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最近疫情導致的顯卡、CPU、存儲產品大幅漲價,東哥那兒的東芝RC500 500G固態盤從399一路飆到580,大黃群裡商家上週還在478發車,今天告知大黃這周還有30%漲價幅度,實在可怕。SK的員工感染讓存儲價飆升,進口產品收緊也讓顯卡CPU猛漲,RTX2060、AMD 3500X等爆火產品漲價幅度最多高達40%,還好大黃群裡商家2060滿血版發車依然保持在1949水平。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這幾天群裡有人問RX580還能不能買到新卡,難道百元卡從此銷聲匿跡?其實並非如此,雖然RX580 8G 2048這種閹割卡藍寶石炒到了1100價位,但是依然有良心國產商家把價格壓到800以下,今天大黃給大家開箱的就是一款全新非礦的RX580 8G 2048顯卡。

開箱&拆拆拆

依然是圖吧喜聞樂見的“價格屠夫”神州·小影霸(INBA),話不多說開箱。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簡潔的外觀,也沒有什麼貼紙之類的附贈,這個價位也沒必要。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正面照,雖然這個價位不期望什麼全金屬散熱器和背板,但是銅熱管讓我對這款散熱性能多了一些放心。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拆開後:4線PWM溫控雙風+2x6mm銅熱管+鋁製散熱鰭片組成了這款顯卡的散熱系統,接觸方式為直觸。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用料細節:整體供電為6+1,STC 1R0 1.0μH電感負責穩定顯存部分輸入電流,熟悉的臺系電容,顯存均為三星GDDR5顆粒;MOS為韓國海力士Hynix半導體旗下MagnaChip生產的,PWM芯片為臺灣uPI半導體生產的UP9504p,暫未查到相關信息,可能為新品或者定製。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上機實圖: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使用體驗:3A大作碾壓1060?

4款熱門網遊加4款單機遊戲,幀數記錄為遊戲自帶基準測試或MSI AFTER基準記錄,驅動均為2020年3月最新驅動,為了對比顯卡性能大黃就用這張銘影GTX1060 3G顯卡作為小影霸RX580 8G 2048的對手吧,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表: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測試最終結論採用了2種結論分數:遊戲綜合幀數和遊戲體驗得分,大黃給各位解釋一下兩個打分的含義。遊戲綜合幀數為這幾款遊戲平均幀數(AVG)的算術平均值,代表這款顯卡在1080P下所能發揮大致表現;

但是實際使用中如果顯卡最大幀數和最低幀數波幅太大,雖然在AVG上體現能達到平均60幀,但是實際遊戲時會讓玩家感到畫面非常不流暢,時卡時好,所以大黃採用了x-bar(AVG*min/max)得到畫面流暢分值,該數越大代表AVG受到最高/最低值影響越小,畫面也就越流暢。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在最終結論中我雖然加入了GTA5的比分,在幀數上GTX1060 3G完勝RX580 8G,但是實際上GTX1060 3G在GTA5中由於顯存過低無法開啟所有特效,所以我認為GTA5該項目中GTX1060 3G失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掉GTA5得分重算分數。

個人感受:性能略弱於GTX1060,性價比完爆

熟悉大黃的條友會奇怪:大黃你平時不是最討厭AMD吹性價比嗎?那是當然,RX5700系列在罔顧消費者黑屏、卡頓、掉驅動的前提下胡吹性價比,自然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報應:上月市場佔比0.22%,用戶數量被貴數倍的2080Ti吊打。

799包郵的全新RX580 8G上手體驗,還買什麼礦卡?文末有車上


而RX580這款顯卡是大黃認為AMD為數不多的高性價比兼顧較好體驗的顯卡型號之一。小影霸RX580價格為全新GTX1060 3G的81%,而性能則達到了83%,性價比更為突出。在最新版AMD驅動下依然不黑屏,性能能夠正常發揮,是百元級顯卡中值得入手的一款。

私信回覆:inba580,799上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