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晉戲緣理文脈,井陘晉劇源流長

冀晉戲緣理文脈,井陘晉劇源流長

冀地,燕趙文化生生不息的沃土。之中,來自山西的晉劇派生為井陘晉劇,成為河北一個新劇種,並於2011年6月,正式列入全國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戲劇文化層面屬性的包容與創生,是燕趙文化盛世魅力驚豔的話;一個三十三萬人口山區縣擁有一個劇種,且久唱不衰,更是燕趙文化桂冠上一顆閃耀的明珠。用山西戲曲文化學者話來講,晉劇冀地派生井陘晉劇恰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而有一比。

晉劇,山西省地方戲代表性劇種,名正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這個劇種解放以前名叫“山西中路梆子”,俗稱山西梆子,發祥于山西省中部晉中地區。然而,關於晉劇形成以及戲脈傳入河北井陘,又是如何派生為井陘晉劇,卻鮮為人知。

(一)根植沃土

井陘,以地形得名。宋代《太平寰宇記》說:“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故謂之井陘”。據《述徵記》和《呂氏春秋》記載,井陘是“天下九塞之六塞,太行八陘之五陘”,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通衢咽喉。從文化屬性上講,井陘既是三晉文化與燕趙文化分水嶺,也是兩個邊緣文化“井陘化”的千年古縣。

冀晋戏缘理文脉,井陉晋剧源流长

“拉大鋸,扯大劇,姥姥門前唱大戲!叫閨女、叫女婿,外甥乖乖也要去……。”這是一首在井陘沿傳已久的古老童謠,也是倖存在井陘民間婦孺口中的戲緣,啟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據有關專家學者從古鎮天長城隍廟廟宇樂樓建築風格上推斷,戲在井陘出現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而“井陘人兒路上走,山西梆子不離口”的文化現象,應該啟於明盛於清。據山西省方誌——《幷州志》記載,清代康熙年間,已有“三倒腔”、“幷州腔”的南路梆子戲(蒲劇),在太原府及平定州東四處(平定、昔陽、井陘、盂縣)流行。文獻記載:明末清初,山陝商業貿易向河北延伸,晉中釀造、皮貨、染坊、當鋪等商貿,出於生意拓展需要,晉商便把家鄉梆子戲引進所經營地方以此取悅於顧主和壯其聲勢,多為店慶“打彩”(促銷)、廟會禮神、城廂元宵節助興壓軸戲,也稱唱“大戲”,而大戲只是有別“曲、道情、秧歌、花鼓、蓮花落”等小戲而言。一是伴奏陣容大。梆子戲的樂隊以“九手面”著稱,分文武場。文場有呼胡(胡琴)、二絃、三絃、四弦,稱“十一根弦”;武場有鼓板、鐃鈸、馬鑼、小鑼、梆子。二是“角色臉譜化、劇目故事情節化”大場面。三是大戲臺。檯面有前後臺,正面開“引商”、“刻羽”門供角色上下轉場,兩廂分置文武場伴奏。四是,“唱、念、做、打”表演程式。這種以唱功見長,文武帯打表演的“忠孝倫理、節義操守、善惡報應”故事情節戲,在晉商作俑下,很快博取了民眾歡心,其忠孝節義、棄惡從善教化,不僅觀眾喜愛,而且官府認可。

從史學角度分析,井陘人喜愛山西梆子戲,源出有三:一是井陘半數以上明代晉中和晉南移民後裔,熟悉晉語;二是井陘與晉東山水相連,地處晉文化圈;三是“忠、孝”思想教化,有益社會風氣,符合井陘縣治文化。有關專家考證,這一時期流行的山西梆子戲屬於蒲劇,也就是晉劇的母劇。

蒲劇源遠流長,且命運多舛。史稱:早在北宋年間,當北宋王朝的國都汴京的演出場所還被稱作“勾欄”、“瓦舍”、“樂棚”的時俟,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磚木建築、被稱作“舞亭”、“舞樓”、“樂樓”的正式戲臺了。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後蒲州梆子戲日盛,有“山鄉廟會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鎮戲場梆子腔至晚猶敲(晉西古戲臺楹聯)”之勢。清朝中葉,中國戲曲開始了“花部”(即梆子戲)和“雅部”(即崑曲)之爭,山西民間賽戲之風也日趨炙熱。大村鎮往往同時邀兩個戲班演出,叫做唱“對臺戲”,還有同時邀請三個戲班的,以至出現了“連二舞臺”、“連三舞臺”、“品字舞臺”之類的戲臺佈局。據《朔州志》記載,清朝雍正年間,朔州有個知府叫汪嗣聖,頒佈了一個《禁夜戲令》,企圖改變這種風氣。這個禁令說:“朔、武風俗,夜以繼日,惟戲是耽……,而愚夫愚婦方且雜沓於稠人廣眾之中,傾耳注目,喜談樂道,僧俗不分,男女混淆,風俗不正,端由於此。”另據《定襄志》載:乾隆年間,定襄縣有個叫樊先瀛的舉人給皇帝上了一個《保泰條目疏》(見《定襄補志》),藉助皇帝的力量來“裁演劇,止夜唱,戒淫戲”。時,宮廷內部爭鬥,多以頌古非今演繹。蒲州梆子古裝戲盛行誘發“擾民並有傷風化”奏呈御案,恰遇聖上餘怒未消而橫遭責難……。幾經盛衰,到了道光初年(公元1820年),蒲州梆子才再度復興,也就是所謂的“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時期。

