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文學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

戰國君


紅樓夢的哲學價值遠勝她的文學價值,是自性本真的流露和顯現。作者曹雪芹出身高級貴族,幼承家學學識品德高貴,家道敗落使其受盡生活之磨難,方觸動他之本性初衷,成紅樓夢鉅著。物質世界裡,人類並萬類之自性被物慾即無明迷障而隨波逐流,少有人能覺醒本命初衷。自語言文字史以來也沒幾個人,即便有所明悟,也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陽光明貞


我第一次看《紅樓夢》那是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還是繁體字,看得似懂非懂。後文化大革命開始成了禁書。再後來公開發行了,我還是排了一個小時的隊才買上的。

說到《紅樓夢》的文學價值,我認為無外乎這麼幾點:首先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也是在作者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生活素材基礎上創作的,實錄實情,把飽含辛酸淚水的真實感受用“滿紙荒唐言”的形式表現出來,以假存真。其次《紅樓夢》生動而真實的展示了廣闊的生活場景,禮儀、習俗、愛情、友誼、倫常關係和喜怒哀樂,以及飲食、穿著、生活起居等瑣事細節。三是《紅樓夢》將傳統的寫人手法打破了,如實描寫從無諱飾,因而使每個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活了。四是結構,《紅樓夢》構思完整,嚴謹精細。從情節安排、人物言行到故事發展,都置於整體結構中,沒有多餘的筆墨。


讀走西藏


巜紅樓夢》是一個奇蹟,正如其它世界名著一樣,歷久彌新,百讀不厭,令人驚歎,它在思想上的價格暫且不談,僅文學上取得的成就,叫人歎服:

第一,從題材上講,上界各國的文學都經歷了從寫神話鬼怪——寫英雄人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三大階段。巜紅樓夢》要比歐洲寫平民生活的作品《巴黎的秘密》早一百多年,與英國寫鄉間女僕的巜帕美拉》幾乎同時,可以說在題材方面,與世界近代小說的開創期是同步的。題材的變化,使內容的真實性大大增加。

第二,結構上的變化。古典小說的結構不外乎單線和複線。單線一般來講,情節曲折緊湊,故事單純流暢。但失之單薄,缺乏層次感、立體感,很難展示生活本身的廣泛性、多樣性,比如巜西遊記》、巜水滸佐》等。複線較單線而言,情節複雜多變,也較有層次感,但一個一個故事仍然是塊狀的,之間聯繫不緊密,少一塊兩塊也不影響整體故事發展。而《紅樓夢》是作者生活的綵線織成的一幅藝術巨錦:濃淡、明暗、層次渾然天成。

第三,塑造一批典型人物。人物的類型化還是典型化,是以《紅樓夢》為界線的。巜紅樓夢》成功地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史湘雲等藝術形象。只所以如此,就是作者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去寫作,而不是以前那種“惡則無往不嚴,美則無一不美”的類型化模式去描寫。

作者借鑑了巜金瓶梅》的一些寫法的,同時也借簽了古典小說、戲曲、詩詞等藝術形式,創造性地給我們留下了這部鉅著。當然,巜紅樓夢》的文學藝術價值絕非這些,它的情節波瀾、細節提煉、感情表現、環境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等都是出類拔萃的,值得我們研究、繼承和發揚光大。






都市閒翁


《紅樓夢》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寫的一部文學名著。曹雪芹名霑,滿族正白旗包衣管領下人。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前輩連續做了三代江南織造。1727年,父親獲罪落職,家產被抄。從此他住在北京,過著貧困的生活。少年時代的豪華生活,使他熟悉了貴族大家庭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種種人情和世態。晚年貧困潦倒,使他能夠更清醒地、更深刻地觀察生活,看清剝削階級的腐朽和罪惡。他以滿族貴族官僚封建家庭生活的素材做基礎,廣泛深刻的反映了當時中國封建制度走向沒落的社會現實。通過對大地主大官僚賈家興衰的描述,進一步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反動腐朽本質,抨擊了罪惡的封建社會制度,反映了適應當時社會進步的民主思想。但是《紅樓夢》中也雜有一定的封建糟粕,應當有所批判。

