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想隱居深山的想法?

waiting隔壁老魏


聽嚮往那樣的生活的,但是隱居不過是現代人一廂情願的矯情幻想而已。



我是農村人,家裡有良田幾畝。“田園牧歌”只是城裡人對鄉村生活的幻想,你真的讓他去到農村,他又能過幾天呢?去過以後就知道生活有多乏味和無法忍受。

隱居深山那麼山裡應該是沒有電,沒有網絡,哪天生病了電話都打不出去,現代人能忍受沒有電,沒有網絡的生活麼?


每天吃飯也是問題,先不說食材從哪來,單單每天讓你劈材燒火都不一定能堅持下去。真的去了深山老林不出三天就跑回來了,不禁要感嘆還是世俗的世界生活便利呀。

我覺得現在再說什麼隱居深山不太現實,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無非就是想擺脫生活中無用的人際關係。是為了淡出喧囂和繁瑣。


我是陌小年


我是從鄉村走出來的人,沒有隱歸山林的想法,《走西口》有句歌詞“大膽往前走,千萬莫回頭!”。我在外面打拼多年,沒有賺到錢,就算有回頭的想法,也無能為力在山林裡建房。我沒有車,如果住在深山裡,有個大病小痛不方便去醫院治療,目前,城鄉醫保還未統一結算,去農村衛生院看病,費用不能報銷。

目前我住在城市七十年代建的老宿舍裡,雖然條件一般,購買基夲生活物資,大病小痛去醫院,還比較方便。但也存在一個現實問題,七十年代建的房子,至少有五層,沒有電梯,老了出門不方便,如果到鄉鎮居住地面房,還是可以考慮。

目前有少數人隱歸山林的報道,一是城裡有錢人在山裡建別墅,遠離城市喧囂,享受安靜的生活方式,這些人並沒打算在山林長期住下去,外面還有事業,只不過是城鄉都有家而一。還有些藝術設計者,到山林裡建房,靜下心來創作,換個環境求發展。還有些人在鄉下投資民宿或農家樂,一般都是在鄉村公路旁,而不是山林。

雖然我沒有隱歸山林的想法,但我贊成有錢人下鄉建房,贊成年輕人到農村發展,改變農村面貌。但一定要遵守山林開發政策,不能象陝西秦嶺那樣違規建房,為了自己個人的舒服,去破壞國家山林資源。


大順自然


提起想過隱居嗎這個問題,想了想,真是覺得自己很好笑。

因為自已從小長在離城市不到四十公里的小鎮,小鎮依山傍水,每年的夏天我和小夥伴一起上山採磨姑,採山裡紅,挖狗寶,。熱了,就下河洗澡,回到家在挨頓打。這就是兒時的快樂時光。也不知道啥叫隱居,也不懂得其含義。

城市這個名字伴隨著年令的增長,開始在腦海有了慾望,每次上城裡去玩,照像,都穿的乾乾淨淨,把最好的衣服穿上,向過年一樣高高興去玩。美名曰叫進城了,哪時的我十分向望城市的生活,享受一下城裡的月光,對於隱居忘的一乾二淨。

退休了,沒有了年輕的不安分的心理狀態,心也平和下來了,遠離暄鬧的城市,讓自己的心伴隨著大自然慢慢的靜下了,每天看著太陽從山邊升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望著落日的夕陽,這裡有兒時的記憶和快樂,我熱愛這裡的山山水水,一切都哪麼美好,這就是我現在最想往的隱居生活。






羅英華752


我想在山裡有一個院子,我會在院子裡種一顆梨樹,春天開滿花的時候摘下來釀一罈梨花酒;養一缸荷花,看夏天的風吹起一池漣漪;再種一叢芭蕉,下雨的時候,坐在窗臺上聽雨打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秋天,牆角的柿子樹,掛滿了黃澄澄的果實,吃不完可以做成柿餅送給遠方的朋友;冬天,看雪花飄落在屋簷,如果沒有雪,院子裡的白梅開落成雪的模樣也是很美的……

我想有一個院子,只需要瓦房三兩間,一間工作室,安放我的靈魂;一間茶室,豐富我的精神;還有一間在夜裡容納我的身軀……如果再多兩間,你來看我的時候,可以住下來和我一起看星賞月喝茶做陶……

我想有一個院子,可以在屋後山林裡開幾塊菜地,一日三餐招待朋友,就從菜地摘下新鮮的蔬菜去小溪裡洗淨,再用簡單的烹飪方式讓食材呈現最初的味道,山裡的野菜和野果都是最好的食材和茶點……


窯姐香姑娘


何償不想?

放下心中的包袱,讓心兒遠行

盡亨


看庭前花開花落

望天上雲捲雲舒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是啊!每當工作壓力很大,心情鬱悶,我也幻想過遠離城市的喧鬧。揹負行囊去遠行,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能走的了嗎?

每當難負家庭矛盾,無力排解時,誰不夢想著化育兒身背母遁山,可你能走的了嗎?

自從人成了人那一天,你就失去了自由,法律的約束,制度的限制,道德的束縛,這些都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你能逃脫得掉嗎?



隱居深山,二畝閒田,飲甘露,喝清泉,參禪悟道,盡享清閒,詩一樣的生活,誰人不想?誰人不念?

