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天吃50元錢過份嗎?

本草典藏


從我的經濟角度來看,太多了,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好,那也不算太多,我是一個出生在農村家庭的孩子,所以現在就讓我來告訴大家。

我的早餐:我通常沒有時間去食堂賣一美元的豆腐蛋糕。如果我渴了,我會加入1.5杯新研磨的豆漿或2元的粗麥片粥。如果時間足夠,我會做70元的辣醬湯,再買一元的豆腐蛋糕或捲心菜蛋糕。基本早餐不超過3元。午餐:除非我不太餓,或者想換換口味或者度假,否則我很少吃那種特別的零食。我們學校通常有2 ~ 3元的素菜,2.5 ~ 4.5元的半生肉,4 ~ 7元的大肉。我通常吃素食,平均每餐5 ~ 6元,免費米飯。

我的大部分晚餐和中午一樣。有時候,我的室友會吃炒飯、炒麵、餃子和麵條來換換口味,平均每餐6元。有時,他們吃粥和蛋糕,每餐3到4元。通常,他們幾乎每兩三天去超市買水果小吃,消費一般不超過20元。這是我的大學生活!每天的平均費用大約是20元。

有點太多了。這是某個單位(不是大學)食堂每天50元的標準。現在是早上13: 00到晚上20: 00到晚上17: 00,這是自助。仍然沒有國家補貼(大學食堂由國家補貼)和向外國承包服務的食堂。國有大學的月餐費應該在600到900元之間。味道也還是可以的。


王源1688


題主提這個問題說偶爾一天,還是基本每天都是這樣。如果只是偶爾那無所謂,偶爾吃點好吃的,犒勞一下自己,都能理解。如果天天吃的都是50,那就要再討論一下了。

就拿上班族我來說,座標武漢,早上一碗熱乾麵4塊,中午飯15塊,晚上15塊,一天吃的話就是4+15+15=34塊。而且不是每天三餐都在外面吃飯,晚上或者放假都會自己在外面買菜,自己在公司宿舍弄飯。相對來說大學的消費,尤其是吃飯應該是比很多外面的餐館要便宜一點的,畢竟學校是有補助的。

如果題主一天吃50塊,差不多早上10元,中午20元,晚上20元。這個消費水平差不多就是一線城市上海,北京那些地方普通上班族的消費了。不知道題主是在哪裡上學,你那邊的消費水平怎麼樣。你一天吃飯的錢都是超過我這個上班的人的[捂臉]。

一天吃50塊錢,如果還不包括其他的消費,像話費,平時買生活用品,出去玩,上網等等一系列消費。我想問一下題主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是多少,你家裡的條件怎麼樣,父母能不能供的起。而你自己有沒有在校期間做兼職打零工賺錢。

最近幾年,網上爆出層出不窮的校園貸,多少大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甚至毀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和前途,讓人唏噓不已啊。很多就是超消費,盲目消費,追求名牌,攀比成風,才陷入校園貸的套路。這就是現在很多大學生不能理性消費的悲劇。

希望還是在校期間的大學生,還是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消費更理性點。現在校期間,基本都是父母給的生活費,父母賺的錢也不容易,在消費前要學會體諒父母。再就是自己要有很好的消費規劃,錢都花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是必須花的,哪些方面是可花可不花的,哪些是不必要花的。在自己有限的生活費裡面,怎麼去合理分配。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天吃50,是有一點高了,哪怕是自己能賺錢,也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哦。





愛我所愛小娜娜


你既然在問這個問題,就說明你自己心裡都有答案了,我們不說過分,至少是高了。

就拿我們平時在外面餐館吃飯,早餐一般也是四五塊錢,中餐和晚餐還是吃炒菜,而且是肉絲,一餐也只15元,有些地方還是隻12塊,素菜就更低一點了。因此,一天的消費也就35元。

記得我們讀大學的時候,2012年,早上一般吃一個粉,也才四五塊錢,中餐和晚餐一般六七塊,七八塊錢,一般不超過十塊錢,一天也就二十幾塊錢消費,還算吃的不是好差。雖然又過去了八年,但是大學的吃飯並沒有漲多少。

對於有人評價說什麼還有一瓶飲料幾塊錢,那真的是在享受生活,父母在家每天喝飲料了嗎?這些工作的人每天喝飲料了嗎?飲料屬於垃圾食品,少喝,喝白開水不好嗎?