一,《紅樓夢》的藝術成就首表現在塑造了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眾多人物形象,不少人物有著典型意義。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晴雯、王熙風,,,,,這些人場既有深刻的賈府統治階層地位的本性,又有鮮明的個性特徵,能激起讀者強烈的愛憎感情。《紅樓夢》不同於《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寫的都是男人,男子漢英雄人物,《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曹操、典韋、張郃、等,《水滸傳》衝李逵、武松、魯智深、林沖等,這些人物的鬥爭故事本身就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這是一。這些典型是在民間長期傳說中豐富起來的,這是二。曹雪芹創的創作典型與《三國》和《水滸》相反,他創造了許多婦女的典型形象,反映了貴族家庭中時生活,都寫的激動人心。他能探索到這些婦女的靈魂深處,揭示被封建禮教壓迫者反抗精神和高貴品質,也是暴露封建家統治者的醜惡。他成功描繪了各個少女不同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在藝術上,比起《三國》和《水滸》又有新的發展。

《紅樓夢》是以日常生活和愛情題材來塑造人物形象的,並且善於通過反覆細緻的描寫來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在這些日常生活、具體細節真實性、生動的描寫中,各個人物都以自己的言行,充分地顯示出自己的性格特徵,同時又表現出不同性格是由不同時階層出身,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文化教養、經歷所造成的。(賈寶玉和林黛玉同是貴族叛逆者,但由於種種原因,寶玉身上卻沒有黛玉的多愁善感、孤傲寡歡的特點)。因此,這些人物的命運、經歷和相互關係的描繪,就反映了種種社會矛盾,揭示一定的歷史本質,有著深厚的思想意義。除描寫日常生活細節外,作者更把人物安放在尖銳的社會衝突裡,以顯示其性格的本質特徵和精神面貌。例如寶玉捱打這個事件,不但集中地表現了封建正統的擁護者和叛逆者之間的矛盾,而且鮮明地寫出了賈母、賈環等人的性格。搜查大觀園,是封建勢力向叛逆者和反抗者的一次鎮壓,矛盾達到高潮。通過這次新舊勢力的矛盾和鬥爭,刻劃了許多人物。風姐的兩面三刀,王善保老婆的狐假虎威的奴才相,惜春的膽小怕事,迎春的懦弱無能,探春的敢說敢當,都一齊活躍在紙上。尤其是晴雯,她桀驁不馴,“豁郎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將所有之物都倒出來。”並把王善保老婆痛罵了一頓,充分表明了這是一堅強不屈的女性。

《紅樓夢》在塑造典型形象時,細緻入徽、簡潔扼要的心裡刻劃,揭示了人物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如三十二回,黛玉聽到寶玉在湘雲、襲人面前說她不說那些混帳說”以後,作品用了一大段筆墨,寫出了“黛玉聽了這話,覺得又喜又驚,又悲又嘆”,使我們瞭解到這個少女對真摯愛情的追求,對惡劣環境的警惕,以及對自已孤苦無依的命運的感嘆。《紅樓夢》還注意到景物的描寫,達到了“情景交融”的絕妙境界。瀟湘館的一草一木,似呼都賦有黛玉性格的特徵,它們與黛玉的性格融合成為一體,對黛玉純潔孤傲、多愁善感性格的刻劃,起到了有力的陪襯作用。

《紅樓夢》在語言創作上也有它的特色,不同於《三國》《水滸》。《三國》的語言半文半白,不夠純粹;《水滸》的語言是生動精粹的,主要表現出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其特色,有著河北,山東人的方言和語音。《紅樓夢》塑造了很多婦女典型,寫出了她們的不同性格,尤其在人物對話時,顯示出豐富多采的語言風格,有柔婉的南方情調,有潑辣的北京直白,有豪爽的東北大姑娘腔調的表現,和《水滸》不同,在語言上有新的創造。

