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神仙魚

燕魚(學名:Platax teira),又名神仙魚、天使魚。 魚體呈菱形,極側扁,尾鰭後緣平直,背鰭、臀鰭鰭條向後延長,上下對稱,似張開的帆。腹鰭特長,呈絲狀。從側面看像空中飛翔的燕子,故又稱其為燕魚。分佈於印度洋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以及中國南海、臺灣海峽等海域,屬於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其多生活於常在海面漂浮物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Lohaja。


美麗的神仙魚

神仙魚又名、燕魚、天使、小神仙魚、小鰭帆魚,麗科魚屬,原產南美洲的圭亞那、巴西。長12~15釐米,高可達15~20釐米,頭小而尖體側扁,呈菱形。

背鰭和臀鰭很長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鰭帆魚之稱。從側面看神仙魚遊動,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魚又稱燕魚。腹鰭已演化成觸鬚,色白柔軟,長如流蘇。尾柄短,尾鰭後緣平直,上下端略長。胸鰭無色透明,體表基調色為銀白帶黃,腹部銀白,背部淡金黃色,體側各有4條黑色粗紋,第一條穿過眼眶,第二條在背鰭和臀鰭基部前緣第三條從背鰭末端至臀鰭末端,第四條在尾柄基部。眼部黑眼珠外圈虹膜呈紅色,上有一黑色細絨條。

神仙魚性格十分溫和,對水質也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質的環境中可以和絕大多數魚類混合飼養,唯一注意的是鯉科的虎皮魚,這些調皮而活潑的小魚經常喜歡啃咬神仙魚的臀鰭和尾鰭,雖然不是致命的攻擊,但是為了保持神仙魚美麗的外形,還是儘量避免將神仙魚和它們一起混合飼養。


美麗的神仙魚

燕魚的雌雄鑑別在幼魚期比較困難,但是在經過8~10個月進入性成熟期的成魚,雌雄特性卻十分明顯,特徵是:雄魚的額頭較雌魚發達,顯得飽滿而高昂,腹部則不似雌魚那麼膨脹,而且雄魚的輸精管細而尖,雌魚的產卵管則是粗而圓。由於燕魚是屬於喜歡自然配對的熱帶魚類,配對成功的燕魚往往會脫離群體而成雙入對的一起遊動、一起攝食,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獨立生活。

產卵

燕魚是卵生魚類,繁殖卻比較簡單。仔細觀察配對成功的雙魚,如果肛門附近開始突起,即輸精管、產卵管開始下垂,這是產卵前的徵兆,它們會在產卵前選擇一片認為安全的區域,共同保衛領土,驅趕無意間闖入的其他魚類。這片領土可能是一片寬大的水草葉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在確定了環境安全後,雌、雄魚會將產卵區域啄食乾淨,而後雌魚開始產卵,而雄魚在雌魚產卵的同時進行受精。一般情況整個產卵過程將持續數小時,產卵數量視成魚的大小,一般為400~1000不等。

守卵

產卵結束後,雌、雄魚會共同守護魚卵,輪流用胸鰭扇動水流確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當某些魚卵因為未受精或被水黴菌感染而發白、黴變時,它們會立即啄食,確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個維護過程是十分感人的。

照顧小魚

經過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後的36小時,仔魚開始孵化,卻依然不會遊動,依附於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黃素渡過漫長的4~5天開始遊離產卵點,攝食體形微小的水蚤為食。此間,雌、雄魚依然膽戰心驚、無微不至地呵護著它們。所以,為了給它們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產卵環境,最好是在神仙魚出現產卵前的徵兆的時候就放入另一做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單獨飼養,同時用氣泵輔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間不易過強的照明燈光,也不易使它們過度受驚,過度受驚將會導致它們吞食所有已經產出的魚卵。更不用投餵餌料,以免汙染水質;尤其是活餌尤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種劍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魚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美麗的神仙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