你吃飯都花了五十塊錢,說明其他的開支加起來,起碼兩千多了吧。

我想說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第一,生活費是父母給的,我們多替父母想想。吃飯要吃飽,吃飽了才有動力去學習,但是也得注意營養。葷素搭配,早上買個牛奶,但是不是要我們去大肆消費,父母掙的每一分錢都不容易,自己沒有工作不知道其中的辛苦。有些學生還經常去娛樂場所,父母卻起早貪黑,臉朝黃土背朝天。

第二,試著自己去兼職。就說學校食堂都有學生兼職端盤子洗碗筷的。自己賺的錢隨便怎麼用,心裡都會更加的踏實,而且大夥兒都認可,稱讚,我們是成年人了。

第三,要有合理的用錢計劃。我先不說什麼理財意識。父母不是我們的提款機,也不是銀行,反正沒有錢了就去取。父母就是不給錢都是正常的,俺成人了,不是義務教育了。父母給的錢我們應該合理支配並爭取有結餘。





重慶法哥哥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得看在哪個地方,每個地方的消費都不一樣。我09年上學的時候,早上2元左右,中午4元左右,晚上4元左右,一天下來才10元。現在物價上漲了,我身邊就有不同地方,花費大不同的兩所大學。

一個是我親戚在河南一所大學食堂賣飯,一碗麵條7元,一般都是能吃得飽,吃不飽稍微加點面也能吃飽,吃米飯的話也在10元以內就能解決,算上早餐,晚餐,一天最多也就30元。而我小舅子在揚州大學,一個學期就要差不多1萬元的生活費,一個月要兩千多,一天就要60-70,就這樣他還說自己從不敢亂花錢!所以地區不同,消費真的差別好大。

不管在哪裡讀書,還是得看一下自己家裡的情況,如果家裡情況不太富裕,父母掙錢不容易,那就在食堂做點兼職,一個月也可以省1000左右的飯錢,而且還會有工資拿,幫父母減輕負擔,並且不會耽誤自己的學業!


等待小葉


我是一名大學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比較多,也瞭解了一下他們的校園生活情況。現在大部分學生每月最低1000元的生活費,主要包括餐費、手機通訊、上網費、同學聚餐等。家庭條件好點的學生,花個兩三千元很平常了。當然,有談戀愛的就更費錢了,現在學生開放,學校周邊小旅館一到週末就爆滿。所以一天50元算一般情況!


飛人卡特


你這是在學校,學校食堂比較實惠!我記得我讀大學,一般早上一碗熱乾麵4元,頂多加一杯豆漿2元,中午炒菜15元,或者吃一個蓋飯10元左右,晚上面條6元或者蛋炒飯6元,喝點飲料4元左右!就按最高標準算,4+2+15+6+4=31元!我是個男生,體重160斤,愛打籃球🏀,飯量比較大,就這樣基本能吃飽!

但是如果你要吃好的,一天早上牛肉麵,中午晚上兩頓葷菜,50元一點都不多!

你問過不過分,那要看你的家庭經濟情況!如果你父母是事業單位職工,每月收入過萬(指家庭收入),沒有什麼其他經濟負擔,我覺得吃50元不過分!如果你父母之前普通工人,或者無業下崗人員,每個月5000元(指家庭收入)以下,我覺得就有點過分了!因為你加上其他開銷,比如買點水果,零食,喝個奶茶等等,每個月至少2000以上,這樣你一個人開銷就佔了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父母壓力會比較大!