人物語言是表現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紅樓夢》里人物的語言,都達到高度的個性化。許多性格相似的人物,因其身份教養與處境不同,語言也呈現出極大的差異。黛玉對襲人說:“好嫂子,你告訴我,必是你們(指襲人和寶玉)兩口兒拌了嘴,告訴妹妹,替你們和息和息(南方伊呀調)。“晴雯諷刺襲人:“我倒不如‘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崇乾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東北大姑娘的直爽)。”前者含蓄又尖銳,顯示出說話人的伶牙俐齒;後者值截顯豁,象燃點了爆竹,一下子爆炸開來。

《紅樓夢》繼承並發展了中國白話小說的優秀傳統,在語言運用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卡。古典詞語的熔鑄和口語、俗語的加工,都達到較高的水平。它的語言新鮮活潑,準確精煉,豐富多采,富有想象力。不管是敘事、狀物、寫景都做到了高度筒潔傳神。如,一天賈寶玉在賈母處正“喜之不勝”,忽聽賈政叫他:

,,,,,,寶玉呆了半響,登時掃了興,臉上轉了色。便拉著賈母,扭得扭股糖似的,死也不敢去,,,,,,寶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這邊來,,,,,,寶玉只得挨門進去,,,,,,寶玉連連答應了幾個"是",,,,,,賈政說畢,斷喝了一聲;“作孽的畜生,還不出去!”,,,,,,寶玉答應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釧兒笑著,伸伸舌頭,一溜煙去了。

這裡,把寶玉因賈政呼喊而引起的感情變化,多麼鮮明、生動地表現來。“呆”、“扭”、“挪”、“蹭”、“挨”、“退”、“笑”、“一溜煙”幾個詞語,維妙維肖地描繪了寶玉當時的神態變化。

《紅樓夢》高度的語言成就,對我國文學語言和現代白話文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紅樓夢》在結構上也有它的獨創性。《水滸傳》的結構如百川歸海,敘述一個個人物怎樣被逼上梁山。《三國演義》結構象紀事本末,從一件事發展到另一件事。《紅樓夢》的結構象一棵大樹,根乾枝葉花實合成一個整體,而枝幹清楚,脈絡分明。它在第五回《警幻仙曲演紅樓夢》裡,把全書中人物作了概括而暗示性的描寫,就籠罩全書。首尾相應,各面貫通,筋絡縱橫交錯,眾多的人物、眾多的事件構成為一個整體。作者善於認識和把握生活現象間的內在聯繫,通過藝術形象完美的表現出來。寶、黛愛情悲劇是小說的中心線索,這中心線索又和賈府的興衰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形成小說的主幹,每一情節的發展都深入而細緻熨貼,引人入勝,不是一瀉到底,而是波瀾橫生。

《紅樓夢》篇幅巨大,為了便於讀者掌握全書的人物、事件,書中在第二回借冷子興演說賈府,對全書作了概括的介紹,然後才逐步展開主要情節的描寫。而安排故事情節時,又能抓住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如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安排,對全書的結構有扱大意義。初進、二進的描寫,介紹了賈府的繁華奢侈和許多主要人物,到劉姥姥三進大觀圓時,賈府已衰敗了。前後的對比,給讀者以鮮明強烈的的印象,也揭示了賈府興衰的原因與發展過程。《紅樓夢》中許多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通過情節的安排,巧妙地和刻劃人物結合起來,把生活寫得生動逼真,使作品充滿了生活的興味。

才疏學淺,請批評指正。


用戶王者孝


文學作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思想和精神的價值意義上:

  • 是作者擺脫自戀和自我主義的傾向,使讀者體驗到詩性的意味和純正的美感、以健康積極的趣味創造一個真善美的世界;以充滿同情和悲憫的情懷,敘述具有人類性和社會性的經驗內容;以文化自覺客觀地發現社會殘缺和病象;不淪為市場的奴隸,而用娛樂和虛假的方式來粉飾現實以及迴避歷史;擺脫市儈對自己心靈的毀壞,而以昇華力來描寫和敘述;擺脫金錢和權力等異化性力量的消極影響;捍衛作者自己的理想以及內心的尊嚴與自由。

無疑,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讓這一切都做到了完美的契合。

一,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人生何不是如此?世事何不是如此?《紅樓夢》又何不是如此?

