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會發現:大比例的安全感幸福感、家庭和諧都來自於存款”,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到中年,最慘的莫過於喪親和失業,親人的離去是生老病死的循環,沒有辦法,但是失業有時候卻是在可控範圍內的。

今天看了《小歡喜》,45歲的方圓突然被公司告知要辭退,一下子沒了去處,找了兩個月的工作都沒找到合適的,在我們普通的觀眾看來,他們家北京戶口,有車有房有存款,沒有工作也不怕,可事實上呢,他也怕中年失業,生活失去依靠,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負擔壓的他喘不過氣,在和喬衛東喝酒看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新聞,他甚至哭了起來,說自己年輕時候幻想能夠成為楊過,郭靖那樣的武俠人物,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就變成了嶽不群。

如果說中年人的安全感來自存款,那麼有車有房的方圓應該感覺很幸福了,為什麼他還會喝酒了深夜痛哭呢?

其實吧,中年人哪有什麼安全感可言,日漸發福的身體,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於他們而言每天都是新的挑戰。年輕人總說自己壓力大,可大部分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情況,生活的壓力來自於養活自己,中年人就不一樣了,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家裡全指著他,生活的雞毛蒜皮很容易的擊垮一個人。要是生活順利還行,也就沒有什麼安全不安全的說法,要是生活不順利,突然生場病,存款也擋不住你住ICU的消耗。

所以啊,存款能帶來一定安全感,至少在面對一些事的時候,會給你支撐下去的底氣。但除了存款,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良好的心態......都是讓你生活更加幸福,家庭和諧的安全感來源,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我不是飯桌小旋風


只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家裡真的窮得揭不開鍋了,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引發一場家庭戰爭。

 

但是,有錢人有有錢人的苦惱。

 

我認識一家人,老公有好幾個企業,老婆不上班在家,做全職太太。家裡有菲傭。生活也是相當的舒適。但是這位太太,經常有事沒事跟老公吵架,老公覺得她無理取鬧。後來她自己出來開了一家小的工作室,負責代理名人字畫,生活反而過得充實。家庭幸福指數飆升。

 

後來這位太太說,她以前在家也是閒得慌,每天對著孩子和房子,沒事就是美容、護膚、減肥。就是盼著老公回家聊幾句。

 

但是老公要是心情不好,她就容易想東想西,所以越焦慮越容易吵架。現在可好,她自己忙得很,平時也跟文化人士來往,長了不少見聞。好不容易跟老公有個時間吃飯,也會聊些形而上的話題,老公反而對她刮目相看了。

 

所以說,有存款,肯定不是家庭和睦、幸福指數高的前提。

 

有人發現,其實小富即安的家庭最幸福。可能夫妻雙方都是小中產,有一份待遇不錯但也沒高到離譜的工資,平時能做一些小投資為財產增值。有個燒錢的娃,貴族學校是送不起,但也能讀上中等的學校。動不動出國遊學的還夠不上,但平日裡的課外補習班的費用還是掏得起。

 

這種家庭,通常夫妻雙方都比較平等。要麼一人主內一人主外,要麼兩人雙雙拼職場。但由於雙方實力相當,彼此尊重,凡事有商有量,不至於為芝麻蒜皮的小事吵架,所以家庭和睦。

 

由於自知實力一般,也沒有那些高大上消費的幻想,反而小日子過得踏踏實實。這種家庭的幸福指數才是最高的。



小魚的樂讀時光


我也是人到中年,深有同感。

有人說,有大筆存款,家庭也不一定和諧幸福。那讓你手裡沒有存款試一試,你活著都沒有底氣,沒有安全感,還談什麼家庭幸福和諧。

講一個真實例子:鄰居李哥開家商店,妻子是小學老師,孩子上大學,父母是退休工人,家庭小康。一家人進出總是有說有笑的。去年,妻子檢查出患了乳腺癌,做了手術,後期化療,營養也要跟上。花了很多錢💰。為了照顧妻子,李哥只好停了生意,細心照料他。屋漏偏逢連夜雨,前陣子,老媽下樓不小心摔傷了腿,又住進了醫院。看到李哥,他頭髮一下全白了,衰老了很多。他說妻子營養、老媽有病、孩子上學都要用錢,自己生意又停了,沒有收入,存款見底,壓力太大,要扛不住了。看著一個大男人無助的表情,我的心沉的谷底……

人到中年,多事之秋。你沒有經歷過那種危機,你就沒有發言權。但是手裡的存款,可以幫你在意外發生時,不會手忙腳亂,手足無措。讓自己鎮定下來,平穩度過危機。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我不是愛存款,而是愛存款帶給我的安全感。





指尖抒情


夢想不管多美好,都敵不過現實生活的殘酷,沒錢,寸步難行。我們家本來是個飲食無憂的家庭,老公律師,我會計,兒女出息,我們夫妻二人都已經退休。由於我老公痴迷上了攝影,花巨資買攝影器材,全世界旅遊,把我們的養老積蓄全部用光,他說過幾年走不了了,錢就會沒處用了。平時在家裡如同困獸,一出去就開心。由於十多年都如此,原本殷實的家庭變成了窮光蛋,平時過著緊衣縮食,夫妻感情也到了崩潰的邊緣。美好的生活一地雞毛。真想棄他而去。可惜了我們那麼漫長的夫妻感情!沒有錢,我再也不能淡定過生活了。


