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讓老舊小區成衛生“死角”


不再讓老舊小區成衛生“死角”

前兩天去看望長輩,一走進小區,路邊堆滿了垃圾,侵佔了路的一半,雖然是大冬天,仍然瀰漫著濃濃的臭味。

這個小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建設年代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於年代久遠,年久失修,疏於管理,形成了管理不規範、基礎設施落後、環境衛生差的局面。像這樣的老舊小區全國不在少數,群眾居住環境差,生活質量低,形成了較為嚴重的民生問題。所以國家在實施棚戶區改造後,立即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就是為了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保護群眾生命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之後,全國愛衛辦立即部署開展以加強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主題的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這一舉措很有必要,它能彌補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週期長、見效慢的缺點。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不但能夠提升環境衛生水平,更能讓人們增強衛生意識,養成衛生習慣,是防止疫情擴散,根治疫情發生的治本之策。

不再讓老舊小區成衛生“死角”


疫情正在發生,愛國衛生運動恰逢其時,把此項工作落實好,真正達到不留死角、乾淨徹底的效果,是相關部門和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不能講條件,不得找理由,不到位、不徹底,就是不履職、不盡責。非常時期,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人人都應該做講衛生、愛環境的典範和楷模。

疫情防範正在進行時,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正在用生命維護人民的安全和國家的安寧。後方被保護的廣大民眾,應該行動起來,搞好環境衛生,消除所有衛生死角,不讓一個小區出現這種垃圾成堆、臭氣熏天的現象,也是為抗擊疫情盡了自己的努力。

不再讓老舊小區成衛生“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