看似空空入書,卻又細微入世;看似富貴繁華,卻又悲苦淚流;看似兒女情長,卻又薄涼情枯;看似無所為意,卻又批駁有狀……太虛有幻境,於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化作一場人間真情事,醉就這一場紅樓夢。緣起時起,緣盡還無,老子·道德經說“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寶玉入“太虛幻境”,“但見珠簾繡幕,畫棟雕簷,說不盡的那光搖朱戶金鋪地,雪照瓊窗玉作宮。更見仙花馥郁,異草芬芳,真好個所在”。見了眾仙女,聞了“群芳髓”香,喝了“千紅一窟(哭)”茶,飲了“萬豔同杯(悲)”酒,聽了《紅樓夢》仙曲十二支,睡了“素所未見”之“鋪陳”……其中盡述“閨閣昭傳”。

曹公以白話文章回體的形式,把封建禮教下賈府為主的四大貴族的興衰過程,以每一幀生活細節、人物轉換、環境佈景,在悲歡離合,榮華富貴以及世態世道中,栩栩刻畫而來。文中語言精煉流暢、人物形象生動,帶著詩意和美學的高度,處處帶著隱筆,意義深藏。

看似是以愛情為主線,實則是批判和嘲諷封建禮教制度。一切悲劇,都呈現作者心中新生的民主思想。任何跨時代的突破和挑戰,都要讓意識領先進化,這就是文學在相應時代下的社會價值,“共情”,才能引起共鳴

二,“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真事”隱,“假語”存,欲語還休,全書的思想,暴露了作者寫作的意圖,是自己對人生的大徹大悟,也是鼓勵於封建禮教下女子思想的獨立。

十二金釵,就算掙不脫時代束縛,卻也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和很多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清朝女子,裹著小腳迂腐刻板的形象不同,她們每日遊走於大觀園中,嬉笑怒罵,風情萬種。這就是一群被釋放天性的大腳姑娘,每一個女子都妙曼溫柔,才思敏捷,聰慧超脫,全然躍於紙上。而這本書大概成於清朝乾隆年間,雖曹公費勁筆力掩藏起時代背景痕跡,隱隱約約,似是而非,一切全憑讀者在其中去揣摩,但所描述的很多事物風俗都與清朝相符。

書中作者創作出屬於不同人物性格特徵的“詩詞歌賦”,讓人歎為觀止。擬題、捉韻、創作、鑑賞、點評等,作者有成熟的一套創作理論,在書中運用自如,黛玉是黛玉,寶釵是寶釵,湘雲的風格,也別具一格,每一女子的才思,都豐滿而形象,在詩詞間就已使人對作者和虛構的人物,真假難辨。

還有文評,詩評,對佛教、陰陽的評價、還有各種文學樣式(戲劇、古文、方言小說等等)和文學體裁(詞、騷、賦等等),無所不精,無所不達。

《紅樓夢》就是一部百科全書,中華文化的綜合體現,其涉及歷史、醫學、服飾、飲食、風俗、禮儀等諸多方面。在緊湊的情節中,令人目不暇接。

而我認為,這本書最為值得尊崇的價值,就是對女性的尊重,雖全局徹底是一個悲劇,反應了封建制度下女性權利被壓抑的真實狀況,曹公為之痛心吶喊,在封建禮教下,多麼的難能可貴,多麼的高尚而偉大。


無量天真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鉅著。在文學價值上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詩詞歌賦妙不可測,讀紅樓夢,首先是要讀懂這些內容,才能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之味。

