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聯繫人突破5000,是我的紅利

老王創業日記

第287篇

對於微信好友列表長度設置在5000的這個上限,我一直都想要更多,因為在若干年前我就早已達到這個數量了,這還是因為中間有三年時間未用微信(在360工作期間,公司要求用飛信和line),否則我的聊天記錄早就把手機撐爆了。

大概是在2015年,我的微信出過一次嚴重問題,每天都閃退30多次,我都快瘋掉了,於是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抱怨+求助的信息,結果這條信息不知道怎麼很快就被張小龍看到了,他迅速給我和微信的一位技術總監拉了個群,讓微信的技術部門同事幫忙在線查找原因。

在遠程提交了我本地的一個配置文件過去之後,很快,問題找到了,確實是隱藏比較深的一個小bug,微信的兄弟告訴我,我本地存的聯繫人列表中有超過11萬人,於是造成了某種溢出的情況。。。。。。我勒個去,我說我怎麼可能有11萬好友呢?但是,龍哥說,你真的有!

原來,彼時微信有一個本地機制是,如果我在一個群裡,打開了群成員列表頁進去查看,系統就會將群內所有成員的微信ID都暫存到本地,進入contact列表裡,這個表不是我們自己可見的,但系統確實給存入本地數據庫了,所以像我這種非常開放的,什麼人加我都默認不用驗證,什麼群加我,我都很樂意進去的人,就逐漸積累了11萬個微信ID在我的本地的隱藏的“準聯繫人”列表裡。

後來在2017年,我問龍哥,是否能給我這樣變態的人開放特殊的權限,讓我能加兩萬個好友,他說,不能!好吧,我懂。

微信聯繫人突破5000,是我的紅利

所以,這幾年來很多人加我之後,發現無法看我的朋友圈,其實是因為我已經無法加對方為好友,那麼這個邏輯就是以前在QQ上就有的“陌生人”模式,即A是B的好友,但B不是A的好友,B就被定義為A的“陌生人”,不會放在A的好友列表中,但只要A是開放狀態,那麼A與B也一樣可以聊天,只不過第一次聊天需要B先主動發起而已,另外,這種情況下,換了手機的話,雲端同步回來的好友列表裡是不帶著“陌生人”的,所以A在換了手機之後是無法主動找回B的,還需要B主動跟A聯繫一次才能接上頭。

絕大多數人是不懂這個產品邏輯的,甚至因為這個,我無形中還得罪了一些小心眼的人,這些人以為我不願意加他為好友,所以加上我聊了幾句之後發現看不到我的朋友圈,就轉頭又把我給刪了,對這種人,我也只能呵呵!其實是因為我的好友列表早在N年前就滿了5000人的系統上限,我如果要加一個新的好友,就必須要刪掉一個原來在好友列表裡的人,試問,誰願意被偷偷刪掉呢?既然加我都是不需要驗證的,難道我還會在乎好友列表太長麼?你以為我願意隨便刪人麼?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新加我的人其實都沒有進入我的好友列表,而是留在了“陌生人”模式中,我也不敢隨便換手機,一年就能積攢超過10G的聊天記錄,我要同步一次都是得死人啊!

現在,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像我這樣變態的人,全國也有近百萬了,雖然還是不足千分之一的比例。但微信終於願意給我們這樣千里挑一的變態的人一個選擇,可以不再限制添加一個新的聯繫人到我們的通訊錄——是的,微信早就是我的通訊錄了,手機自身的通訊錄我早就不維護了,電話號碼都是留到微信給每個人的備註下面,要打電話都是先打開微信,找到聯繫人點擊頭像,然後從聯繫人的詳情頁裡直接打電話。

微信聯繫人突破5000,是我的紅利

從這個角度看,微信這次的升級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說這是通訊錄,那確實不應該有所謂上限的概念——我就是把電話號碼錶全記錄進來,那也是我個人的選擇而已,為什麼不行?你說朋友圈?對的,朋友圈才是社交,所以朋友圈可見的上限仍然是5000人,但微信的聯繫人其實是通訊工具,對,就是通訊錄。注意看上圖,這是我微信通訊錄的最底端,這裡的產品文案是“xxx位朋友及聯繫人”,這個意思就是,朋友,5000個是上限,聯繫人嘛,隨便了。

有時候,我在想,這近百萬的聯繫人列表達到5000上限的,都會是什麼人?

肯定不能都是我這樣的人吧。

我從2002年開始,做媒體,是需要認識大量的人的,作為行業內活躍的記者,我的手機通訊錄當然會不斷突破上限,早期在用功能手機的時候就經常被少量的手機內存困擾,那時候幾百個聯繫人就是無法突破的,但彼時也沒有微信這樣會讓我們大量花時間去維繫的聯絡平臺。後來我發現QQ好友列表的上限我達到了,於是花錢升級為會員,因為可以擴容一倍。

這仍然無法阻擋我不斷刷新的好友列表上限——在這十八年裡,我每天都在結識新的創業者或投資人,至今有幾萬個創業者在線下見過面,至於在線上聯繫的更是不計其數。但顯然像我這樣的人,已經太變態了,人群中比例應該極少,即使在我從事過的媒體和創投行業來說,也沒多少人能達到我這樣的聯繫廣度。


目前看來,5000個聯繫人列表上限被突破,首先能想到的受益人群應該是做銷售的那些人,還有媒體從業者,天然的需要不斷擴展聯繫人數量,投資人也是,但一般的投資人其實也不會達到5000這樣的數量,因為投資人的時間成本非常高,業務成交概率(一年投不了幾個)又遠遠低於銷售人員,而且對於不投的項目,很多投資人雖然嘴上說著保持聯繫,但其實是再也不想聯繫的。

還有一個人群是受益者,就是以微信社群運營為主業的在線客服,最明顯的就是微商,可是即便沒有這個功能的開放,微商們也一樣做得風生水起,所以微商也不是我想討論的。

我從另一個角度看過來,有一個感受,這個上限的突破,其實對於一個公眾號的運營者來說,倒是非常友好的產品設計。其實,公眾號在設計之初,就有一個訴求,要解決一個人無法同時向大量人群發消息的場景,因為一個人可以加的好友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企業中面向用戶做客服的這個場景定位,就是公眾號的一個初衷——可以讓一個人面向大量用戶做連接。

但是,公眾號管理後臺的邏輯中為了限制消息的泛濫,還有一個約束性的產品設置,就是公眾號不可以主動向粉絲髮起超過48小時間隔的會話,於是公眾號本來是可以做理論上不限次數的面向粉絲的連接,但卻又被48小時這個時間給卡了一道。

我是《老王創業日記》這個公眾號的後臺管理員,以前我需要每次都提醒粉絲,如果要長期跟我保持聯繫,就得加我的個人微信,雖然我也經常主動在公眾號後臺跟粉絲互動,甚至幾乎每一個來關注的粉絲,我都會設置一個自動回覆給他們,請他們加我的個人微信。之所以搞這麼麻煩,就是為了怕超過48小時之後,我在公眾號管理的後臺與對方“被動失聯”。

現在好了,我可以加每個粉絲為我自己的好友,從此不怕失聯。

客官,wangyi360,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