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一座城市,總有那麼一座山,成為幾代人的回憶。


這座山猶如歷史的縮影,社會變遷的活化石,更帶著濃濃的鄉愁記憶。


然而隨著時代的更迭,歷經風雨,滄海桑田,在高樓大廈、鋼筋水泥成為城市主體的今天,依然駐守在城市中央的那座老山,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默默地記錄著城市的故事……


歷史倒退


鳳凰山 88米的城市烙印


鳳凰山主峰海撥 88米,對於一座山來說,不算高,但過去可是唐山制高點之一。


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鳳凰山原名雙鳳山,在山的西側劉莊東二里許,原有前後兩山,高低錯落,如同兩隻昂首雲天、展翅欲飛的鳳凰,故人稱雙鳳山。據說,遼代時,一位遼國失勢的皇后與其家族曾居於唐山,皇后的本名叫做蕭觀音,而家族中一位公主名叫蕭彌勒,在皇后與公主去世後,家人為了紀念她們,在鳳凰山上修建寺廟,又用鐵鑄造了觀音像和彌勒像,鳳凰山又稱鐵菩薩山。


山頂的道觀


大鐵菩薩像也曾矗立在唐山的鳳凰山頂,俯瞰著山下的芸芸眾生,目睹了與天津勸業場齊名的小山的繁華,也目睹了唐山交通大學的創立和榮耀,見證了唐山從一個普通小鎮逐漸在中國近代百年工業史中成長為華北、北方,甚至全國性的工業大市。不過可惜的是,這尊菩薩像在破四舊中被毀壞了。


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鳳凰山 京東第一廟會


早在唐代以前,鳳凰山上就有朝陽寺等古建築,明朝興建菩薩殿,內供鐵菩薩一尊,自此方賀百里香客不絕,尤其到廟會的時候,由山腳一直到山頂綿延數里有幾百上千個售香的攤位,就其規模而言,鳳凰山廟會在京津唐承地區乃至中國北方堪為首屈一指,歷來被人們譽為“京東第一廟會”。後來由於軍閥混戰和日寇入侵,廟會也隨之衰落,陷入時斷時續的狀態。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不斷落實宗教政策,1984年鳳凰山廟會逐漸得以恢復。


斗轉星移,歲月變遷,如今廟會雖已不再,但給唐山人留下了深深的回憶。


鳳凰山 涅槃的象徵


鳳凰山公園中有一處鳳凰雕塑,該雕塑是唐山大地震後,復建鳳凰山公園時,投資近10萬元、由中央美院雕塑系李行健教授設計並負責做石膏模子,後用白色水泥澆築成型。園林處基建隊負責底座施工。為使鳳凰雕塑色彩豐富,還在雕塑上抹了一層彩色碎石子,後因石子乾溼程度難掌控,打磨時彩色石子脫落,最後成了純白色的鳳凰雕塑。這座寓意鳳凰涅槃的雕塑,象徵唐山震後重獲新生,與鳳凰山相呼應。


1984年8月,人民畫報社編輯出版對外發行了中文、英文、法文等多種文字的《中國一瞥,重建唐山》小型畫冊,其封底就選用的是唐山鳳凰雕像圖片。鳳凰雕像的下方有這樣的描述:


“公園裡的這座雕塑,以灰燼中復活的鳳凰形象,象徵唐山市重建新生”。鳳凰雕塑是唐山歷經大地震劫難,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藝術形象,是唐山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城市雕塑。”


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鳳凰雕像承載著大地震給唐山人帶來的苦難以及震後唐山人對新生活的嚮往。可惜在2007年4月16日,她被拆除了。2016年,唐山大地震四十週年,鳳凰又飛回來了!


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不平凡的回憶

在外地人眼中,鳳凰山只是一座默默無聞的山,但在唐山人的心目中,鳳凰山是這般的親切。唐山長大的孩子,誰沒有爬著臺階、登上山頂,在上山的路上採野花,在山頂的寺廟旁邊照過一張相片呢?


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鳳凰山是一座健身的山,享山林中的新鮮空氣,看落日餘暉重的魅力風景;鳳凰山是一座寄情的山,老人們在此處吹拉彈唱、載歌載舞,孩子們歡呼雀躍,撿菌拾果;鳳凰山是一座賞景的山,成為多少攝影發燒友的打卡聖地,碧浪湧動,晨霧瀰漫一一呈現……


這就是鳳凰山,一座很平凡的山,一座不平凡的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