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時不聽話,控制不住吼了她,這樣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如何補救呢?

琳瑤的成長記錄


本人有兩點建議。

一是採取行動安慰孩子受傷的心靈。

有的孩子大大咧咧,也許一個擁抱或者一個玩具就能讓他的心情多雲轉晴。而有的孩子敏感內向,溝通很難,自我表達也不主動,一旦心靈受了傷,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調整過來。



如果是遇到不好哄的孩子,建議家長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多花心思,保持耐心,切忌急於求成,反而給孩子更大的壓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撫慰孩子的心靈不妨帶孩子多一些親子互動,一起去看看山川河流,一起完成一個手工,一起拍一個短視頻,一起欣賞一個話劇看一個電影……家長把積極樂觀的一面呈現給孩子,孩子也會回報以積極陽光。

二是儘量控制自己。

釘子釘進木頭裡,即便再拔出來,傷痕還是留下了。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做家長的,如果已經意識到自己控制情緒方面的不足,最好有計劃地調整一下心態和情緒。



請記住,如果吼能解決問題,那麼動物就能稱霸世界。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少吼不吼,實在控制不了,那就儘快轉身,換一個人來管教孩子。


雙子說


我小時候總捱打,覺得周圍孩子都比我幸福,要啥給啥還不捱打,別人都比我強。長大以後我做了老師而且有了孩子以後發現周圍那些沒捱打要啥有啥的同伴,有的還在啃老,有的還在單身,有的已經離婚。而我家庭幸福,孩子懂事,由於我懂得老輩打罵的利弊,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容易把握尺度,掌握方法,現在想這個尺度其實是父母給我的。


用戶8834626861538


應該每個媽媽都會這樣吧,畢竟孩子成長就是這個過程。

我每次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發脾氣後,我會抱住她,對她說媽媽很愛很愛你,給她解釋剛才吼她的原因,雖然她小時候聽不太懂,但我發現這其實並不影響,你抱住她說愛她的那個氛圍就很有用了。

等她真正平靜後,告訴她一句話

雖然當你做錯事的時候,媽媽會對你生氣,但媽媽還是很愛很愛你。

大寶聽的次數多了,現在會在犯點小錯誤時候提前說:我犯錯了媽媽還是很愛很愛我對吧[我想靜靜]


納迪


現在的父母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一代,自己從小也是千般寵萬般愛中長大的,忽然來了一個小傢伙讓自己疼了前面2、30年沒受過的痛,熬了時間最久的夜,還生了幾十年沒生了這麼多的氣。總感覺自己還是孩子卻已經有了孩子。

孩子惹自己生氣總是會忍不住吼他,過後就後悔,提醒自己下次不會了,結果可能還是發生了下次。

其實,小孩子也並沒有我們大人想象的那麼脆弱,他也知道大人吼他是因為他做錯了。想想自己小時候惹爸媽生氣,爸媽也曾吼過自己,自己頂多小心翼翼幾天,結果又會本性暴露。

只不過現在的我們開始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了。

我家也有孩子,也會吼他。有時候也會想著要剋制。但是小孩子總是想著法子挑戰你的底線。吼完了,自己平靜後會給孩子講清楚他做錯了什麼,告訴他自己警告過他兩次,告訴他自己也不想吼他,告訴他自己其實很愛他,然後擁抱他。

現在,我家的孩子還是會犯錯,看到了會提醒他這個錯誤為什麼不能犯,這個動作為什麼不能做,這句話為什麼不能說,提醒他第一次會告訴他這是第一次提醒,第二次提醒他會告訴他如果發現第三次就會揍他(當然就是打手心),當你發現他第三次的時候你拿出來小尺子的時候他就開始哭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又犯錯了,手心還是要象徵性打幾下,讓他記憶再深刻點。

當然,有些危險性的動作,或者他要觸碰一些危險的東西,第一次就要堅決制止,然後我的做法就是讓他知道危險的後果。

譬如當時孩子第一次對暖水瓶感興趣,自己跟他說危險他其實是不清楚危險的概念的,我會拿著他的小手放在瓶口的上方,拿點瓶塞,慢慢的往下放,當到了一定高度,他就會感覺到熱,手就會往回收,這時你就告訴他這是危險,告訴他下面的水更熱更危險,試著輕輕往下移動一點,他就會很大勁的往回收。當然這都是在你的可控範圍內的。之後他就會對熱的危險性有概念。隨著他年齡增長,他知道的多了,以後說東西危險的時候就可以類比了。

有些不聽話可能並不是他本意,小孩子做事情本來就比大人慢,我們也不能拿大人的速度去衡量小孩,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他時間這個概念,告訴他多久就得做完,多練習幾次他對5分鐘,10分鐘有了概念了,以後做什麼事告訴他希望他多久做完。

發火避免不了,那就告訴孩子你發火的原因,然後對於你發火的事情想一個方法避免或者改正。


橋畔許仙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是 一直無法控制住會吼孩子。現在我又發現我女兒會學我的樣子訓弟弟。我簡直就在她身上看到另外一個自己。我就突然覺得問題有點嚴重了。似乎我真的是不能再對她大吼大叫了。雖然我事後都會跟她道歉因為我的發脾氣。我知道有時候她也不是故意的。但是我真的是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脾氣。這是我這個做媽媽應該反思的地方。


小珏在廈門


您問題中的關鍵點有3個:

① 教育孩子時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② 對曾經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如何彌補?

