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面對長期出差,面臨小孩中考,我應該怎麼選擇?

建造者


武漢驚現新冠毒,肆虐華夏無旁出。

師生無法返校園,學子聽課在網路。

家長奔波為生計,又怕少年心不急。

求助網友指迷津,人生選擇非兒戲。

劉老師非常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家有中考生,本應該守護在孩子身邊,督促孩子的學習,可是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必須長期出差。兩難境界,很難選擇。

我建議你參考一下以下兩個方案:

方案1

向單位申請調整工作崗位,爭取陪伴孩子度過中考

中考算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重要節點,是人生面臨的第一個重大選擇。現在距離中考大概還有100天左右,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是最需要家長的陪伴了。你最好向單位申請調整工作崗位,如果單位有困難,那至少是中考前調整一下。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誰家能沒有個大事小情的,單位一般不會不同意的。要注意的是,你在和單位協商時儘可能提出你的真實想法, 讓單位明白並體諒你的困難。

如果實在談不攏,單位拒絕調崗的話。那就要考慮清楚了,如果下定了決心要陪孩子,那就先向律師進行諮詢一下,最後向公司當地勞動部門尋求幫助,請求仲裁。

但,儘量不要把工作丟掉。

方案2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牛馬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培養孩子獨自面對人生問題的能力。如果一味的為孩子付出,孩子們得不到人生應有的歷練,他們將會在一種安逸的環境中迷失自我,甚至不懂得孝順父母,成為啃老一族。

前幾天剛看過一個視頻,名稱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雞蛋》,雖然是一條招商銀行的廣告,但卻深深的觸動了萬千家長的心,因為視頻中的父母就是大部分家長自己的真實寫照。

視頻的內容是,一箇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的第八天,要參加同學聚會,大家各帶食物,他本想做個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但真正動手的時候卻手忙腳亂。於是只得求助爸媽,一開始媽媽語音回覆,但不太清楚,那男孩很著急。可是沒過一會,一個視頻發來,原來媽媽直接做了這道菜,邊做邊講,爸爸在旁邊錄視頻。

這個視頻內容,我不喜歡,我認為,父母的人生不該是這樣子的,我們也要過的精彩。我認為,這是失敗的家庭教育。

人生數十載,家長在為孩子付出的時候,也不要放棄自己的事業,有的人窮盡一生為孩子忙碌,但自己在晚年回憶人生時,卻發現錯失了許多機會!

所以,作為家長,不應該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和工作。當然也不能對孩子不管不顧,家長也要儘可能的通過多種途徑督促孩子學習,畢竟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責任,這是誰都推卸不了的責任。

結束語:這兩個方案是相反的,這是兩種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案,但這兩個方案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培養出一個出色、優秀的孩子。不管你選擇哪個方案,都是正確的,劉老師都會支持你。

加油!


辦公指難


我和你一樣,在外地做生意,女兒面臨高考!

說坦然面對,說順其自然,說等等等!我覺得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事情不在他們身上,難受他們體會不了,所以才會以智者的面孔在那裡說教!

其實面對疫情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咬牙強撐!

就像我來說,我長期在外邊做生意,因為行業的原因 ,每年都要到28左右才能回老家過年,老爸已經去世了,老媽在家幫我看家護院!首先就對不起自己的媽媽!女兒高中住校,我一年陪不了她幾天!這又是對不起孩子!過了春節,因為公司原因,又早早地離家回了單位,而女兒在家裡不能開學,只能在家裡自學,面對高考我知道她壓力也很大,而我也不能陪在她身邊,每每想到,我都心痛不已!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只能每次給她打電話強顏歡笑,逗她開心,而我知道自己做父親太不稱職!可是我們生在這個社會,就要去適應這個社會,我們有什麼辦法!我也想在家裡陪孩子備考,讓她開開心心,儘量不留遺憾,可是條件不允許,怎麼辦,那我們只能咬牙強撐!

面對疫情,我還要工作,一家人不能坐吃山空,孩子上學要錢,家裡吃用要錢,我們停不下來,怎麼能停下呢?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目前我只能這樣選擇!


嶽金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也有同感而發,我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兒子也疏於管理。他上初中時成績還不錯,彼時我對他的期望很高。於是妻子專門在家負責他的飲食起居,可是一上初三,就放任自流了。結果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所以對你來說,疫情出不了門,正好給孩子輔導一下作業。還有半年時間,還是和領導協調一下,調一下班。好好陪陪孩子。爭取考上好點的高中。


離線風箏


面對疫情,面對長期出差,面臨小孩中考,似乎人生又回到了該選擇的岔路口,就像我們成人世界有時候不僅僅是選擇那麼簡單。

我搬氣磚就無法抱你,我抱著你就沒法掙錢養你!其實這種問題似乎沒有準確的答案!

