色調使得整幅畫卷重點突出、和諧均勻。

除此之外,《阿讓特伊的鐵路橋》所表現的對象並不僅僅是與時代概念無關的自然景色,還有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產物鐵路、火車和大橋。火車的發動機噴出的灰色蒸汽與天邊的白雲形成了微妙的對比。

疾馳而過的火車似乎暗示著現代化交通所帶來的便捷、活力與高速發展,而畫家莫奈則有意將其置於自然景色之中,從而點明二者的彼此糅合。

主題:中產階級的生活與情調

與現實主義派畫家常常將畫作對象定位為下層勞動人民的艱苦生活不同,印象主義派畫家集中展示的是中產階級的悠閒生活和浪漫的情調。這似乎是一個令人費解和驚奇的特點——畢竟當時曾有無數的體力勞動者生活在富裕的城市市民之中,和他們走在一樣的街道上。

以法國畫家古斯塔夫·卡勒波特的作品《巴黎街道:雨天》為例,一眼看去,走在這條路上的行人都是西裝革履、神色悠然。僅有的一名體力勞動者顯然不是畫作的中心:右後方一個扛著梯子的男人。而他的存在也只是襯托畫作的整體氛圍,並未改變基調。

印象主義:光與影的交纏,人與物的情調

《巴黎街道:雨天》

事實上,大多數呈現在印象主義派畫家筆下的下層勞動者往往是服務於中產階級產業和生活的人,包括咖啡店的服務員、歌手、洗衣女傭、衣帽銷售員等等;而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建築城市和維持基本生活的勞動者。因此,我們可以明確地得出結論:印象主義派的畫作表現的是中產階級的生活與情趣。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傑作《鞦韆》所表現的主題也印證了這一點,無憂無慮的少女正是這幅畫的主角。

印象主義:光與影的交纏,人與物的情調

奧古斯特•雷諾阿《鞦韆》

印象主義的光與色彩新主張

印象主義派的藝術家們在用色時常常是反直覺的,但效果似乎又與自然的真實存在相差不甚遠。此外,他們在光對物體的影響上常常精雕細琢。印象主義的作畫方式有以下幾個特徵:

首先,他們常常選擇戶外的、空間開闊之地進行作畫,而不是在畫室裡。因為他們需要自然的光線,需要對所描繪之物進行細緻的觀察,因而昏暗的畫室不是他們熱愛的天地。儘管十九世紀早期的畫家們已經開始在室外勾勒輪廓甚至上色,印象主義派畫家則將這一做法視為他們創作方式的精華。莫奈的名言之一就是:"我根本沒有自己的畫室。"

與先前流行的"學院派"畫家相比,印象主義派畫家對畫面底色的應用也截然不同。學院派畫家往往將畫面的底色和背景定位較深的顏色,例如紅棕色、灰黑色等等,進而在上面塗抹淺色調的物體與人像;而印象主義派畫家則喜歡將背景定調為淺色系,從而營造更好的光影效果。

儘管不同的印象主義畫家對色彩的運用不完全相似,但是他們也確實有著一些共同點。例如,常常出現在傳統畫作中的焦茶色、赭色和碳素色一類較為沉重的顏色很少在印象主義派畫家的作品中出現;而更加靈動柔軟的淺色系卻佔據著主要地位,例如丁香色、靛藍色、橘紅色、紫羅蘭色等等,這些顏色常常與大片的白色混合使用。

走在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藝術博物館中,人們很難不注意到色彩運用的巨大轉變——從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藝術時期的壓抑沉暗到印象主義時期的強烈渲染與多彩描繪。

同樣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印象主義畫家們喜歡將"互補色"臨近使用,而不是佈局得相隔很遠。所謂"互補色"是指在色譜上相對的兩種顏色,例如紅色與綠色,紫色與黃色等等;當互補色放在一起使用時,將會產生更加強烈和鮮明的對比效果。在《阿讓特伊的秋日》一畫中,莫奈對互補色的恰當運用使得天空顯得更加湛藍與透徹。

印象主義:光與影的交纏,人與物的情調

《阿讓特伊的秋日》

半透明的油畫效果和特殊的色彩應用使得印象主義畫作總是有一種輕盈縹緲、如夢似幻的美感,卻同時又不完全脫離現實,可以說是在藝術的抽象與現實的寫真之間找到了一個巧妙無比的平衡點。

結束語:通過在自然條件下眼睛的觀察和場景的直覺感受,印象派藝術家們在畫面的處理上,更多注重的是顏色的細節變化以及光的折射效果,這也就體現了他們的主觀情感。不同於許多傳統的古典繪畫利用光影來製造物體的透視,而是通過色彩進行自我的情感抒發,這一情感的注入,也為他們的繪畫實現了西方傳統繪畫無法傳達的色彩衝擊力和精神感染力。總體來說,以莫奈、馬奈、西斯萊等人為代表的繪畫藝術觀可以集中體現印象派畫家強調客觀理性和自我情感以及人格表現的創作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