其二、是他的隱語,假語稱、真事隱。叫人摸不透、看不明,需要認真研究,因此很多專家、學者、紅學派研究來研究去還是各抒己見,這就是這部鉅著的文學價值所在。話說的太白,就沒啥意思了。

其三、是對各種人物的描寫、刻化真是出神入畫、栩栩如生。從穿戴、舉止、言談、生活習慣、性格、做派、作詩繪畫的內容等,從始到終每一個文學個體都非常鮮活,無一穿邦的。

其四、用文學形式來表述封建家庭的興衰,更據說服力。

其五、用賈黛的愛情故事來揭露封建禮教的腐朽,更具批判性。

其六、《紅樓夢》給了讀者和研究者很大的思考、猜測空間。使這部鉅著產生的懸念讓人們永不停息的去討論去捉摸,讓每個人心中的《紅樓夢》生生不息。


悠閒典雅


就文學性來說,得看這部鉅著嚴謹到使得太多零散的枝蔓不可或缺地服務於整部小說的整體結構框架!對於《紅樓夢》這種龐然大物來說,這一點太難得了!

評說一部作品,還是拿其他作品對照看問題,得出的結論才清晰,並不是對照看問題就一定是踩一個贊一個,並不是那樣,我個人就一直沿用這種對比方式!

就結構來說,《紅樓夢》的嚴謹性與完整性是幾乎所有偉大文學鉅著通用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還有那些西方名著,比如《戰爭與和平》《悲慘世界》等等這些鉅著的結構都非常嚴謹,服務於整部作品的種種散漫的枝蔓都不可或缺,使得整部作品看上去既錯綜複雜,錯落有致,又工整嚴謹,成為一個整體,這就是作家的寫作功底及其藝術匠心所致!

其實四大名著我只看過《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水滸傳》也是粗略地看過一遍,完全是走馬觀花!但能感到作品各自的特徵,《水滸》小說結構模式是按照人物小傳來組織小說進程的,這部分小傳佔比達到了整部作品的一大半體量,這種結構組織其實影響了中國現代文學!我們再看看其他作品,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戰爭與和平》等等鉅著,都不是《水滸傳》結構模式!讀者看《水滸》的時候看那些個人小傳就像看個人檔案那樣,不得不說,這種結構組織對這部鉅著加分不少!

至於《西遊記》沒讀過原著,看電視劇,應該和《水滸傳》接近,它也有人物小傳組織,不過仍然有事件延伸,就像一個長串那樣!

《三國演義》和俄羅斯鉅著《戰爭與和平》是按事件推進進行文學組織的結構特徵,它展開的是整個面,並不止是場面宏大,而是從背景,時代特性,人物等等同時全面展開來,讓讀者觀看全貌!

而《紅樓夢》就總結數千年來一個階層及其附帶著其他階級性質的歷史特徵來說,它所展現具體到一個家族興衰史的作品結構得符合數千年屬於他們那個階級興衰的歷史必然,所以,《紅樓夢》這部鉅著的結構更加立體,它考慮了跨越數千年時間軸上的縱向結構!

將符合歷史結論的必然的立體結構具體到賈府,我們看到這部鉅著仍然像《戰爭與和平》,《三國演義》那樣展開它整個社會生態完整的全貌!

——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紅樓夢》鋪排出賈府那個世界其實是在總結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完整的社會生態結構,而其他四大家族中的三大家族只是對這種類似於官官相衛式的生態結構提供證據!

看一部作品,就文學價值來說,它內在價值就得看作品結構特徵!

就這一點來說,《紅樓夢》至少在我列舉的這些長篇鉅著中是獨一無二的,能像《紅樓夢》這樣總結出長達數千年社會生態特徵的文學作品真不多!也許魯迅也可以,他總結過人性深處, 比如阿q精神!

