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老子《道德經》

"所謂不能拔刀,是指沒有人能在拔出後活著回去,即便如此,你還是要試麼?"

"是的"

".......,為何人們,總是以身犯險那"

"不死斬,我確實,收下了"

氤氳血氣之下,不死斬出鞘,狼帶著堅毅的眼神走出內殿。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在《只狼》的世界裡,紅不死斬"拜淚"具有斬斷不死之力,而黑不死斬"開門"則具有重生黃泉之能,這一設定不禁讓人想起了《犬夜叉》中的鐵碎牙與天生牙,

如果是經常接觸日本文化作品的朋友會發現,日本人對於刀劍有著一種狂熱的崇拜。犬夜叉手中的鐵碎牙,抬手間便是威力無匹的風之傷、爆流破,刀劍之上蘊含著神秘的力量,足以撕碎眼前的任何敵人。而在中國,雖劍有百兵之皇,刀有百兵之帥之稱,但接下來的百兵之王(槍)、百兵之祖(棍)也不少,所以刀劍的神性光環似乎弱上幾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刀劍在日本有著如此之高的地位?這或許要從日本的原生文化及刀劍的現實意義兩個方面去加以探討。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注:因本文探究的是刀劍信仰而不是刀劍的起源、發展,筆者經過對比日本"刀"、"劍"兩個字含義,個人認為沒有強加區分的必要,故在本文合用刀劍統稱,如有錯誤,敬請指導。)

信仰上的刀劍崇拜

想要探究日本的刀劍崇拜,離不開對其原始信仰的研究。神道教雖為日本原生的民族宗教,但其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過與其他宗教的融合,嚴格來說已經與原始信仰略有偏差,而本節探討的是更為早期的純粹神道信仰,故為與如今神道教區分,暫用原始神道稱呼。

刀劍崇拜的起源

原始神道對日本的文化有著巨大影響,可以說是日本文化生長的土壤。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往往把自然物和較為珍奇的人造物作為崇拜的對象,並賦予這些對象物以某種神性,從而產生了原始的宗教信仰。而在日本原始神道中,古人在崇拜自然物的同時,也逐漸把人工物如"鏡、玉、劍"賦予神性並加以崇拜,這一崇拜一直傳承了下來,在如今的神道信仰中也有體現,即如今日本皇室三件神器,八咫鏡、八尺瓊勾玉、天叢雲劍。這些神器象徵著國家的王權,如果沒有這些神器,天皇的地位將不會得到認可。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鏡、玉、劍這三件東西在古時無疑是十分寶貴的,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其中,鏡和玉是生活中的奢侈品,而劍是戰鬥的工具,是進攻和防禦的武器,是武力的象徵。對鏡、玉、劍的崇拜分別象徵著對智、仁、勇三種力量的崇拜。原始人通常將不理解的事物以及所崇拜的事物當作神蹟,在歷史的發展中,鏡、劍、玉作為被崇拜物,逐漸被賦予了神性,由人世層面上升到了神靈層面,三件寶物也化作了神所依附的載體,被稱為"依代"。這樣,本是普通的物品鍍上了一層神聖光輝,成為令人膜拜的對象。

《日本書紀》中刀劍信仰的體現

據《日本書紀》載,天照大神之弟須佐之男命於出雲國遇到當地老人足名椎和他的妻子手名椎,他們共有八名子女,但其中七個都獻給了八岐大蛇。他們告訴須佐之男命,八岐大蛇即將把他們的最後一個女兒櫛名田比賣吃掉。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於是須佐之男命吩咐人們準備大桶,裝滿烈酒,開始征服大蛇。八岐大蛇受酒香所誘,將八個頭分別伸進不同的酒桶裡暢飲。喝了烈酒之後昏睡不醒。須佐之男命乘機以十拳劍將八岐大蛇的頭逐一砍下,再斬掉其尾巴。在斬斷第四條尾巴時,他在蛇體內發現一柄劍;他將此劍名為"天叢雲劍",並獻給天照大神。

其後,在第十二任日本天皇景行天皇在位時,天叢雲劍由倭建命所得,倭建命抵達駿河國時,受騙到草原上獵鹿。當地軍閥以火箭焚燒草原,又殺掉馬匹,以防他逃脫。倭建命以天叢雲劍砍草開路。其間,他發現天叢雲劍可控制風向,終能倖免於難,於是他將天叢雲劍命名為"草薙劍"。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日本書紀》為日本流傳至今最早的正史,書中以神話的形式記載了許多日本早期部落之間相互征伐的故事,而作為在日本文化中佔重要地位的天叢雲劍,關於其來歷,也理所應當的被神化了。由天照大神之弟斬獲,從八岐大蛇尾巴中所得,神劍本身又具有控風之力,日本古人將其對於劍的崇拜在天叢雲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

