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說小孩子自信心不足,怎麼辦?

差一點遇見你和他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超級奶爸。

老師說孩子自信心不足,怎麼辦?

我原來我們家孩子老師也反應過這個問題,我是先從老師那裡瞭解,具體是哪個方面自信心不足?因為老師的話,有可能帶了一些片面的評價,所以從哪些方面來證明孩子自信心不足,這個很重要!

老師說孩子在小孩子面前表演唱歌或者說話時有點害羞。於是我們就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只是說話害羞,這裡要注意說話害羞≠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是個標籤,一旦被貼上標籤,是很難撕掉的。

於是我們就開始制訂這個孩子在很多人面前說話害羞這一現象的計劃:

第一:我們把我們家的茶几,把腿拆掉,上面鋪個布,變成個小舞臺,每到星期天的時候,我們家三個人輪流上臺表演節目。

第二:和老師溝通,給予孩子鼓勵,多擔任小老師。幫老師發紙呀,做小朋友的領隊呀!

第三:玩遊戲。比如角色扮演,扮演一個不敢上臺表演的孩子,如何在受到鼓勵後,勇敢地上臺表演的一個故事。還有就是力量對抗。和爸爸一起玩對抗,當然這也是有方式方法的,比如,一定是讓孩子拼盡了全力的時候,才讓孩子贏,孩子就會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四:多鼓勵孩子,看到她一點一滴的進步,即使是再糟糕的時候也能看到孩子的正面。

做了如上的努力,孩子已經能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打招呼,說話了。這個過程是慢長的,需要家長的耐心,不是我們一味的拔苗助長就可以了的。

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奶爸,本期回答就到這裡,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幫助您,歡迎留言評論點贊轉發,一起交流育兒經驗。


於爸的育兒經


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我家寶寶今年6歲半了,上中班的時候,幼兒園老師跟我說小孩比較含蓄,膽子比較小,總之就是不自信的一系列表現。後來通過我一學期的努力,幼兒園老師說我家寶貝有了很大的進步。總結一下我的經驗: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多肯定寶寶,多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去玩,鼓勵她和陌生人說話、交朋友,幼兒園有活動的時候,儘量參與。希望能夠幫到您!


二胎媽媽古月


多參加社交活動,多鼓勵孩子,我女兒小時候也是,她三歲要學畫畫,在番茄苗畫畫後都有分享過程,我女兒最初不肯分享,後來坐著分享,再後來現在自己的位置分享,最後才站到講臺上分享,一直到最後主動分享!這個過程雖然很難,但是我們堅持住了,孩子也得到了鍛鍊,一點點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型寶媽團創始人


我大寶不到兩歲就送幼兒園,也是不夠自信。所以我們經過她同意給她報了小主持班。她很喜歡,課堂上經常跟老師互動,普通話很標準,漸漸的愛上說話,會說話,自然而然非常自信了。幼兒園的活動,她經常當主持人。

如果寶寶不敢開口,不夠自信,你也試看看報個寶寶喜歡的興趣班,多主動,多溝通,多互動,多鼓勵,肯定沒問題的。


末未0308



要培養寶寶的 自信心 首先要給寶寶 創造 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給予寶寶充分的關愛,讓寶寶一個良好的情緒即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其次家長要以身做責,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處理什麼事都要有自信,要積極的面對,時間久了,孩子也會深受感染的。

第三要給予寶寶充分的賞識和信任,引導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 吃飯 、穿衣等,讓寶寶能夠充分的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第四不要對寶寶期望過高,要給寶寶制定適合年齡特點的目標,如果超過他所能達到的限度,他就會喪失信心,當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失敗時,家長要幫助寶寶分析原因,給予理解、支持和鼓勵。

希望以上回答都能幫到你。


超級奶奶說育兒


你好,很高興能為這個問題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我兒子也曾經是一自信心不足的孩子!

1.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

有家長的教養方式,例如控制型的父母會經常指責,打罵,威脅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被愛。寵溺型的父母過多包辦,什麼都為孩子做好,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做!還有父母父母經常吵架等,這些都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

也有孩子自身的性格特點,比較內向慢熱敏感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也比較容易受負面影響,變得不夠自信!

我兒子就這種類型!還好我一直堅持正向引導,現在已經越來越自信了!

2.可以嘗試這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①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例如父母互相理解,互相關愛,也多給孩子表達愛,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都愛他。

②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鼓勵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用打罵和指責來打壓孩子的自信心!

③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還可以幫忙做家務,即使一開始做得不好,也要看到孩子的每一小點進步!