再說說《紅樓夢》這部鉅著不同於其他作品的獨特之處!那就是《紅樓夢》傳達的那份詩情畫意的美感,我不是說所謂詩詞歌賦造詣如何,而是小說描寫的那些真情處,一次寶黛身處一室,黛玉撫琴,一曲撫罷,寶玉便想起父親問他功課,忽然室外的高空中傳來鳥叫,寶玉便問黛玉禍福,黛玉便說:人之福禍事,不在鳥音中!

敏感才情於黛玉,也竟然如此練達豁然!

一次雨夜寶玉來看黛玉,黛玉看看天色已晚,便想早點讓寶玉回去,黛玉親手披蓑衣斗篷給寶玉,還給了寶玉一個燈籠,寶玉看了一眼自己身著的蓑衣說自己這身打扮就像個漁翁,黛玉馬上接口說:如果你是漁翁,我就是雨婆,黛玉說罷馬上意識到說多了話,就低頭不好意思地輕輕地偷笑起來!

還有很多黛玉使小性兒,寶玉著急地在一旁賭咒發誓,最後他們又和好如初!

很多種種美妙的瞬間,帶給這部鉅著那麼豐富多彩的詩情畫意!

《戰爭與和平》中也有個妙齡女子娜塔莎,她天真而爛漫,她竟然愛安德烈不可得而犯下過失幾乎與他人私奔,但是最終她又照顧從戰場上下來身負重傷的曾經最愛的那個人——安德烈,以至於給他送終,所有讀者最終不僅原諒了她反而更加熱愛她了!

而《紅樓夢》對這些美好瞬間的描寫甚至達到了一個極限,作品中很多場面都能讀出那些美感!

就這些吧,正在疫情當中,寫這些,就當是轉移一下疫情蔓延下所有人對疫情聚精會神的注意力,願大家平安度過疫情!


草軒客


紅樓夢,是一部文學類小說而非論述之文。它是一部自述式的寫實小說而非自轉。它是一部以文論史的架構敏思而成的小說而非言情小說。

此書的輪次在於作者自演歷史,是以自身己家的過往繁榮與破敗為中心題材。以親戚四大家族代替自家的歷史並以真假模糊的筆法來呈現給後世讀者的。此書的價值就在於書作的構思安排上。也就是文學筆法上是如何落筆,如何轉換內容的。

此書重點在於人物安排上。時間,地點,地位,作為及人物能帶給讀者心中的喜怒哀樂和可喜可恨可惡可悲的心靈感應。

此書的文學價值觀念在於對後世的影響:如何看待清王朝的黑暗與腐敗,如何看待官史勾結欺壓良善的一面。如何理解下層貧民的遭遇和苦難。如何看待清王朝十四次的文字獄對後世官民的可怕影響。如何看待舊王朝兩種不同階級的鬥爭和人民大眾對清王朝的不滿和清王朝最後滅亡的原因。但此書的直白文學造化在於宣揚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及孔子召示的中庸之道。關鍵在於禮制天下,官就是官,民就是民,貴與賤都是宿命,官與民不可逾越,一切世道不可違禮,以禮制來束縛大眾的思想與意念等。通過這些,曹雪芹的用心著書的目的便一目瞭然了。曹雪芹有心反抗家庭和社會,但苦於儒禮束縛了人心,他便無所作為了。他的家是如何敗落的。賈寶玉出場代表了誰?林黛玉的悲慘結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後人是否可恨王熙鳳而可憐林黛玉,書中的貧民傭人丫頭和主人等都代表了哪個階級的立場和利益,賈寶寶是不是曹雪芹,這大觀園究竟在什麼地方。曹雪芹為什麼給後人留下這麼多謎等等。所以後世為什麼出現那麼多紅學研究家,紅學專家,此書為什麼那麼被人著迷等,原因是都想弄明白此書內容的真象而並非喜愛幾個女子或幾篇詩作而已。


