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大白菜是我國廣大地區民眾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蔬菜,河南省浚縣小河白菜以其獨特的品質而久負盛名,2018年浚縣小河白菜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為了挖掘浚縣小河白菜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打造區域公共品牌,使民眾吃上優質安全的大白菜,筆者介紹了浚縣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相關的產地選擇、環境保護、品種選擇、整地施肥、病蟲害防治、生產廢棄物處理、生產檔案建立等技術,以期為當地大白菜的優質安全生產提供幫組。

詳情如下: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1 品質特色

“浚縣小河白菜”結球緊實,球形好,軟葉多,葉色鮮嫩,乾燒心少,耐貯性好。生食味微甜,燴燉湯渾,渣少,綿軟適口,具有白菜固有的鮮香,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w,後同)1.8%~2.2%,蛋白質含量0.97~1.06g·100g⁻¹,粗纖維含量0.50%~0.55%,抗壞血酸含量19.4~24.4mg·100g⁻¹,鈣含量428~494mg·kg⁻¹,硒含量0.018~0.024mg·kg⁻¹,多項指標優於其他地區的普通大白菜。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2 品質特色與產地環境的關係

大白菜對大量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氮、鈣次之,每生產1000kg大白菜,需氮1.8~2.6kg,五氧化二磷0.80~1.22.60kg,氧化鉀3.2~3.7kg,其比例為1∶0.5∶2。浚縣小河鎮土壤屬潮土,富含鈣質,有機質含量16.9g·kg⁻¹、全氮1.27g·kg⁻¹、速效磷15.6mg·kg⁻¹、速效鉀114mg·kg⁻¹,其中,土壤速效鉀、緩效鉀含量居全縣各鄉鎮第1位,分別高出全縣平均值37mg·kg⁻¹、222mg·kg⁻¹,有機質並列第2位,土壤中速效鉀、緩效鉀、有機質的較高含量與“浚縣小河白菜”優良品質有密切關係。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大白菜種子發芽要求較高的溫度,在20~25℃發芽迅速,出苗快,幼芽健壯。幼苗期適宜溫度為22~25℃,也可適應26~28℃的溫度。蓮座期在17~22℃範圍內,葉片生長迅速強健。結球期對溫度要求嚴格,適宜溫度為12~22℃,白天16~25℃有利於光合作用,夜間5~15℃有利於養分積累,同時又可抑制已分化的花器生長,使之處於潛伏狀態。“浚縣小河白菜”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種,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穫,而浚縣8—10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5.8、20.7、15.0℃,且乾燥涼爽,光照充足,正好滿足了大白菜不同生長時期對溫光的需求。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3 質量控制技術

3.1 產地選擇與環境保護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透水透氣良好、有灌溉條件的中壤土,周邊環境不得有汙染源,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生產中不使用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和汙泥,不使用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糞便等,不使用汙染環境的化學制劑,防止汙染產地環境。施藥後及時清洗所用器具,並將器具及所剩餘藥液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產地周邊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有可能對生產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時,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3.2 品種選擇

應選擇豐產、抗病、優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球葉疊抱、包心快、結球性好、結球緊實、抗乾燒心、耐貯性好的品種,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如‘新鄉小包23’‘豫新1號’‘豫新6號’‘秦白2號’‘東京5號’。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3.3 整地與播種

前茬作物騰茬後深翻整地,結合整地,施腐熟農家肥4000~5000kg、複合肥30~40kg,平畦或高壟種植,壟距60~70cm,壟高15cm。高壟栽培有利於減少病害發生,提高產量和品質。8月中下旬播種,穴播或條播,播深0.5~1.0cm,播後覆蓋細土耬平壓實。推廣應用育苗移栽技術。早熟品種667㎡定植2500~3000株,中晚熟品種1800~2200株。

3.4 肥水調控

在蓮座期、結球中期各追1次肥,667㎡施尿素15~20 kg,配5~10 kg硫酸鉀,中後期還可噴施1%的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水溶液。水分以保持土壤見幹見溼為宜。收穫前7~10d束葉,收穫前5~7d停止澆水,以利於提高品質。

  • 3.5 病蟲害防治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防治,輪換、交替施藥,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用藥。
  • 3.5.1 農業防治 選用抗(耐)病優良品種,高壟直播,適期播種。合理佈局,實行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倒茬,清潔田園,減少機械損傷。
  • 3.5.2 物理防治 運用殺蟲燈、色板等誘殺害蟲。
  • 3.5.3 生物防治 保護天敵,選用蘇雲金桿菌等微生物製劑防治病蟲害。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3.5.4 化學防治

大白菜病毒病: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防治,667㎡用藥量50~120mL。大白菜霜黴病:發病初期噴灑1%蛇床子素水乳劑防治,667㎡用藥量100~120mL。大白菜軟腐病:用2%氨基寡糖素水劑防治,667㎡用藥量187.5~250mL。大白菜黑腐病:用2%春雷黴素水劑防治,667㎡用藥量75~120mL。菜青蟲:應在早期防治,把幼蟲消滅在3齡以前,噴灑8000IU·mg⁻¹蘇雲金桿菌懸浮劑,667㎡用藥量100~150mL。菜蚜(桃蚜、甘藍蚜和蘿蔔蚜):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防治,667㎡用藥量50~120mL。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4 生產廢棄物處理

收穫後應及時清潔田園,商品處理後的外葉、根部等殘枝敗葉及時清理乾淨,集中堆漚或深埋處理。及時回收處理田間廢農膜,以及農藥空瓶、空袋、包裝等。

5 貯藏運輸

貯藏場所應清潔、通風,無蟲害和鼠害。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有異味的物品混存。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衛生、無異味、無汙染,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日曬、雨淋,通風散熱,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汙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6總結

建立生產檔案,記錄品種、施肥、病蟲草害防治、採收以及田間操作管理措施、產品銷售等,農藥使用分別記錄使用的農藥名稱、登記證號、劑型、使用時間、施用量、次數、安全間隔期等。肥料使用記錄內容包括肥料名稱、登記證號、類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數等。記錄需妥善保存,以利可追溯性檢查。

小河白菜品質特色,品質與產地環境的關係,以及與其質量控制技術

結語: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