孫麗7384


認同的。

我老公二姐現在正值中年。一個35歲。她說的最多的是怎麼賺錢,錢都花去哪裡哪裡了?想要租個好點的房子,會因為經濟能力夫妻兩個人的觀念不同而發生爭吵。每天嘮叨在嘴邊的是今天花了多少錢給孩子買課程,明天花了多少錢家裡買生活用品,要開學了孩子的學費怎麼出,是刷信用卡還是藉藉唄?基本聽不到她們抱怨自己的老公會不會不體貼她,自己的老公不浪漫介不介意。根本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

經常聽到二姐唉聲嘆氣錢花的如流水,這個月又花光光還欠了信用卡,內心的焦躁,內心的愁都溢於言表。

沒有存款,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總要算好了來過確實好累,每天都要花時間去想那些柴米油鹽的事情,哪裡買東西省錢一點,哪天超市搞活動多屯點日用品,雙十一來了,要提前算好怎麼買東西下單最划算。。。。很累。

一個人整天圍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轉悠,被動的去生活,趕鴨子上架,怎會有幸福感,家庭怎會和諧,安全感從何而來?

到了中年就知道了,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也萬萬不能。



青萌柳樂


說實在話,這樣的說法一定程度上有點失偏頗,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若沒有真正經歷過貧窮帶來的無奈,窘迫,酸楚,束手無策,就不會真正知悉金錢和生存的關係。

記得我剛讀完書出來那年白紙一張,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去了一間高級西餐廳打工,由於年少膽怯,不善言辭,我只能做一個送菜的侍應生,就是把客人點的菜送到到餐桌又躲回廚房,兼顧收拾一些零零碎碎的打雜工作,我甚至沒有幫客人點餐的資格。記得我剛入職餐廳那會,當時是有員工宿舍的,但住宿條件不是太好,集體宿舍,一個房間好像是住了6人,睡的是那種上下鐵架床,我睡上鋪,剛巧對著一扇破窗,冬天的時候,夜裡睡覺,冰冷寒風透過破窗吹進來,凍得我瑟瑟發抖,手腳冰冷,耳朵都吹到生痛,被子太薄了,如果當時有一床厚厚的被子那真的是對我莫大的恩賜,但是由於剛上班沒多久,手頭沒有什麼錢,一床被子不值多少錢,但對於一個境況捉襟見肘的人我還是沒有捨得買給自己,不敢問同事借,因為不太熟,又不想開口向家裡要,怕家人擔心,我記得我當時是把冬天的厚衣服全都搗騰出來蓋在身上,並用毛衣包住冰凍的雙腳,脖子套上圍巾包實自己,就這樣我在刺骨的寒風中渡過了那一年的冬天,但我還是沒有意識到沒錢帶給我的苦楚,依舊沒心沒肺。

一年之後我去學電腦增值自己,找了一份在廣式茶樓工作的兼職,那時茶樓是有做早茶點心的,早上7點就開門了,我經常上早班,早上5點半就起床了,洗漱穿衣服一系動作15分鐘內搞定,然後踩單車上班,那些公公婆婆早上6點多就已在餐廳門口等著了,一份報紙,一壺茶,一盅兩件,閒話家常,就成就了這些老年人充實的早上,每個上班的早上我都特別忙,也很辛苦,也沒有賺到什麼錢,5毛錢的一個菠蘿包,3塊錢的米粉我吃過無數次,但我也特別快樂,我很喜歡在這些充滿生活氣息場景的地方工作,認識很多老人家朋友,喜歡聽他們談今論古,那時我除了負擔我自己的生活費和學習上的零碎費用倒也沒有什麼負擔,就也沒有怎麼存錢。

輾輾轉轉我後面做過了很多工作,一邊學習,也一邊工作,累積經驗,境況慢慢好起來,今年我三十多歲了,有了一點小存款,中年失業過,心挺慌挺亂的,感覺比當年身無分文的時候更無措,更驚恐,覺得我現在的心態對比之前初出社會時的我,反倒是大有不如,以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苦一點也是自己苦。中年是肩上各種責任,也許可以說人成熟了反而考慮得更多,思維綁手綁腳,但確實特別是女生,上了30歲工作的選擇上限制多了,又要俾用人單位各種盤問婚育問題。一方面又要照料家庭起居,沒有時間顧上增值自己,對自己也自然信心日漸消減,所以口袋有錢傍著,不至於俾生活蹂躪到喪失理想,失去尊嚴。社會很殘酷,人情很現實,努力賺錢吧,大家加油!





