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療淄博醫院上演“生死時速”開闢“綠色搶救通道”

一位懷胎9個多月的產婦,突發重度子癇前期、胎兒窘迫,產婦命懸一線。

北大醫療淄博醫院上演“生死時速”開闢“綠色搶救通道”

為了挽救產婦的生命,北大醫療淄博醫院接診後,立刻開通綠色搶救通道,產科、手術室、檢驗科、彩超室等多科室快速反應,默契協作,以高度的責任感、高超的醫術和驚人的速度,演繹了一場搶救生命的“生死時速”。北大醫療淄博醫院有序復工為這場緊急救治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3月7日18時左右,產科接收一名31歲的特殊孕婦李女士,她因頭痛、頭暈而來到北大醫療淄博醫院產科就診。當班大夫陳琳回憶:當時李女士的血壓很高,頭疼明顯。18時20分,為明確診斷,緊急做彩超確診。彩超室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為其緊急檢查。檢查結果:患者妊娠近38周,彩超只符合33周,羊水太少,臍動脈阻力增高,子宮動脈阻力增高,初步診斷為重度子癇前期,妊娠糖尿病、胎兒窘迫、羊水過少、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情況危急,孕婦隨時可能發生子癇發作,將危及母兒生命安全。


刻不容緩,醫院為孕婦開通了綠色搶救通道,準備緊急剖宮產。雖然是下班時間,產科大夫沒有一人離開,分頭行動,有人與家屬談話,有的抓緊下醫囑,有的聯繫化驗室、兒科及麻醉科醫生,做充分的術前準備。相關科室接到電話後積極行動起來,檢驗科以最快的速度彙報化驗結果;產科、兒科、麻醉科醫生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評估;其他醫護人員飛奔至手術室,各就各位,嚴陣以待。


術中,麻醉醫師時刻關注並調整孕婦的血壓變化,維持呼吸循環穩定。19時29分,新生兒終於發出第一聲清脆的哭聲,體重卻只有1890克。經兒科醫生會診是典型的足月小樣兒,低體重兒,醫護人員立即將其轉新生兒監護室治療。


北大醫療淄博醫院上演“生死時速”開闢“綠色搶救通道”

嬰兒小手僅有成人拇指大

李女士術中血壓穩定,術後安返病房。產科團隊及新生兒團隊制定了最佳治療方案,成功預防了產後出血、產後子癇、產後低血糖、新生兒產後窒息、低血糖等嚴重併發症。


3月9日9點,李女士已經脫離子癇發作的危險,還稍微有些頭痛。新生兒監護室內,寶寶各項生命體徵指標正常,餵哺奶水已經加到10ml……


北大醫療淄博醫院上演“生死時速”開闢“綠色搶救通道”

據產科主任介紹,重度子癇前期是產科急症,是一種全身臟器受累的疾病,嚴重威脅母兒健康,有些病人病情進展迅速,短時間內就出現胎盤早剝、胎死宮內、孕婦腦出血、心衰、腎衰、抽搐等嚴重併發症,甚至造成孕產婦死亡。


北大醫療淄博醫院副院長張世傑說,對於這位孕婦的搶救,再晚一點後果都不堪設想,生死攸關之際,不僅成功搶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在關鍵時刻也檢驗了隊伍的應急能力,全院上下眾志成城,團結協作,科室之間的無縫隙對接協作,才是讓患者起死回生的關鍵。


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下,北大醫療淄博醫院各科室全面復工,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醫療服務恢復、醫療秩序維護,保障患者基本的醫療需求,確保就診患者及其陪護家屬的健康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