④相信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擅長的事情,例如我兒子敏感內向,但是感情細膩,專注力好,記憶力好,喜歡看書聽故事,表達能力也很好等,我就鼓勵他講故事,唱歌。

⑤多帶孩子出去運動,參加一些親子活動,接觸多樣化的環境,但是不要強迫孩子跟人家打招呼,或者參加活動,可以慢慢引導,鼓勵。

我兒子以前都不願意跟人家打招呼,我也不會強迫或者當面指責他不講禮貌,而是過後告訴他,你今天遇到了阿姨,阿姨很喜歡你,如果你能跟她打聲招呼,她會特別開心,更加喜歡你的。如果他有一次跟別人打招呼了,但很小聲,過後我也會鼓勵他說,今天你跟阿姨打招呼了,進步很大哦,如果再大聲一點,阿姨會更加開心,他現在都能大聲跟別人打招呼了!



用戶483399662307895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名鄉鎮街道的幼兒園老師,關於問題中說的孩子缺乏自信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

1、孩子入園期間在合適的時間裡應保持和孩子老師良好的溝通,以達到家園共育效果。畢竟孩子入園期間一天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孩子有哪些缺乏自信的具體表現老師應該很清楚,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尋找到最好的辦法共同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2、家長要學會如何善於傾聽,家長應該多花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要是孩子覺得是有人會在乎他的想法,就會不知不覺中建立起自信心。但是,傾聽也應該注意態度和方式,儘量以一種和藹可親的態度認真聽寶寶分享的看法,並在這個過程中要給予他適當時給予認可和鼓勵。

3、適時鼓勵很重要,有利於孩子樹立自信心。因為那些缺乏自信的寶寶往往可能是因為具有很強的自尊心,這些寶寶會對父母的評價很敏感。他們會敏銳的在意著父母對他們的態度,於是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而有時候會變得不自信。

所以父母應該學會分析孩子的心理,儘可能地給予鼓勵,幫助他樹立自信的心態。最後,要幫助寶寶在成就感中尋找自信。成功會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認同感,這種感覺是最能培養寶寶的自信心。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喵小羅老師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多和孩子溝通,當孩子遇到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或者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父母要學著和孩子交流,詢問孩子內心的想法和看法。對孩子的想法加以分析,給予肯定,不要總是持否定和反對態度,讓孩子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時間久了,孩子便會與父母無話不談,有利於孩子的自信心的養成。

要多鼓勵孩子每天都進步一點,不論事情大小,只要孩子比上一刻有更好的表現,家長都應該給予表揚。比如有個上幼兒園的小孩子,每天都是在學校裡調皮搗蛋,上課不好好聽講,老師也對他很是無奈,和家長約談數次卻皆無改變。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來了一位新老師,這位老師每天都會誇讚這位小朋友,比如今天上課沒有做小動作,下課沒有在教室大喊大叫,有按時完成作業。等到上小學時,這位小同學已經是非常愛學習懂禮貌的小孩子了。

所以,有的時候,一句簡單的誇讚,真的會讓孩子感覺到重視,當孩子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的肯定孩子的成績,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想表現自己,敢於挑戰新的事物,自信心也會大幅度提升。

讓孩子變得能幹。家長要相信孩子,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認為孩子太小,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又或者嫌他們沒有經驗,動手笨拙就不讓孩子做事。可以讓孩子自己學著洗衣服,如果衣服太大可以讓孩子先從洗襪子開始,幫著家長擦擦桌子,摘菜,擺碗筷。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不要在孩子摩拳擦掌時說:“算了,你洗不乾淨。”“別動,你再把碗摔了。”這樣只會阻礙孩子樹立自信。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幫助孩子重新樹立自信。讓孩子學會獨立,塑造孩子的獨立意識。

自信,是孩子前進的原動力,也是成長的基石。

自信心的重要性:

很多家長都知道,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但你要是問他,為什麼要讓孩子樹立自信?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會支支吾吾的表達不太清楚。自信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的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也稱之為信心。

自信心會影響一個人的學習、競賽、就業、成就、情感、生活等很多很多的方面,有自信心的人能夠正確的實事求是的估計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事業充滿信心,無懼挫折,克服困難。

如何避免破壞孩子的自信:

不要經常扶著孩子大呼小叫。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溝通方式往往都是瀕臨在脾氣爆發的邊緣,有時會無心的說出很多帶有語言暴力的話,比如說:“讓你快點磨嘰什麼呢?”“都說了多少遍了?啊?怎麼就記不住?”“你怎麼回事?我不是說了這件事要....”這些在大人眼裡看起來不算什麼的語言,會讓孩子變得畏首畏尾,越來越不敢嘗試,越來越小心翼翼。

