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怖症(一)

恐惧症是指对特定场所、外界环境或事物强烈的持续的与现实不符的担心和恐惧

患者常逃避诱发焦虑和恐惧的场景以减轻不安。然而,本病患者也相信自己异于正常的焦虑反应是一种病态反应。

关于恐怖症(一)

S.Freud再一次演讲中提到了置换:容易看出,内在的危险在恐惧症里成了外在的,换句话说,神经症的焦虑变成了表面上看上去是现实的焦虑。为了把这种事加以简化,我们不妨设想,聚会恐怖症的人在街上看到了人时,总是害怕自己出现受诱惑的情感。恐怖症的置换把这种害怕变成了外在出境的害怕。置换的好处是明显的,因为它因此而感受到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外在的危险可以通过逃遁而得救,因为要免于内在的危险却是困难的。

这能解释一部分的情况,除非假设又决定人类一切活动的无疑是性心理,否则不能解释所有的所有的恐怖症。所以,在恐怖症上面,要符合以下三条:

①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这是一条统计标准,即所谓不相称是对大多数人在相同或类似处境下害怕的程度而言。换句话说,恐怖症病人的害怕是异常的。

②感到很痛苦

可能伴有植物功能障碍(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这也是就医时所说的主要内容。

③对所怕处境的逃避和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回避有两种:回避内心的现实,回避客观的现实。回避内心的现实指不愿意看清自己的情欲,错误,缺点或短处,这些都能导致适应不良的神经症,但不一定导致恐惧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