福自福地來wjf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紅樓夢》自身所擁有的文學藝術和思想價值

紅樓夢經曹雪芹十年如一日的批閱,幾度校對和刪減,最終塵埃落定,如同那一塊沉重的“補天石”,重重的落在了文壇,成為了新秀,並作為代表步入新的境界。

《紅樓夢》語言文學藝術價值令人欣慰,語言流暢有情趣,自然規範生動,有詩意和美學的高度,生動形象精煉,含蓄委婉,多處隱筆來表達深層意思。文中的詩歌朗朗上口,思想明確,用詞恰當,符合人物特徵,並展現人物個性,情景交融,用意深刻,回味無窮。

《紅樓夢》的思想價值很高,俗話說一部唯美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了思想價值,就失去了靈魂,而紅樓夢看似一部愛情故事,實則借愛情故事寫封建社會,把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化為情而去描述,用各種瑣碎得矛盾體現社會現狀和社會矛盾,用意極為深刻,具有思想的空間跨越和年代跨越,闡述一個末世的到來,借仙人之口,石頭之錄訴說了一個盛世中存在的末世情緣。

用賈寶玉和林黛玉這種有違封建傳統禮教的超前愛情價值觀為主線,來延伸和體現民主思想,批判和諷刺禮教制度,以悲劇的情節暗示一種境界的出現,萌芽和發展,那就是打破傳統的思想,敢於挑戰的思維,所以《紅樓夢》的主題思想價值是進取的,是值得肯定的。

二、《紅樓夢》所涵蓋的人文歷史以及社會現象

《紅樓夢》中有古代官制的縮影,寧榮功臣的世襲,朝廷的官員配置和用途,以及當時官員的權力,比如賈政輕而易舉的就可以為賈雨村弄個官職,護身符的說法,古代官員的禮儀服飾等等細節足矣說明《紅樓夢》是一部歷史大作。

同時它也是一本哲學文獻,其中就出現了矛盾的思維,比如晴雯的死亡就是矛盾的激化,階級矛盾鬥爭的結果,還有賈雨村、王熙鳳等人的結局,都是因果關係,極具哲理性,除了這些比較深刻的意韻外,《紅樓夢》還在當時的文化形態領悟、民俗風情現象,各種用具等製造業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是有利於研究古代文明發展的的重要史料。

三、《紅樓夢》的社會影響力

《紅樓夢》凝聚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現在來研究紅樓夢其實就是保護和推崇國學和傳承中華五千年文化,這是《紅樓夢》的價值取向,也是紅學研究的真實目的。

這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幾經周折,從《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直到後來的《紅樓夢》,可惜後數十回成為了遺憾,雖然有了續寫,且不解奇夢,這部小說是世界公認的文學鉅著,900多個人物,有姓名稱謂的就有700多人,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涯和環境生活,可謂是實打實的人間百態。

從胡適先生《紅樓夢考證》再到周汝昌先生所著《紅樓夢新證》,紅學人物及紅學著作如午後春雨,下的大又下的急,就當今作家寫的《紅樓夢》續集就好幾十部,更別提《紅樓夢》點評,解說這一類的書籍和作品,其影響力不僅僅在國內,國外也頗受關注,可謂影響深遠。

《紅樓夢》雖然深奧,有廣度,可是讀者千萬不能人云亦云,無中生有,千思百想,扭曲了這本中國文化經典所具備的文學藝術和思想價值,要拘泥於文本內容和思想去研讀,再結合相關點評書籍和紅學專家的點撥深入淺出的分析,才能更好的學習,用已知的文學去解釋遺留的未知問題,從而倡導進取和超越,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魅力。


中華藝術風采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

1、開創了小說的新型寫法,《紅樓夢》之前的小說大都是古典主義寫法,而紅樓夢是切身感受寫法來寫的。

2、再現生活的的廣闊畫面,《紅樓夢》真正寫生活場景。

3、突破傳統方法描寫人物,《紅樓夢》中描寫的人物沒有絕對的好壞,真實的體現了人物的形象,不隱晦。

4、整部書是一個整體,《紅樓夢》的情節比較連貫,緊湊。

5、中華文化的綜合體現,《紅樓夢》中涉及歷史、醫學、服飾、飲食、詩詞等諸多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