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曾經聽過一句話“年輕的男演員裡,肖戰是最帥的。”

之前我對肖戰也沒什麼概念,就知道他是“小鮮肉”“新一代偶像”中的一員,深受女粉絲喜愛。

直到這幾天的“肖戰227事件”掀起了巨大波瀾,我才意識到:肖戰粉絲團的威力有多大!


01 “飯圈”的軒然大波


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2020年2月27日,對於肖戰粉絲團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集體“反黑”的一天,但也成為了他們與“惡”離得最近的一天。


這一天,粉絲們因不滿一篇同人文《下墜》(文中帶入肖戰和王一博名字),就紛紛以帶有色情、危害未成年人為由,將AO3平臺舉報了。

AO3是國外的同人作品網站,由粉絲運行、且無商業化盈利,為同人作品提供服務的網站。

“同人小說”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小說。同人小說一般是以網絡小說為載體,近年來,伴隨體育人物、娛樂人物、政治人物等社會人物的高密集度曝光,同人小說中的真人同人小說也逐漸興起。

截至2019年,AO3已收錄了世界範圍內超450萬篇同人文,運營多年的該網站已然成為了一間專屬於同人創作的免費圖書館,也是全球最大的同人小說檔案庫之一。來自全球各個角落的創作者在AO3上面發揮想象,縱橫馳騁。2019年AO3還曾摘得雨果獎最佳非虛構相關作品獎項。

肖戰粉絲“巴南區小兔贊比”以一篇詳細的舉報指南教程,帶領一眾粉絲寫舉報信、打舉報電話,不僅舉報《下墜》一文,還連帶舉報AO3、Lofter等發表同人創作的平臺,甚至有粉絲要對所有參與的寫手、畫手以及轉發大V進行逐一網絡舉報和實名公安舉報。

舉報之下,《下墜》在Lofter平臺被作者本人鎖文,之後是越來越多文章被鎖、同人作者退圈、AO3被限制訪問。

一時之間,同人圈、寫手圈、畫圖圈、歐美圈、日韓圈、動漫圈等各個圈子的創作者與粉絲揭竿而起,與“肖戰粉絲團”展開激烈對戰。

罵戰不斷升級,肖戰本人及其商務代言被拉下水,“肖戰”名字上了熱搜,原先的真果粒新口味官宣計劃也臨時取消。

3月1日,事態升級,肖戰本人商務代言紛紛受到波及,相關品牌官博評論區被攻陷,肖戰出演的影視劇綜等作品都被打一星。

這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粉絲團在網上敲著鍵盤進行攻擊,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今年2月的數據表明:肖戰的粉絲達到了2400萬。

這次的事件裡,粉絲們幫了倒忙。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02 陷入“偶像心理”


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是不是覺得這些粉絲太瘋狂了?

粉絲們的瘋狂舉動,其實屢見不鮮。

潘長江有一次做客某節目,主持人問他認識蔡徐坤嗎?(另一新生代偶像)潘長江表示不認識。

這下不得了!

當天晚上,潘老師看到自己的微博被無數人謾罵圍攻,他莫名其妙,後來才發現被蔡徐坤的粉絲圍攻了。

老一輩小品藝術家不認識新生代偶像,本來也很正常,犯得著這樣罵嗎?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粉絲是怎麼了?

在他們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和偶像之間,產生了怎樣的連接?

偶像心理,有積極一面,也有消極一面。

1.心理投射

投射,即把自己內心的情緒、慾望、夢想投射到別人身上。

很多人追星是因為那位明星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從大多數明星身上,都能找到明顯的特質,使其成為粉絲所追逐和崇拜的對象。

比如:美貌、才華、氣質、品德等等。

明星往往是“虛擬而遙遠的形象”。明星對於粉絲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個體,這種距離感賦予了粉絲們想象的空間。很多事物,距離較遠或存在幻想中,更具美妙的色彩。

