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近日網上流傳一個帖子:中國古老曆法一次次證明,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蜇。看後甚感欣喜,驚蟄就要到了,但願它能驅除疫情陰霾,還給人間大好春光。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45°,通常於公曆3月5-6日交節。2020年驚蟄的日期是3月5日10:56:44,星期四,農曆二月十二。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01 驚蟄氣候

“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驚蟄時節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時節,冷暖空氣對峙交鋒,形成積雨雲,雲中的電場產生放電現象,於是形成雷電。春雷始鳴,打破了一冬的寧靜,驚醒了蟄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蟲,故稱驚蟄。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標誌著仲春的來臨,天氣轉暖,雨水增多,是萬物生長的大好時節。農諺道:“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此後春耕由南向北漸次展開,進入春耕大忙時節。

民間流傳著驚蟄節氣的諺語,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冷驚蟄,暖春分”、“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等,反映出驚蟄節氣氣象對未來天氣的影響。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02 驚蟄物候

"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對季節有著敏銳的感知,並本能地按照季節活動。驚蟄節令也有標誌性的物候特徵。

驚蟄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一候“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滿園桃花朵朵嬌豔,馥郁清香。五日後春風和煦,倉庚也就是黃鸝,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開始鳴叫。再五日,鷹化為鳩,鳩即今之布穀。所謂“鷹化為鳩”,指仲春之時,鷹的口啄尚柔,不能捕鳥,故名曰鳲鳩。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一番風來,一種花開,風有信,花不誤,此謂花信風。驚蟄三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自古桃花充滿了浪漫色彩,文人筆下的桃花源、桃花島、十里桃林,都讓人心嚮往之。更有唐朝詩人崔護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成就了桃花運的千古美談。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棣棠是灌木,叢植於牆際、水畔、坡地、林緣及草坪邊緣,作為觀賞。春天到來,棣棠枝花繁茂,花色金黃,范成大為其賦詩:“乍晴芳草竟懷新,誰種幽花隔路塵。綠地縷金羅結帶,為誰開放可憐春。”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薔薇花小,但開的熱烈奔放,花團錦簇,隨處可見,“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是春天裡最炫目的風景。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03 驚蟄習俗

民間流傳著“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稱“百果之宗”,是唯一在二十四節氣中居有一席之地的水果,但關於這個習俗的來源眾說不一。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一說:驚蟄前後氣候乾燥,人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梨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作用,可令五臟和平,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抵禦病菌的侵襲。

二說:“梨”諧音“離”,取此意,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保全年的好收成,人亦如此,驚蟄吃梨,遠離病災,“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

三說:“梨”和“犁”同音,春天萬物復甦,也意味著要開始播種啦,古人播種用的就是犁,提醒大家春天到了要開始去播種啦!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還有一個故事:雍正年間,晉商渠家十四世子孫渠百川走西口前,其父讓他吃梨,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

後來渠百川走西口成功緻富發家,於是走西口的人紛紛效仿,在驚蟄這天吃梨,表達離家創業之意,亦有“努力榮祖”之念。所以驚蟄吃梨,不僅因為梨具有應季的實用功效,也代表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驚蟄來臨,無論驚蟄吃梨源於何時,起於何因,煮一壺冰糖雪梨,居家共飲,祝福未來。祈願神州四海祛除陰霾,家家戶戶幸福安康。

“驚蟄”將至,2020年的這個驚蟄讓人期待

作者:美麗心情。追隨時令的腳步,分享節氣的智慧。敬請關注下篇《春分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