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自己長期臥病在床,不如早早歸西,大夥有什麼看法,想法?

鄉村野佬


家裡曾經有過此類病患,還是比較有感慨的。奶奶在去世前,因為摔了一跤導致髖骨骨裂(因為高齡,醫院無法做治療處理),臥床時間長達2年多,期間都是媽媽和姑姑輪流照顧,當然,老媽是主力。媽媽和姑姑照顧的無微不至,直到最後奶奶的皮膚都完好無損,儀態乾淨整潔。在這段不長也不算短的日子裡,明顯感到作為子女,希望自己媽媽能陪伴的久一些,但又有面對現狀的無奈。


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又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渴望,死亡是最終無可選擇的結果。我國人口正在趨於老齡化,高齡的人可能由於中風,或者只是摔一跤就可能導致長期臥床。雖然生理意義上活著,但從此以後的吃喝拉撒,起居穿衣都要依靠別人幫忙;奶奶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有時候害怕麻煩別人,寧願自己憋尿憋便,這樣反而對之後的護理增加難度;而且長期臥床的人心理還是很敏感的,總是擔心家人會嫌棄,時間長了,對病患的心理也是很大的打擊。生命質量大大降低,甚至無從談起。

孝子望母活百歲,母疼兒暮累重擔

很多高齡老人臥床,他們的子女也已經步入老年,身體精力大不如前。奶奶摔跤的時候90多歲,那時候最年輕的媽媽60多歲,姑姑也差不多70歲,這樣的年紀再去照顧長期臥床老人實在是超負荷,很可能他們自己都是藥不離手,尤其晚上再不能保證睡眠的情況下就更糟糕了。可即使這樣,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父母長壽,寧願苦累一些,在轉身看的時候,她在,就心安。

成功老齡化,健康老齡化

感慨之後,回到問題本身。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養老也應與時俱進;將來一對孩子上面至少4個老人,可能更多,再像之前那樣,無論是經濟還是精力,都不允許。最近經常聽到‘成功老齡化’這個概念,也就是通過日常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當自己老年的時候依然身強體健,儘量降低長期臥床的發生風險。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守護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和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均衡營養,儘量選擇天然少加工的食材,少吃熱量高卻沒啥營養的加工食品,三餐按時吃,但都別過飽,熱量不要超,營養少不了;選擇喜歡並且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每週五天,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運動,做到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不抽菸,儘量不喝酒,更不要喝大酒;保持愉快且平和的心情,別生悶氣,個人認為,有時候好心情對健康的影響比營養還要重要。


記得當初學營養的老師說過,即使沒有因為從事這個行業掙到錢,但因此能讓自己和家人更健康,就不虛此學。我們通過健康飲食,科學運動,戒菸限酒,保持好心情來儘量遠離臥病在床的風險,但如果很不幸,這件事情還是發生了,我想要分兩方面理解。如果是父母,盡我所學,力所能及的去照顧和陪伴,儘量減少他們身體上的痛苦和精神的壓力。就像之前所說,沒有人不希望父母長命百歲,即使再累,看向那個位置的時候由他們在,家就在。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希望能早些解脫,不想自己毫無質量的活著,也不想因為自己去拖累家人。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


(全部文字發自真情實感,只有圖片來自網絡,不做商業用途,侵刪)


王秋霞營養師


我越來越傾向於有尊嚴的活著,有質量的活著,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自己的老人在結束生命的問題上都應該嚴肅,尤其是對自己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很有道理,當我看到老人那強烈的求生慾望時我心裡非常震撼,能叫他們(她們)儘量的延長壽命是我們做兒女的一種幸福!至於我們自己?應該是越來越淡定,越來越坦然,越來越瀟灑,越來越知道自己該走向何方!只要能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時候就瀟灑的享受生活吧!否則選擇儘早結束生命。


手機用戶52548825012


我撫你幼,你養我老。小時候我體質差,多病,那時生活困難。父母千辛萬苦把我撫養成人,沒有把我扔掉。他們老了,我應該要報答他們。雖沒有什麼特別對待,但我吃啥他們吃啥。倘若不管他們良心何在?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梅花63601216


我父親腦血栓復發了,人看上去沒有一點活著的樣子了,叫他不答應,什麼也吃不下,即使那樣,我也希望他能活著,後來弟弟打電話問了母親還需要治療不,母親放棄了,她說她實在看不了父親受這個病折磨的這兩年,太痛苦了,不治了。於是父親被送回家裡,當晚就故去了,我想如果我不是得了腦出血,盡不了力量,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心裡極度痛苦。


半夏986053484


我今年69歲,從老伴2010臥病在家,兒女的態度我就有了有病不看臥床等死的堅定想法!為兒女傾盡所有乃至生命都不顧的日子真的不堪回首!到現在兒女普遍不孝,千般孝敬養的狗確對父母不聞不問,只有經濟和體力的一味索取,沒有一點點感恩的心!我真的不理解他們!所以我最期盼國家安樂死出臺讓我們享受!否則躺下的一天就是用餓死來了結生命!