武士下的刀劍崇拜

一種信仰若想發展必然離不開現世層面上的支持,否則只能逐漸消散,歷史上隨著武士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在其作為統治階級的能量催化下,刀劍信仰得以在社會各階層蓬勃生長。雖然日本歷史上也不乏槍戟一類的武器出現,但刀劍依舊是武士們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武器。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刀劍作為戰鬥武器,在許多民族的歷史上都曾起過重要作用,但鮮有民族像日本人那樣對刀劍懷有如此特殊的感情。如前所述,在神道信仰中,劍就被作為神體來祭祀,人們視劍如神。在武士時代,刀劍的地位被進一步提升,17世紀日本名將德川家康曾說:"這把標誌性的彎月長刀是'武士之魂',象徵著一個戰士對於自己事業的獻身精神"。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在武士道的世界中,刀是武士忠誠和名譽的象徵,武士身佩長短兩把刀,長刀用來殺敵,短刀用來自殺。刀是武力地位的象徵,刀是成全美名的鑰匙。武士視刀如生命 ,人在刀在,從不離身。武士渴望戰鬥,以在武力的爭鬥中表現自己的勇敢,以為君身死表達自己的忠誠。武士道和武士影響了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作為武士標誌的刀劍,自然也獲得了超然的地位。

刀劍崇拜的表現

鍛造工匠的刀劍信仰

武士刀的鍛造過程中充滿著神秘的宗教色彩,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刀的鍛造過程更像是是一種宗教儀式。鑄劍師身著白衣,以象徵心無雜念、信仰虔誠,作坊周圍會用特殊的繩子圍一個圈,保護工匠以及刀劍免受邪惡力量的傷害,刀劍工匠會在作坊裡拜神、敬神,來祈求神靈的護佑。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在日本文化中,掌握優秀冶煉鍛打技藝的名刀匠人往往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與名望。日本人認為,刀匠不是一般的工匠,而是蒙受神的感召的工藝家,刀劍的鍛造場所也不是普通的手工作坊,而是神聖的受神庇護的地方。在這種背景下,刀劍大師們無不懷著無比崇高的責任感來製作和研究刀劍,武士刀在打造過程中,刀匠要屏氣凝神,用自己的全部心神去打造高質量的刀,用自己的精神去進行一種類似"附魔"的工序,來祈求神靈賦予刀劍神力。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打造出來的刀才能具有令人畏懼的力量。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不再作為武器的刀劍信仰

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冷兵器逐漸退出了戰爭的主舞臺,實際上,早在明治維新之前,西方的槍炮技術就已經傳入日本。隨著新式武器裝備的傳入,各地統治者爭相引進先進的槍炮生產技術,大量生產洋槍火炮,傳統的作戰工具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得益於刀劍在日本文化中超然的地位,作為忠誠和武力地位的象徵,刀劍並沒有隨之沒落下去。刀仍然是軍人崇拜的對象,即使失去了實用價值,卻仍然是榮譽和地位的標誌。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然日本軍隊的現代化程度已經很高,武器也已經相當先進,但日本軍官腰間仍然掛著軍刀,這既是日本刀劍信仰的體現,也是日本刀劍信仰的傳承。

結語

一個民族的信仰是其民族精神的生長土壤,也是其民族文化的支撐點。因此,從一個民族的信仰中可以窺視這個民族的文化心態,從其崇拜的對象中可以發現本民族的價值取向。日本對於刀劍這種超乎一般的感情,有著其獨特的文化淵源,島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一定律也顯得更加殘酷。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武力崇拜,在刀劍身上找到了一個具象化的表現形式,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刀劍信仰。但這種把殺人的工具賦予神性,即使再怎麼將其上升到信仰高度,也只不過是使殺戮蒙上一層神聖的面紗,讓暴力被美化而已。

亡魂拜淚,不死斬出——由《只狼》淺談日本刀劍信仰

我國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哲學家老子提出《道德經》,闡述了兵器的本質,同樣的烽煙四起之下,我國先賢卻可以發出與日本截然相反的吶喊,認清暴力的本質。最難能可貴的是,老子雖貶兵卻不棄兵。他不否定把武力作為萬不得已的最後選擇的必要性,但又主張恬淡為上,思想上的高度,即使在千年後的現在,依舊熠熠生輝。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