鑑於你在這裡問這樣的問題,肯能屬於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對飲食有一定要求,你可以去利用週末去打零時工,我記得我以前去發傳單,每天50-70元不等,有的同學做家教,每天100-200元,一個月收入還是很可觀的!這樣即減輕了父母壓力,又提升了自己生活質量,關鍵還能鍛鍊自己的社會能力,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呢?


白之子衿


首先,我們還要分析一下大學生一天要吃多少東西。

學生以學業為主吃飯看個人消費水平

本科階段我在一個省會城市上大學,消費水平一般,(不知道你的城市怎麼樣),每天三餐,加上晚要是吃點宵夜40元左右。

其次,這50元錢要是每天都花在大吃大喝上,估計是一般學生無法比擬的,50*30=1500元,加上電話費,買零食買衣服的錢,生活費大概要2000+,目前的大學生消費水平約在1200~1700之間,多了,就是自己淨挑好的吃,或者請客吃飯啦。

最後,我給樓主一個建議,要是生活允許,我們無可厚非,生活不允許天天這樣,我的辦法是自己找一份兼職工作,填補自用,生活上能改善一些,我大學時就兼職兩份工作,父母生活費都沒要,因為家裡窮,所以我想自力更生,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解惑。


冬瓜尚學


我在西安,早上一杯豆漿2元,2元的包子3個,1個雞蛋。

中午一碗麵14,大份的,幹拌加油潑。一瓶4元的飲料。

晚上一份砂鍋12,一個普通的加饃3元。

有時來個零食5元。

要是吃個泡饃一頓得20元左右,沒辦法,飯量大。


呆萌暖暖吐舌頭95679262


你們什麼大學啊,我上大學一個月700元都花不完。真不知道你們這嘴是皇家的嘴還是富商的嘴。據我所知,學校的飯菜十分便宜,私立和獨立學院除外。早餐4元(一碗漿子一根油條一個雞蛋)。午餐一碗拉麵7元。晚餐,一份炒米飯,一份雞蛋湯,6元,外加一瓶三元可樂。 一天二十元是夠了。 再加上生活用品每月50元。也不到700。 至於每月消費達到2500-300+的同學,證明你過得很舒服。大學生男的,抽菸喝啤酒,ktv,網購,上網吧,下館子,找對象。

大學生女的,上肯德基,上西餐廳,唱k ,買化妝品,網購,說真的5000是不夠你們造。

至回到主題,一天50元,一個月是1500元,依目前的物價水平,這個消費不算多正常吧.



腿哥


你所說的是一天“吃”50元,也就是說每月吃喝花費15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開銷,學習用品,生活必需品,換季服裝,電話費,網費,水電費等,每月支出需3000元左右,到底過不過分呢?我認為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上大學所在的區域。我女兒在上海上學,所以我對上海大學生消費水平略知一二。學校食堂物價不高,現在國家對大學生餐飲補助力度很大,儘可能地降低了學生負擔,不過相比較其他區域的大學食堂還是略貴。我朋友的孩子在武漢某大學,她說食堂一碗粥兩毛錢,而上海某大學一碗粥是一元錢。

三餐之外的水果、奶飲、零食等,區域不同價格也有差異,尤其是水果,上海和二三線城市相差二倍的價格。所以說大學生生活費多與少,要相對而言。

二,還要看家庭條件。家庭條件好一些的,那就可以我們剛才分析的每月花銷的“右”一些,如果家庭條件稍差一些,就可以“左”一些,也就是說每個大學生每月所有的花銷在2000元“左”和“右”,我認為都不算過分。

三,我認為男生和女生花銷也不一樣。《2018中國大學生網絡生態與消費行為報告》調查結果表明,女生消費明顯高於男生,雖然女生飯量不如男生,但女生更注重保養,在水果,奶品,零食花費上較多。在生活必需品上女生需求也多,質量也高一些,比如化妝品,衛生用品,衣服鞋帽換季頻率也高,這就導致女生消費高於男生。

總之,我認為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花銷多少,只要沒鋪張浪費就好,學生也會根據家庭條件自己掌握的。至於大學生勤工儉學,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我同意,但不會大力支持,畢竟學生以學習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