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辦喪事要取消吹喇叭你贊成嗎?

農大知事


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在人的一生婚喪嫁娶諸多大事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禮制,比如說喪葬禮就是其中之一。

漢民族傳統的喪葬禮儀繁瑣,主要有:臨終、裝裹、安床、訃告、入殮、搭靈棚、擇日、報孝、打墓子、弔孝、破孝、弔唁、安鼓、點紙、叫夜、起靈、出殯、、下葬、卸孝、謝孝、復三、過七、百天、週年、守喪等二十八個環節的諸多儀式。題主所說的吹喇叭,主要是在弔唁、起靈、出殯等環節的樂禮。文革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這些年,有些地區農村恢復了一些傳統的喪葬禮儀,比如僱吹鼓手、掛銘旌輓聯、點禮炮、弔唁、祭拜等,但也出現了相互攀比、奢侈浪費的問題。近幾年來,各級政府提倡喪事簡辦,不僱吹鼓手、不放禮炮、不請客、不收禮,這樣一來減少了浪費、減輕了個人負擔。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十幾年來我也參加了許多同事、朋友家人的葬禮,實事求是地說,喪事簡辦有其必要性和積極意義,但取消吹鼓手我還是覺得有些遺憾。有很多人可能都參加過農村舉辦的葬禮,吹鼓手其實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烘托氛圍地作用,比如說中間的祭奠環節,就是平時所說的三拜九叩,它體現了祭奠人對死者的尊重、哀痛、禱祝等諸多情感,祭奠人隨著哀樂的節奏進行叩拜,把這種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和感染力;再看看現在簡化了的程序,喪主大門口擺放一臺功放機,來了弔唁的客人放一段音樂,客人在死者遺像前草草鞠三個躬,看不出弔唁者對死者的任何悲痛和哀傷。所以我覺得,對任何禮儀制度不斷變革、不斷改進沒有錯,但在變革、改進過程中,不能把它的本質和核心要義改沒了,這不叫文化地傳承,而是文化地湮滅。因此,我的建議是在對傳統文化、禮儀進行變革時,要多聽聽專家的意見,多權衡其存在的利弊得失,只有這樣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才能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