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麻將,是不可能不打的,中國人對麻將的熱愛,世界皆知。

年輕人休閒娛樂,可以打麻將;老年人打發時間,可以打麻將;鄰里串門、親朋團聚,可以打麻將……有網友調侃,“三缺一,才是中國人最大的恐懼。”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中國有哪個地方的人不愛打麻將?在百度地圖上,就連能洗滌靈魂的拉薩,一搜“麻將機”,都能有27條結果。論對麻將的愛,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有發言權。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就有31種麻將流派,這還不包括通行的國標麻將。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也就是說,每1.1個區域,就有一種專屬的麻將流派。甚至於市與市之間,有的時候玩法也完全不一樣,僅就四川而言,各地差異也非常大。成麻(成都麻將)算是普及和影響最大的一種了。其他比較有代表性的“宜賓麻將”、“攀麻”和“綿陽麻將”等等,各具地方特色。

從銀裝素裹的東北,到春暖花開的華南,跨越整個中國,麻將的出現,沒有地域之分,只有玩法不同。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說起麻將,四川的存在感總是很強烈的。在爭做網紅省份的路上,四川一馬當先,拿下了熊貓爸爸、麻辣串串、方言說唱等一系列熱門標籤,獨創的火鍋麻將、泳池麻將、油菜花田麻將,也是刷新了廣大群眾的麻將觀。別的都叫人心服口服,但唯有“愛打麻將”這一項,再佛系的外地麻友,也是要出來爭一爭的。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有了必須缺一門的四川麻將,就得有不許缺門的瀋陽麻將;有了令人捉雞的貴州麻將,就不能少了佛系搖鈴的上海麻將,上海人的麻將桌能擺到外灘邊,甘肅的沙漠裡當然也必須來一桌。四川人在廣東,匹配不了血戰到底;貴州人去東北,解釋不清一條二條雞。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在茶館裡打麻將,在家裡打麻將,在工地上打麻將,在道路邊打麻將...再沒話聊的三姑六婆,當你三缺一的時候,也會真誠而熱情地請她到身邊坐一坐。

打麻將不僅是娛樂方式,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個好方式。麻將自帶社交功能是無容置疑的,幾個知心朋友,除了喝酒吃飯唱K,尋一僻靜之處,一壺香茗,一座方城,豈不是生活的另一道風景?逢週末假日,甚至工作日的晚上,約上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事,來搓幾局麻將。再者,茶餘飯後,與鄰里打麻將,亦是一種樂事。

“麻將愛好者”們慢慢形成了固定的圈子,固定的打牌的地點,只要有時間,大家就約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上一局麻將。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以團圓為主題的中國春節,親人團聚、走親訪友,除了拜年和聚餐,麻將似乎一直是春節社交的保留節目。親友之間的牌桌上,並非賭博,只是娛樂,和看春晚、包餃子、貼春聯一樣,在很多中國人的“過年記憶”裡,總有幾個有關打麻將的故事。

其實,親友之間的麻將,不僅僅只存在於春節之中,更存在於每一個節日之中,關於相聚,關於親情,都是融入到了骨子裡的。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曾經,是生活逼著我們學會了打麻將;如今,開一桌麻將搓一搓,盤一盤,再胡一胡,那也是生活。

麻將還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思維和處事原則,麻將雖然只有100多張牌,但打起來卻豐富多彩、變化無窮,既鬥智又較勇。

古人曾對麻將愛好者這樣要求:“入局鬥牌,必先煉品。品宜鎮靜,不宜躁率。得勿驕,失勿吝;順時勿喜,逆時勿愁,不形於色,不動乎聲,渾涵寬大.品格為貴。爾雅溫文,斯為上乘。”這正體現了麻將娛樂本身的益處與樂趣所在。

這才是對麻將最好的詮釋!

曾經認為麻將是種賭博工具,但也僅僅只是認為,麻將於更多人來說,卻是一種娛樂,抑或是一種社交工具。而這麼多年來,能一直坐在一張麻將桌上的,必然都是真正的真心朋友了。

麻將作為中國的國粹,它不僅承載著中國傳統的人文根脈和哲學思維,更是普羅大眾的朋友。

這,就是麻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