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是大勢所趨


醫藥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是大勢所趨

中國報道訊(張煜 報道)在疫情的籠罩下,醫藥電商優勢凸顯,線上採購已成趨勢。雖然仍受醫保、藥品種類等方面的限制,但醫藥電商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扮演了不容忽視的角色。近期接連出臺的相關政策,更有望推動其快速發展。

醫藥電商平臺成大眾購買疫情防控物資重要渠道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對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醫療健康產品的需求已經逐漸變成了剛需,各大醫藥電商平臺成為大眾購買疫情防控物資的重要渠道。

1藥網公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1藥網App下載量激增,一直位居蘋果應用市場免費醫療類App下載排行榜前兩位;口罩、酒精等需求大增,口罩日均搜索量同比增長170 倍以上,酒精搜索量同比增長 400 倍以上;問診量比節前一週上漲4倍,單個醫生最多一天可以接診300人。

據1藥網首席運營官祝鵬程介紹,其目前擁有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華西、東南六大運營中心輻射全國,通過三方物流,訂單24小時可以覆蓋中國接近80%的區域,剩下的是48至72小時覆蓋。

“疫情期間,叮噹快藥平臺用戶訪問量和訂單量激增,用戶需求集中在口罩、消毒液、酒精、連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奧司他韋、板藍根顆粒、藿香正氣等防疫商品方面。截止到目前,平臺為用戶送健康到家達900萬次。”叮噹快藥CEO俞雷介紹道。

據瞭解,叮噹快藥自建配送團隊,自建叮噹智慧藥房,通過電子圍欄技術,智能揀貨系統、路徑規劃系統、運力調度系統、訂單沙盤系統等科技手段,行之有效的提升配送效率,實現了服務城市核心區域的28分鐘送藥上門。

一直以來,基於傳統就診習慣和遠程問診接觸面不足等條件限制,互聯網醫療平臺在培養用戶習慣方面一直收效甚微。疫情使更多用戶有機會接觸或嘗試醫藥電商服務,短時間內完成了互聯網醫藥行業對於廣大市民的認知教育。

俞雷認為,用戶對於互聯網醫藥、醫療的認可,雖然有著疫情這一偶然性原因,也有著其必然性。平日裡,用戶對於足不出戶尋醫問藥就有著強烈的需求,在互聯網時代,能夠動動手指就解決的事情,用戶也不願意出門跑斷腿。疫情的出現只是將用戶教育的這一過程提速。眼下已經享受到互聯網“醫+藥”便利性的用戶,很大概率上在今後也將繼續延續這種選擇。

政策利好 醫保、藥品品類等問題有望解決

一直以來,市場教育、配送效率和藥品種類限制被認為是阻礙醫藥電商企業發展的三座大山。經此疫情,市民的認知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企業配送效率則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策略和自我建設,是企業在一定外部環境下,能夠更多發揮積極性的方面。

“醫保對醫藥電商行業的影響要大於配送效率。”在祝鵬程看來,打通線上線下的O2O模式已經極大地提升了醫藥電商的配送效率,相比之下,醫保接入醫藥電商更難突破,並且醫保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習慣的養成。”

近段時間,衛健委接連發佈政策支持互聯網醫療發展。特別是3月2日國家醫保局及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複診服務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來自太平洋證券等機構的研究觀點認為,互聯網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原本自費的針對常見病和慢性病的“互聯網+”複診將進一步減免,這將顯著提升居民選擇線上問診積極性,驅動居民就醫習慣的轉變。

談及藥品種類的限制開放,俞雷認為,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在保障市民安全的前提下,對互聯網醫療、醫藥電商行業持肯定和鼓勵態度,這種趨勢也符合市場的需求。“特別是一些慢病用戶他們因為需要經常性的複診和長期的服藥,線上出售藥品品類的擴充,將為這個群體帶來極大的便利。當前,互聯網醫院已經允許進行慢病複診與在線續方,這都是利好的體現。”

俞雷認為,從政策端來看,處方外流有望加快腳步。去年頒佈實施的新《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有條件放開處方藥網售,真正從法律層面為互聯網醫療企業鬆綁,網售處方藥實施細則也有望於今年落地,處方藥網售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據介紹,叮噹快藥正在與醫保局進行相應地溝通,已經在深圳等城市試點在線醫保支付並送藥到家。“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將對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帶來很大的促進和提升。一旦醫保實現在線支付,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醫藥新零售模式將是受益者。”俞雷說。

打通“線上+線下” “醫+藥”或將迎來更大爆發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共有將近4億慢性病患者,他們需要長期服藥、定期到醫院複診。通常而言,慢性病一次處方醫保用藥量為4周,局部地區針對個別疾病會將用藥量延長至12周,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患者一次至多隻能儲存1個月藥量。

“當下,由於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國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發病率的不斷升高,未來醫藥電商的市場一定會進一步擴大。”祝鵬程說,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這次疫情加速了醫藥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未來純粹的線上電子商務,或者純粹的線下藥店零售都會有很大的侷限。

從提供的服務內容上看,當前醫藥電商可分為兩種模式:一類僅提供藥品銷售和配送服務,另一類打通“醫+藥”,不僅為用戶提供藥品配送服務,還提供在線問診這種“醫”的服務。

“疫情期間,市民足不出戶的同時其防疫需求高漲,想要解決這一供需矛盾,就只能依靠線上購藥、線上問診,事實上,叮噹快藥‘醫+藥’打通的模式也確實受到了許多市民的認可。”俞雷表示,“長遠來看,我們認為打通醫療與醫藥,能夠同時解決用戶‘醫+藥’需求的企業更順應市場需求,也將迎來更大的爆發。”

醫藥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