冀晋戏缘理文脉,井陉晋剧源流长

據《晉劇文史》記載:蒲劇由陝西秦腔派生,發祥於晉南蒲州,就是現在的臨汾地區(永濟縣)。蒲劇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因地域文化和方言歸化,在晉北派生為北路梆子;在晉東南派生為上黨梆子;在晉中派生為中路梆子。因此,蒲劇又有山西梆子母劇之稱。相傳,道光初年蒲梆再度北上來到晉中(太原),不僅喜逢晉陽文化復興,而且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這些商人就以承包形式,容留蒲梆班社在中路地區長期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著手戲班的開始,而蒲梆在晉中地區漫長而又艱辛的繁衍過程中又因方言歸化,並吸納汾(陽)孝(義)幹板秧歌和祁(縣)太(谷)秧歌精華,逐步派生為中路梆子。顯著特點為: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當時,為使唱腔和文武場面日趨完善,戲班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鎦子,蒲州丸子”的諺語。

相關史料顯示:晉商東移繁榮了商路也溝通了戲路,井陘人不僅與晉中民眾共同分享這個派生劇種,有的還能搭班唱戲。公元1842年,井陘縣核桃園村有了子弟戲班,其當紅戲角(兼班主)吳喜昌道光九年從藝平定梨園科班,業成出科後在平定州唱戲,閒暇之餘將平生所學傳回村裡。所傳劇目有:永壽庵、火焰駒、淮都關、反大同、明公斷、回荊州、蘆花河、打金枝、二進宮等。這既是井陘民間較早的戲班,也是山西中路梆子戲井陘本土化的開始。

史上,以戲為樂、以戲餬口,是唱戲的初衷。井陘本土戲班出現,引發了戲劇愛好者學唱中路梆子狂熱,民間自樂班應運而生。咸豐初年,山西中路梆子迎來盛期,隨著中路梆子戲脈急劇向東蔓延,晉中資深名角應邀或迫於生計先後棄唱改教,來到井陘“打戲”,眾多古老劇目靠藝人口傳心授流傳下來。

井陘是個純山區縣,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而清代靠天吃飯的農耕社會又屢遭蟲災旱澇。苦澀歲月人們看戲往往是為了尋求安慰與樂趣,使藝術之“樂”與勞作之“苦”在心理上調節平衡,精神上得到一絲寬慰。因此,山西梆子戲有著廣大的觀眾群體,這也是戲劇文化在井陘歷經坎坷頑強生存的緣由。有史記載:南障城戲班建於咸豐六年(1856年),戲由昔陽藝人“小眼”傳教;大小梁江戲班建於清末,戲由平定張莊藝人“鍋底旦”傳教;楊莊、柿莊、王邦、羅峪戲班均於清末,分別由昔陽藝人“小眼”、平定藝人“鍋底旦”、榆次藝人“萬人迷”傳教;常坪戲班建於1890年,戲由晉中藝人“疙瘩黑”傳教;臺頭戲班建於19世紀末,有晉中藝人張來喜傳教;微水村戲班(新樂會)師承晉中藝人,建於清末;涼溝橋下的洪河漕、石甕等村與山西盂縣相連,最初戲由山西雁北藝人所教,唱的是北口調(北路梆子)。光緒年間,晉中藝人任申申落戶井陘洪河漕教戲,石甕村也請了平定藝人春成教戲,都改唱中路梆子(晉劇)。

冀晋戏缘理文脉,井陉晋剧源流长

據史料顯示:清代中後期,井陘民間雅俗文化步入盛期。不幸的是,沒落王朝難敵自然災害橫生,儘管民生泣血,中路梆子仍以雅文化魅力苦寒凝香,職業半職業戲班相繼出現。如:南障城“蘇太班”、“狗不理班”;王邦村的王小娃班;柿莊村的尹秉鈞班;臺頭村的“母豬班”、“小不理班”、“玉小班”等等,在縣內外都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而一些小村的摺子戲,班底雖小但不示弱,常常在城隍壇韓信廟和城廂“同城戲”中搶盡風頭,令大戲班顏面失色。這種藝術境界的“你無我有,你有我精”比拼,時刻激勵著中路梆子在井陘不斷推陳出新。據統計,縣內一般村莊,每年至少唱一臺戲,中心鄉鎮每年則多達五至十臺戲,戲劇順應了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觀眾之中學唱、會唱中路梆子腔調的越來越多,哼唱中路梆子成為人們宣洩喜怒哀樂的時尚!而唱腔、唱詞以及劇目典故也漸漸融入井陘方言俚語。

與此同時,民間吹奏班還把中路梆子的管樂和絃樂曲牌植入行樂,作為城鄉婚喪壽慶“喜怒哀樂”流行樂。還有一點就是,戲劇百年向善教化讓目不識丁的山鄉觀眾入心入腦,並在戲理之中明禮美德,養成了“寓教於樂”的戲劇觀和“苦樂交錯,苦始樂終”的唯美欣賞傳統。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