不要當著別人的面羞辱或教育孩子。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很多家長都想要讓自己孩子表現一下,但往往,孩子是知道害羞的,有時不願意或者做不好的情況下,家長會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點事都做不好?”這句話不只是在眾人面前,即使是四下無人的時候,也會給孩子造成打擊。

家長過於權威,不聽從孩子意見。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沒有是非判斷的能力,所以大人替他們決定就可以了。但是你要知道,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思想。或許他們還不知是非,但也懂得喜歡與不喜歡。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往往只會考慮可以或者不可以,卻不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長久以往會導致孩子不敢再自己做決定,丟失了自己的主見。


孕期育兒小貼士


學齡前孩子自信心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園老師反映孩子自信心不足,那麼這種行為發生在幼兒園,自然跟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離不開。

幼兒園的學習,主要從培養興趣入手,以素質教育為目的,開設的課程涉及到語言,數字,畫畫,兒歌,運動類。

幼兒園的生活包含跟同齡小朋友相處的能力,跟老師溝通能力,自己生活打理能力。

幼兒園老師說孩子自信心不足,先跟幼兒園老師溝通孩子的自信心不足主要是體現在哪些方面,再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學習上的自信心不足,可以採用給孩子制定小目標的方式,將任務細分,孩子每完成一個,老師和家長及時給予肯定,未完成的幫孩子一起學習,看到孩子的進步。

生活上的自信心不足,有些來自孩子本身的自理能力,有些來自同伴之間的相處能力,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處事能力。

幼兒園孩子自信心不足,很多都是暫時性,有些孩子屬於慢熱型,適應環境較慢,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耐心指導,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朵姐兒


自信是指人對自己的個性心理與社會角色進行的一種積極評價的結果。幼教發現幼兒自信心強烈的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與同伴更容易建立起融洽的關係,在自己穿衣、吃飯等方面更能自理;有自信心的幼兒,在課堂上表現的更加活躍,敢於展示自己的才藝;有自信心的幼兒在課間活動中,多扮演領頭的角色,自如的安排其他小朋友的分工;有自信心的幼兒能夠積極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而缺乏自信心的幼兒則恰恰相反,表現為:清晨上學時哭鬧不止,不讓父母離去;在穿衣、吃飯等小事上學習能力差,動作遲緩,拖拖拉拉;很少參與集體活動,畏畏縮縮,情緒多變,參與活動時也只能跟在其他小朋友後面,沒有主見;在課堂上表現的很安靜,不能融入到集體歡樂的氛圍中去。

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很多:家庭經濟條件差,父母性格趨向於懦弱或強悍兩個極端,自身性格缺陷,幼兒教育的弊端,幼兒老師的失職或者是因某些事情留下的陰影等等。作為幼兒老師,也有責任幫助每個自信心匱乏的兒童走出自卑的陰影,重拾自信,與其他小朋友共同享受童年的美麗時光,信步走向未來的康莊大道!

如何幫助缺乏自信的幼兒找回信心也是因人而異的。我總結了幾種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培養兒童的自信心,首先要對兒童給予肯定和鼓勵。

幼兒老師要積極地與幼兒家長取得聯繫,徵求幼兒家長的熱情配合。可以與幼兒家長共同商討,根據幼兒的性格特徵及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制定一套方案,家長和老師共同執行,經常討論方案的進行程度、取得效果等。

在家中,父母要對幼兒在穿衣、吃飯等小事上取得進步時給予積極地肯定與表揚,可配合一些鼓勵措施,如達到某一目標時給予適當物質的獎勵。

在幼兒園裡,老師要對自信心不足的兒童給予特別關注。學唱歌曲時,鼓勵幼兒在大家面前演唱,幼兒唱完後要給予熱烈的掌聲表揚和鼓勵。慢慢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第二,改變幼兒對待挫折和錯誤的態度。

當幼兒犯錯時,家長和老師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小錯不斷,大錯不犯”,是一些家長和老師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有教育人士吃驚地發現,小錯誤不犯的孩子,常常犯大錯誤。究其原因,是沒有犯錯的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說,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力,也是孩子成長的資源。其實,在父母眼裡的一些錯誤,對孩子來說是成長中必經的體驗。孩子不斷“犯錯誤”的過程,正是其不斷改正“錯誤”、自我完善的過程。假如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他們會變得疏於嘗試、懶於動手、習慣依賴,性格也會變得自卑敏感、優柔寡斷。

任何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建議多看看幼兒心理學書籍,瞭解幼兒的心理活動,希望你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