粵港粵好嘢


我感覺這個問題,的確是這個樣子。現在這個社會人到中年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上面有父母許要照顧,下面有孩子許要扶養。生活的各項開支也大,所以錢在這個時間段上面錢是生活的最大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作生活的基礎後盾,我們會活的非常累。對安全感、幸福感、家庭和諧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我表哥今年45歲一輩子勤勤懇懇的老實人一個,以前在工廠上班經濟效益也好一個月有三千多塊的工資,自己省吃儉用小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家裡面老人小孩過得都是滿面紅光,那時候每次去老表家都會給我們幾個吃好的,而且在一起聊天都很是輕鬆很是和睦。而就在前年的時候由於家裡老人生病用了好多的錢,表哥對老人也孝順花光了自己的積蓄又在外面借了錢,現在是一下回到了解放前。去年表哥兒子考上了大學,我們去祝賀,想著這麼喜慶的事應該全家高興才對,可表哥家裡一點高興的氣息都沒有,在和表哥一家聊天的時候基本上除了表嫂的抱怨提到最多的就是錢,感覺基本上只要一說話就是在錢的這個問題上面吵鬧。



那個時間我感覺真是的如果到了那個年紀,自己一個老百姓,在那種沒有錢的日子裡是怎麼的難熬。更不要提什麼安全感幸福感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想也不用提什麼家庭和諧了。

不愛說話的喜哥


沒辦法呀,現實社會就是這麼現實,沒有存款,基本上等於無法生存,矛盾就會隨之產生。

說一件我身邊的事。

沒有錢,他打了一巴掌父親

幾個月前,我一個同事來找我喝酒,我很好奇,平時滴酒不沾的他今天突然叫我陪他去喝酒。

又是晚上,我打車轉了好幾圈才在一個偏僻的大排檔處找到了他,第一眼看到他我就知道他有心事。果然,他也不避我,直接和我說他把他爸打了,現在很懊悔。憑我對他的瞭解,他平時絕不是這樣的,開朗,成熟穩重,怎麼也和打人扯上關係,而且打的居然還是自己去父親!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了?”他說:“我爸說我大學畢業啥本事沒有,錢也沒有掙到,白花了他的錢!”“那也不至於打人呀”我說道。他沒有說話,沉默了一會,抿了一口茶,說:“打他我承認我不對,可是他不應該說那樣的話!”“什麼話?”“很難聽的話,難聽到換你也會打他。”我沒有說話。



其實,這一切都是錢惹的禍,誰不想一畢業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賺很多的錢?但現在大學生這麼多,社會競爭又這麼激烈,養活自己都算不錯了,我覺得不能全是我同事的錯。那晚,我和他聊了很多,聊以後的路怎麼走,聊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有錢。

我知道,就目前來言,這麼多的話也只是彼此的相互安慰罷了,我也比他好不了哪去。

錢,才是你立足社會的資本

你們也沒必要笑我這麼現實,談錢傷感情之類的,錢,真的是你立足社會的資本,我們不是馬雲,做不到對錢不感興趣。生活中,吃、雖然、住、行哪樣能離開錢?出門就得花錢!沒錢,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沒有安全感,幸福感,家庭的和諧也會受影響!



我同事後來主動向他老爸認錯,並承諾一年給他五萬塊作為養老,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事情,但他們父子心裡藏著的那份隔閡我想這是永遠也難以釋懷的了。

一切都是錢惹的,或許有一天他成了億萬富翁,他老爸才會笑顏逐開吧!


海底的魚


沒錯,我剛32歲,存款沒了就心慌。手裡有存款踏實。孩子上學補習班畫畫班鋼琴班等等,哪個不要錢?我和老公不敢生病,醫院一進去就是小一千,還不保證能好看。老人病了也需要錢。家裡大大小小的開銷,沒有存款哪來的安全感?前兩天又剛提一輛車。今天剛開了家庭會議,每天必須存500,不然真心活不起了


聰聰11


我贊同題主的話。

年輕的時候曾認為,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就是每天喝水也感覺甜。

現在我經歷了中年的種種苦,才知道,沒錢何來幸福,何談感情?

人生離不開錢。人到中年,更能體會生活中處處離不了錢。年邁的雙親要用錢去消除病痛,要用錢去延長生命;上學的孩子要用錢去完成學業,典定人生的基礎;家庭每天吃穿住行要用錢去維持;朋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要用錢去交換……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恨不能把錢分成幾瓣花。

有錢並非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沒有錢,眼看著父母生病卻去不了大點的醫院,看著他們受罪心如刀割;沒有錢,孩子在學校不敢吃貴點的飯菜,不敢像有錢的孩子那樣灑脫;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之間為父母的醫藥費,孩子的學費,生活的開支,房子的簡陋,……經常吵架,吵得沒了感情,吵得身疲心累,吵得家庭沒有了歡樂。

有了錢,很多事情都好辦。可以給父母買高檔的營養品,可以住高檔的醫院,可以請高明的醫生;可以讓家人享受更好的生活;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更好地發展事業;可以房子更大些,車子更好些……

錢是人的膽。沒錢的日子揪心。

錢是幸福和諧生活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上班路上,南來北往的行人早出晚歸,都是為了掙錢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錢。

當然,我們要不掙昧心錢,錢要花在該花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