這時候,“光環效應”也出現了,在粉絲心目中的明星,是以完美形象存在的,就像心中的“神”。粉絲不能容忍偶像遭受非議。前文的肖戰粉絲正是因此發動了網上“戰爭”。

另外有些粉絲,將自己渴望的情感,投入到偶像的身上,並以此作為前進的動力,這是追星帶給粉絲的積極意義。某位粉絲在談到她的偶像朱正廷時說:

“他身上有很多當代人缺少的特質,放棄簡單的道路選擇做偶像,經歷網絡暴力卻仍舊堅持自我。這種堅持、勇氣和心態我都沒有。他的努力也激勵著我,這是我追星最大的意義了。”


2.認同效應


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偶像的言行和自身價值會給人樹立榜樣,讓受眾認同其人格魅力。

這種認同效應,就像是迷霧中的燈塔,為自己的方向指明道路。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有一位偶像,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

偶像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村上春樹的寫作。而村上春樹又成長為很多文學青年的偶像,不斷傳承這種精神。

粉絲們通過“認同”抱在一起。他們通過“飯圈”(某明星的粉絲在一起組成的一個團體)來獲得社會共識和自我認同。某位女大學生,平時學習和生活嚴謹認真,怎麼看都不像是“追星族”。但她卻是李宇春的資深粉絲,她在“飯圈”裡面認識了幾個跟她一樣在大學讀書的女生,幾個人一直保持穩定的友誼,只要有機會,她們便一起去看李宇春的演唱會。“這件事我並不想讓很多人知道,也不是刻意,我只想跟理解我的人分享我這些想法,很多時候大家在追星時表現出來的狀態與日常生活是很不一樣的。”

某社會學家認為:“粉絲實際是個有特點的群體,是一種亞文化群體。這種群體內社會共識也是群體成員獲得自尊、意義感和滿意感的重要來源。今天的‘飯圈’實際是個特定群體,粉絲在這個群體中通過分享所粉明星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獲得滿足感和意義感”。


3.群體極化

指的是群體決策中的極端化傾向。

群體極化在網絡時代愈發凸顯。

當粉絲們分為一個個陣營時,自認為與其他陣營相互獨立甚至對立。不僅僅在娛樂圈,體育圈也存在。

兩支球隊如果是宿敵、是國家德比,比如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與皇家馬德里,這兩大陣營的球迷粉絲迅速吹起號角,在網絡上向對方進行謾罵攻擊。

兩隊球員之間有很多是熟識的朋友、本國的戰友,交鋒時還會擁抱致意,而球迷們卻顯得敵意十足、勢不兩立。

太諷刺了。

這是群體極化效應。


03 區分“病態崇拜”與“理性喜歡”


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有人會問,難道我不能有偶像了嗎?

這裡,要區分“病態崇拜”與“理性喜歡”。

1.認同的程度

理性的粉絲,知道偶像也是人,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可以容忍別人對偶像的非議。

而病態的粉絲,就會變成無條件的支持和保護,對於任何非議,都無法接受。

比如,有些明星爆出醜聞事件以後,粉絲不接受事實,拼命找各種理由為他洗白。

當認同一個人超過了事實的邊界,就會變成一種病態。

2.情感連接程度

理性的粉絲,能合理看待自己跟偶像之間的情感,認清現實和虛擬的關係。

病態的喜歡,則是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狂熱。

當年的楊麗娟追星事件:她從16歲開始喜歡劉德華,然後這種喜歡慢慢變成了一種不計代價的狂熱。為了見劉德華一面,她逼自己的父母辭職賣房,父親賣腎,所得來的錢用於香港追星。最終,父親只能試圖通過自殺來喚醒女兒。

3.行為投入

理性的粉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喜歡和欣賞偶像。

病態的粉絲,為了追星,不惜一切代價地投入,包括時間、金錢、精力等等。

我們看到,很多學生粉絲甘願花費幾個月的生活費,飛到遠方去看偶像,而犧牲了學習時間和正常生活。

理性的喜歡,是偶像成為正面的榜樣,激勵你變得更好。


在很多瘋狂的粉絲心裡,追星是頭疼大事,他們忘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

該醒醒了。


肖戰粉絲團惹下大禍:是不是病態崇拜,只看三個心理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