③ 以後面對同樣的問題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

建議①:大部分的情緒來源於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跟上自己的節奏或者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走,如果孩子的表現達不到我們的期待我們就會憤怒。想要平息情緒首先要放低對孩子的期待,同時能夠用心的陪伴和觀察孩子,瞭解他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我相信如果你足夠的接納和了解孩子,一定能夠從他身上發現驚喜,至少他會使你浮躁的心逐漸慢下來;

建議②: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跟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把曾經的事情提出來,先問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和釋放出來,認同孩子的情緒,跟孩子真誠的道歉,告訴孩子其實我是愛你的,只是還沒有學會很好的表達,讓孩子意識到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好而使爸媽不喜歡他;

建議③:小孩子的自立能力、生活習慣、時間觀念等等都是需要父母傾注耐心、愛心、包容心在裡面的,給孩子制定邊界,邊界以內可以有自由空間,這樣既可以讓孩子獨立自信又不至於越界;



s小師妹


很多時候,當孩子總是達不到自己心中的要求時,不自覺做父母的就會聲音越來越大或者乾脆就動手。

我們這種大聲訓斥的教育方式即使孩子當時聽進去了,但心中還是不服氣的,孩子壓抑在心裡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反抗父母,直接對我們的親子關係造成破壞。

李子勳老師說:“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的根本。”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調整我們的教養方式了。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不聽話家長想批評時,不妨採用“低聲教育”。

低聲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更容易接受,也可以讓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沒有這麼強。

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當你想發火時,深呼吸。或者暫時離開孩子面前,等自己情緒調整好再和孩子說話。

2.和孩子共情。比如:我知道你……(用這樣的句式開頭),能告訴媽媽可以怎麼幫助你?

3.事情不嚴重時,可以暫時什麼都不說,有時候父母的無聲教育勝過有聲教育,待後面抓住契機進行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人生中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信任,會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面對突發事件時,父母能冷靜、從容處理,不僅能很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更讓孩子和別人交往時,習得父母的正確處事方式,自然孩子會更自信、開朗、願意和別人交往和成為受周圍歡迎的人。

更多的育兒交流歡迎您關注“康睿媽育兒”



康睿媽育兒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控制不住吼了孩子,其實是可以進行補救的。畢竟誰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即使面對的是自己最愛的人。

控制不住吼了孩子後,究竟該如何進行補救呢?

1、向孩子道歉,並告知吼他的原因

曾經有一對母女因為一個洋娃娃的事情吵了起來。目前當時正在打電話,小女孩在一旁總是用洋娃娃打擾母親的通話,最後沒辦法母親只得吼了女兒。小女孩這才安靜下來,默默的回了自己房間。事後媽媽主動找上門,像女兒解釋了原因,女兒也欣然接受母親的道歉,依偎在媽媽懷裡並笑著說:“我也知道錯了,當時也只是想和你分享我的洋娃娃,不該打擾你工作的。”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首先父母可以在冷靜過後,主動向孩子道歉,並告知孩子當時吼他的原因,這樣既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當時的心情,還能緩和兩個人的關係。沒有孩子是不體諒父母的,既然父母願意主動,那麼孩子自然也會欣然接受。

2、下一次再控制不住自己時,張開嘴笑一笑

有過吼孩子,孩子受傷害的經歷的家長應該要學會“吃一塹長一智”,如果下次又面臨這種爆發的情況,在當時先張開嘴,然後笑一笑,你會發現自己只想哈哈大笑,並不在想著責備孩子。

就像脾氣暴躁時,心裡默唸“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的功效一樣。吼孩子前有意識的笑一笑可以將自己從爆發的臨界點拉回來,也有助於情緒的自控。等過了那幾秒,你會發現眼裡只有對孩子的愛。

所以為了你們所愛的孩子,也要時刻控制自己的脾氣,經常笑一笑,畢竟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愛笑的母親也更受孩子歡迎。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一點拙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喜歡我也可以關注我哦。


笑笑媽媽說


首先,恭喜你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想辦法彌補,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孩子生來就是孩子,但我們生來並不是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只能一邊學習,一邊教育孩子,所以我們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能努力學習,讓自己盡力成為更好的父母。

那當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拉,我們對她吼叫了,應該如何彌補呢?我們該怎麼做才不會對孩子吼叫呢?

首先,我們應該對孩子真誠的道歉,並跟她說為什麼會對她吼叫,然後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如果下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希望我們怎麼做。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培養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的根本。

其次,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對孩子吼叫,真的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拉引起的嗎?還是因為我們本身情緒不好,然後把不良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讓孩子當出氣筒?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應該好好的檢討自己,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下次再情緒不好的時候,先自己呆一會,把情緒平復下來,再來看待孩子的問題,到時候你就會覺得,孩子的問題並沒有嚴重到需要你對她吼叫的地步。

最後,我們還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心裡是不是住著一個"完美小孩"?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聽我們的話?為什麼孩子一定要按照我們的意願成長?反觀一下,很多聽話的孩子有多少是很有出息的?

雖然孩子是我們親生的,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做父母的只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進行引導和幫助,而不能過多幹涉。

如果一棵小樹苗在成長過程中,被過多的人為干涉,是不可能長成一棵叄天大樹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寫過: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


三個淘氣包的麻麻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家長也是人,沒有人是完美的,當家長有情緒的時候也會吼孩子

1首先對孩子道歉,認真的看著孩子的眼睛,最好是有肢體接觸,道歉時語音語調應該是平靜的,告訴孩子剛剛情緒有點激動,吼了孩子了。通過道歉孩子會知道剛剛媽媽情緒差是媽媽自己的事,而不是孩子的錯。同時孩子會知道人有心情好的時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2不建議家長因為吼了孩子就一直帶有內疚的情緒,我們能從這件事情中學習成長下次不發脾氣就好了,假如一直有內疚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覺得媽媽就是欠我的

3沒有人的人生是沒有經歷創傷的,偶爾的吼一下孩子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創傷,關鍵在於我們看待這件事的態度,通過吼孩子這件事可以讓大人和孩子有很多的學習點,如人都是可以有負面情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