觀點一:生孩子不是為了傳宗接代,而是為了代替我們好好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好像如果孩子的學習是因為我們的原因影響了將來,我們會遺憾終生。更何況孩子他畢竟是孩子,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她的自律他並有成熟,孩子有時候並未認識到學習將給她的未來帶來多麼廣闊的天地。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約束他,督促他,在生活上在實際的問題提上去幫助他。

觀點二:孩子長大了,初中了。很多的家長髮現現在的孩子多了一份生疏,多了一份疏遠,多了一些獨立,他們急於逃離我們的手掌。隨我們以前的言聽計從變成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即使你在他的身邊也幫不上什麼忙,所以也不必太過於去約束他。

反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關鍵在於孩子自己?他想學,他愛學習他就會想著方法的去琢磨學習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實際問題上去幫助孩子,告訴他無論有什麼問題和需要什麼幫助就告訴我們,我們一定全力以赴。與其讓自陷入糾結不如和孩子來次真情對話,看看孩子的意思和需求再來決定。

我是秋風嫵媚,歡迎你的留言,我們一起成長!


秋風嫵媚


這個問題有點讓人左右為難!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有時,我們必須得做出選擇。

在2O20年春節前後,當我們在病毒非常時期每天面對疫情的情況下,我選擇呆在家不出門,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防病毒。做到足不離戶,不給國家添亂,為別人,也為了自己的安全。有了健康的身體,以後一切都是美好的。錢沒了,可以再掙。健康沒了,一切都完了。再誘人的薪水,在面對疫情裡也不會選擇去出差。

在防病毒期間,更會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學習上,監督輔導他。順順利利參加中考,考個好成績。因為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次起跑線。




農村阿瓊


長期出差是工作,小孩中考難道你在家你的小孩就還可以考上清華北大啦麼,不可能吧,如果那樣小孩中考家長都在家啦,考試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為什麼非要你來陪呢,中國的小孩都是在搖籃裡生長的,獨立才是成長的根本,你不可能給他以後的路都鋪平,因為馬雲就一個所以我感覺出差還是正事,如果可以請假那是最好啦。


隕石記


你好,看到你的問題很沉重,完全能理解你的不易,是啊,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不能對工作棄之不顧,可特殊時期,又不得不考慮家人的安全,加上孩子馬上中考,確實很讓人糾結。

面對這一問題我覺得先不要著急,好好分析一下輕重緩急,首先說一下疫情,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條件的基礎都是我們得活著,面對出差,如果你是醫護人員,公職人員另當別論,如果是普通單位的員工,那麼首先得看一下讓你去哪?那個地方疫情怎樣?你們的工作性質怎樣?危險係數等,這幾天感覺除了重點地區的疫情,其他各地控制的都非常好,感覺一片大好,好多單位有可能復工,那麼就多注意。多當心,按國家和專家指示走。

另一方面說到孩子,大家都知道中考對孩子的重要性,可也知道經濟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我得建議是如果家裡孩子可以靠媽媽和老人,那麼就讓媽媽辛苦下,你去承擔養家餬口的重任,如果孩子只能靠你,且經濟不是太緊張的話,那麼不行就請假陪孩子中考,畢竟中考關係孩子能否上好高中,對孩子很重要,所以具體怎麼定只能根據你的具體家庭情況做決定。

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如果不符合你的實際情況,請多包涵。





心清則明


面對疫情,全國人民都應該聽從黨的指揮 隔離控制,儘量減少外出。保護好自己就是對他人對國家最大的愛護。長時間在外地出差的話,如今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採取各種網上的會議,部署工作。對於小孩子的中考或者高考,是很多父母擔憂的,其實這也更反映出我們在平時孩子的教育工作中的引導作用,當你平時多與孩子去溝通,多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多去陪伴鼓勵,讓他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未來將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會自動自發的去學習。孩子的學習不是父母學校老師逼出來的,而是他要去愛上學習,很多人說孩子的字控能力差,其實不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的認知問題,因為孩子他沒有太多的人生閱歷,他不知道將來的路該怎樣去走,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能做父母的,用智慧的話語,智慧的行動去引領他們,生髮他們的智慧。


蓉姐談人生


選擇和家人在一起!

人的一生總是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各種不確定性使人感到恐懼,於是在猶豫不決中茫然決定,走過一程後又後悔不迭,捶胸頓足。人生過半,天命已知,選擇中最要堅持的是和愛人,親人,家人在一起!人生的意義何在?這個終極問題我的回答是愛與被愛,任何選擇都要首先考慮這一點。而愛的終極體現就是陪伴!人生三大不幸:幼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都是失去了愛的陪伴!不要再為自己所謂的事業,所謂的追求造就留守兒童,造就孤枕難眠,造就子欲養而親不在!

請選擇:在一起!





尹凡的禪房


疫情是必須要面對的。

工作是可以選擇的,當然人到中年,工作很難取捨,普通人很難失掉工作,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這份工作對於你們家庭來說,是不是唯一收入來源,如果是,你失去了,肯定可惜,而且下一份工作找不找得到還是未知數。沒收入拿什麼供孩子,維持家庭。如果不是唯一選擇,還是可以考慮換崗位,工資低點,或者找一個替代的工作。

孩子八歲前陪伴比較重要,至於後面,我個人認為也很重要,但並不一定要夫妻雙方都為了他轉,再說了,中考並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我從小到大學,大考小考經歷了很多次,我沒見到需要什麼家長陪伴,有些家長過份強調自己重要性,強加給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有時是多餘的,甚至是負擔。

父母多關係孩子是對的,打打電話,別讓吃喝上受著,孩子身體養好,保證三餐。

但是也別忘了,自己的其他職責,賺錢養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