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在我的家鄉浙江省建德市,歷史上曾活躍著一個特殊的水上族群——“九姓漁民”。

父老相傳,九姓漁民的先祖是陳友諒的部下,因和朱元璋爭奪天下失敗,被流放到建德新安江一帶,並規定他們永世不得上岸、世代為賤民。清末,官府明令九姓漁民脫離賤籍,上岸從良,從此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關於九姓漁民的傳說,不一定就是真實的歷史。九姓漁民到底是些什麼人?他們從哪裡來?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通過分析史料中的蛛絲馬跡來尋找答案吧。

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九姓漁民不僅僅是疍民的後代,還有本地岸上居民的融入

關於九姓漁民的來源,民國《建德縣誌》提出了兩種說法:

一、九姓漁民是陳友諒部曲的後代。“九姓”分別是陳、錢、林、袁、孫、葉、許、李、何,他們大多生活在新安江、富春江和蘭江等錢塘江流域。朱元璋將他們貶為“漁戶”,入賤籍,不准他們上岸居住和平民通婚,並且還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受到一般人的歧視。

這種說法,頗為流行,在明清許多史料中都能見到相關記載:

“相傳陳友諒部曲共九姓,明太祖錮元,不齒諸民,故其子孫無寸土,惟船於家,男作船戶,女多娼……”。——範宗《越諺》

二、九姓漁民是宋朝遺民。據《建德縣誌》記載,南宋末,臨安的士大夫欣賞建德的青山秀水,元朝滅宋後就避居此地,保持宋遺民的身份,不食明祿,所以世居水上,專以打漁為生。

宋末都杭 , 朝士愛嚴陵山水 , 避世於此 , 其不捨舟就陸者 , 猶是薇蕨首陽 , 以明不踐土、不食毛之意 , 因專以捕魚度活 , 兩槳一舟 , 自成眷屬 , 淺斟低唱以外 , 別無他長 , 俗謂稱九姓漁民。——民國《建德縣誌·卷十五》

兩種說法天差地別,孰是孰非呢?

據復旦大學朱海濱研究,兩種說法都靠不住(具體考證內容詳見朱海濱《九姓漁民來源探析》一文)。

朱海濱運用歷史文獻資料和民族學研究方法得出結論:九姓漁民與歷史時期疍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完全一致,應該是疍民的後代,是從南方遷移到錢塘江流域的。(注:疍民是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族群,主要分佈在廣東、福建,同樣是當時所謂的賤民)

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不過我認為九姓漁民的族群構成並不是單一的,這點先從九姓漁民的職業說起

前文提到的範宗《越諺》曾說“男作船戶,女多娼”,這說明九姓漁民的男子以打漁為生,女子則從事娼妓業。

九姓漁民隨波逐流,船漂到哪裡就到哪裡營生。在建德,九姓漁民的船隻被稱為“交白船”,江山稱為“江山船”,蘭溪則稱為“茭白船”,其實都是一回事,說法不同而已。

據老一輩人的回憶,這一類的船隻是九姓漁民從事娼妓業的場所:

它的船身寬敞,製造精緻.明窗淨几,紅漆耀耀,上掛紗燈,內有客廳、臥室、灶間,如一座水上樓臺。一些富商大賈、財主豪紳,常到船上擺酒請客。夜裡燈燭輝煌,鼓樂喧天,一次花費數十元至數百元。每隻船上有船主(即老闆)、彈唱陪客的女人(有招牌主和稱為同年嫂、同年妹的)。這種船,名義上以陪喝酒、聽彈唱,但只要錢花得起,也可以在那裡“過夜”。《建德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


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而據相關文獻記載,這些從事彈唱陪客的女子原是岸上的居民,是被九姓漁民買來或者僱來的,並不是真正的眷屬。

據《裁嚴郡九姓漁課並令改賤為良碑記》(以下簡稱為《碑記》):“舟中所居之婦女,名為眷屬,實則官妓……近數十年來,船隻名為‘江山’,各縣購買婦女作為眷屬,以此營生。”

另外,據解放後一位蘭溪老人的回憶,蘭溪茭白船上的“招牌主”大多是從衢州、江山買來的窮苦人家的年青女子,買來後加以訓練,練彈琴、學拉胡琴、學唱戲、唱小調等。

有了這兩則材料的證明,九姓漁民的族群構成就很明顯了,他們不僅僅是疍民的後裔,還包括了岸上居民——從事娼妓業的失足婦女。

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官府要求九姓漁民“改賤從良”,或許不是你情我願

既然九姓漁民被視為賤民,按理說,當政府給他們機會允許他們從良時,應該是一拍即合的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同治五年,嚴州府知府戴槃認為,九姓漁民的職業傷風敗俗,於是經上司批准,明令九姓漁民上岸從良,政令築為碑,就是上文提到的《碑記》。

戴槃為了達到目的,還給九姓漁民開出一系列優厚的條件:裁免漁課(即漁稅),本人往下數四代,如果還是清白之身就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戴槃深知讓九姓漁民從良是他一廂情願的事,所以一開始就提出了要裁免漁課。或許好奇的讀者會問,減免漁稅和九姓漁民從良有什麼必然聯繫?

通過下面的分析,我認為九姓漁民的漁稅可能暗含了娼妓業的稅,只是官府不好意思明說,所以仍舊在名義上徵漁稅,現實卻是掛羊頭賣狗肉。

戴槃說 : “嚴屬建德縣九姓之漁課 , 則與各縣漁人所完之稅大不相同。”九姓漁民的漁課和普通漁民的漁課不同在哪裡?

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同治五年七月,嚴州府發佈《各漁船實貼禮發告示三百道》的政府公告:九姓漁課錢糧,出自江山船隻,向由建德完納,給發門牌油票。

這道公告明明白白提出九姓漁民的漁稅是出自江山船的,這些船隻持有執照,要在建德納稅。江山船是什麼船?之前已經提到了,是妓船。那麼九姓漁民的漁課就含有娼妓業的稅了

另外,在《碑記》的字裡行間,更是透露著這種漁課的貓膩。

《碑記》說:“船以奉官為名,官吏既徵錢糧,即有不能禁止之勢。”首先,江山船服務於官府。而且既然納稅,那就相當於官府承認了江山船之類妓船的合法性,所以才無法禁止。

所以戴槃提出的裁免漁課是一種釜底抽薪的做法,從根本上否定江山船的合法性,逼得九姓漁民放棄故業,上岸定居,從事正當行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九姓漁民不願意“改賤從良”的心態。

浙江九姓漁民都是哪些人?他們“改賤從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後來的歷史證明,被強制性從良的九姓漁民確實不適合岸上生活。一是雖然有了讀書的資格,但一天的收入還不足以餬口,哪有錢讀書?二、岸上居民對九姓漁民的看法沒有改變,有了點積蓄想買地建房會遭到當地人干涉,甚至冬天只能穿短棉襖,否則也會遭到辱罵建國後,九姓漁民的境遇才真正得到了改變。


參考資料:民國《建德縣誌》、《建德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蘭溪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

朱海濱《九姓漁民來源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