王輸平


任何動物植物,死亡是逃避不了的。失憶,大腦整天糊糊塗塗不認親人不識世事,失能,自身一切都不能自理,最簡單吃飯喝水都需人服伺,而這些病情再怎麼治療也不可逆轉。既然逃避不了,又不可逆轉,活著還有意義嗎?我贊成這樣的說法 :慢慢的老(盡力𨒂長自理能力),快快的死(一旦患病且治癒無望失憶不能自理)。所以,我贊成《安樂死》法早日出臺,該法是自願選擇,不是強制性法律,健康時可對自己不健康時處治立下囑託,雖有安樂死法,不願者可不去執行,主要是給願者一個提前選擇機會,不然當臥床不能動時,不願受病痛,想死也死不成了。什麼叫忠叫孝?人不忠不孝枉披人皮。但愚忠愚孝也不可取,明知不可為的事為了顯示忠孝而去為,叫愚忠愚孝。一家之言,人各有志,各隨其便吧!


用戶5529


我有個老朋友,職業是醫師。79歲時患中風,病情最後發展到除二隻眼睛外全身旡一處能動,呼吸功能也喪失,只能切開氣管。作為朋友不忍心看到他這種受罪的活著,曾建議他兒子發棄治療,讓他早日解脫。可他兒子卻有不同看法,說,這是你們的想法,也許我爸的想法是:我還活著還能看到我兒子呢!我們不是他,也許是的吧?。


用戶葉榮坤


我的媽媽因腦血栓臥床將近5年,我們家哥四姐三7個孩子都特別孝順,這麼長時間我們沒用四個媳婦侍候一天,就怕她們沒耐心讓媽媽受委屈,四個兒子白班三個女兒夜班輪流侍候,我是女兒,那時我還沒退休,有時媽媽一晚要起來十次二十次的因為她大小便都要上坐便,躺著排不出,只要她哼哼我們就得起來,要麼往坐便抱要麼給翻身要麼給喂水。我們姐三晚上睡不了白天要上班,睡眠全部紊亂。但我們都堅持,沒有一個退縮,沒有一個期待媽媽早日歸西的,我們捨不得,因為媽媽是給我們生命的人,5年中不論兒子女兒只要媽媽要排便我們都要帶上醫用手套為媽媽摳大便,因為後期靠藥物排便已經失去了效果。我們親眼目睹媽媽遭的罪,如果能替我想媽媽這7個孩子都能做到,要說尊嚴媽媽活得真的是沒尊嚴。16年媽媽走了……至今我們仍然放不下她,我們姐妹三人因為那幾年晚上睡不好覺現在都做了一身的病,而且病都是一樣的,但我們都問心無愧!現在我也老了,身體也不好,如果我要長期臥床,我真想有個什麼辦法早日解脫我自己,渴望安樂死!如果有下輩子無論再苦再難我還會選擇愛媽媽疼媽媽侍候媽媽,對於我自己我渴望早日歸西


九月菊251646920


我想起了自己奶奶和隔壁奶奶的事。我奶奶年輕的時候很勤快,身體也不錯,到年老了,身體不大好,臨終前還癱瘓了,還好腦筋還挺清醒的,我爸爸盡心盡力照顧她,餵飯洗澡,天氣好的日子必定把她挪到院子看看周圍的環境,不必每天看著天花板,我回家了也會推著輪椅帶她出來走走,所以我認為奶奶活著還是有意思的。而隔壁的奶奶,自從丈夫去世以後就患上老年痴呆症,走丟過幾次,兒女就把她鎖在房間裡,經常看見她趴在窗口向外看自言自語,感覺孤獨又可憐。雖然她比我奶奶活得久,但困在一個房間裡面的日子又有什麼意思呢。


姐大大


希望國家支持安樂死,解決那些長期臥床病重,生不如死的重病人少受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