如果人人都這樣,身心歸自然,社會將退回幾千年!現實嗎?


大山校長


我好想去深山過上閒雲野鶴的神仙生活!於是找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山坳,砍了幾棵順溜的樹材搭建了一個理想的小木屋,在屋外開了一點荒地,種了點糧食,蔬菜,閒時做了把弓箭,土矛打了些野味,在溪邊開膛破肚清理乾淨,找來枯樹枝生火就準備大快朵頤!突然上空出現個直升機對著我就是一陣狂喊!嚇得我趕緊澆滅篝火,沒過多時空降監察人員,把我押敷山下!私自入山沒有上報申請!砍林破壞環境!私自狩獵野生動物!開荒破壞林區生態環境!搭建木屋違章建築!山林裡故意縱火!溪邊處理動物屍體造成河流汙染!數罪相加,罰款好幾百萬,往後餘生只能在四面牆中度過了!👀😱😂😂😂😂😂你還想隱居嗎?


流星拼圖


自然想過,但也只存在於想而已。之前去過四川色達坐落於4000多米高山上的喇榮五明佛學院,看著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修行人,在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了虔誠與篤信,以及堅定的信念,那是信仰的力量。不過於我而言,呼吸著高山稀薄的空氣,在那飄然欲仙的所在,我卻感到一種無法腳踏實地的恐慌,想來,我還是更喜歡平原地帶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生活與節奏罷。又或許,我心中還有無盡的牽掛,家人、朋友、家鄉的一草一木。所以在學院待了一天多我就下山了,開著車走向回家的路,我感覺那才真正是我生命的方向。

也曾拜訪過西安鼎鼎大名的終南山,那裡有從古至今都聞名天下的隱士,不過我們去的時候那裡有些地方已經被開發成所謂“隱士文化村”了。終南山還是那座終南山,山裡的人家還是過著先輩們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居生活,不知他們於外面繁華世界的世人而言,雖然“沒在修行”,不知是不是也算作一種隱居呢?


挽狂瀾


很想隱居深山,肉身隱世,精神入世。

用石頭蓋一座自己喜歡的房子,種幾畝薄田,養兩條狗,妻子相伴,吃自己種的,穿自己紡的。山上山下種滿各種果樹,等結滿果子的時候邀請親朋好友來吃,吃完隨便拿,隨便帶!

每天上午勞作,下午看書,晚上寫作,敞開我的腦洞,寫各種題材的小說。

抽空就玩一下木頭,做點傢俱,雕點工藝品,打磨點平安牌,不為賣錢,就是喜歡。

偶爾有三五好友來訪,下下棋,釣釣魚,討論一下天地人間,議論一下人生經營之道。

可惜這種生活只存在於夢裡,現實有家庭有妻兒,還有未竟的生活理想,丟不得捨不得!

待將來退休之時,亦是我隱居山林之日!





七彩年輪


有沒有想過隱居深山的想法,對於我自己而言,有明確的答案,沒有想過。我是九零後,感覺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少有這個想法吧。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生活的大環境下是經歷了許許多多跟別人不一樣的過往吧。閱歷、家庭、工作、情感之類的過去,困難亦或者消沉導致有想過逃離當下開啟不一樣的生活模式。

然後想做是一回事,源起於生活,又實現不了也是因為生活。每個人自身的因素太多了,如果說工作和社交,身外物這些很容易放下或者拋棄。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做到捨棄呢,成家的有妻兒,上有逐漸年邁的父母,自己離開了這個生活環境,他們怎麼辦呢?真的能去深山老林歸隱嗎?

哪個人不是為人兒女,為人父母了呢。肩上也是擔當有責任。很多想做,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在該奮鬥努力的年紀怎能放得下一切去歸隱?

我出生在很偏僻的農村,那裡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戶人家了。背靠大山前對河,對於兒時的我來說,感覺有點怪。正常的生活都不方便,沒有玩伴而且少人來往。上了初中搬到鎮上去租房子,母親說方便讀書,一直在現在也沒有回老家住了。我記得結婚以後愛人跟我說過,如果要在老家生活她是不會跟我結婚的,家裡也不會允許。因為那裡生活環境太差了。

現在的我過得平平凡凡,還是在過著打工的生活。但是我很珍惜,相比過去好太多了。用自己的勤勞來換取更好的生活,過些年要贍養父母,把小孩子養大供她讀書直到步入社會。我只能按照這個步驟進行下去了,沒有其他選擇。有機會再做點小生意,我想大半生就這樣過去了。

“儘管這個世界充滿著酸甜苦辣,我相信風雨過後生活依然精彩”,相比較之下,誰又比別人更難呢。只有樂觀積極,趁著現在還年輕,勤能補拙,多做點事。賺錢養家的同時可以帶著家人偶爾去外面走走看看,去感受一下更多的不同面。和家人一起享受溫馨時光,我知道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很多想去的地方還沒有實現,所以我不想隱居深山。

孩子還沒長大父母已經漸老,所以我不能隱居深山。

與她同富貴共患難許下諾言,所以我不敢隱居深山。

……………


生活式循環


七絕:歸去辭

周延龍/文


滿眼浮華厭世俗,紅塵何處換梨鋤。

若能了卻凡間事,願隱深山構草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