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正值金庸誕辰96週年,順便說一下自己的心頭好《笑傲江湖》。

其實《笑傲江湖》中有這麼一個怪人,他晝伏夜出、獨來獨往,開場前兩回,便被冠上了採花大盜的罵名,“萬里獨行”田伯光無愧典型的反面角色。

在武俠世界中,採花賊絕不是一個好名頭。他們的性格,也往往與猥瑣、卑劣、無恥等人格,聯繫在一起。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朱貞木《虎崗豹隱記》中的由正入邪的火孩兒,趙煥亭《奇俠精忠傳》中攪亂苗疆的吳半生,下場尤為淒涼,前者奸猾狡詐,被女俠斷去一臂;後者被朝廷大軍破境、凌遲處死。

在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中,好色成為惡之本源。到了明代,“萬惡淫為首”更為當時民間警惕的醒世恆言。

尤在名著《水滸傳》中,對慾念的鞭笞和抨擊,上升到生死的高度。因色動念主角們結局正如讀者所料,身敗名裂、橫屍慘死已成家常便飯。

作為一部反傳統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對正邪考量和巧妙編排,已不再侷限於立場門派自身。由執念所構建起的正邪江湖,更打破了原有俠義小說的正邪設定。

《笑傲江湖》的江湖生態,本身便已黑白顛倒。嶽不群自稱名門正派,卻幹各種卑劣勾當;魔教任盈盈卻以聖姑之名,行俠義之舉。

在正邪立場之外的田伯光,似乎更多依靠本心做事;脫離了派系鬥爭的他,自由度得到了最大化的展現。

一、自由主義的極致

如果說令狐沖正邪觀念的蛻變,是在他的成長和歷練中完成的。

那麼田伯光則天生不屬於任何體制,遊離於正邪之外的他,行為動機則完全依仗本心。

比起從小受過三綱五常理念灌輸的令狐沖,田伯光則自然生長於鄉野,失去了道德上的羞恥心,慾望成為趨勢他行為的第一動力。

而令狐沖和田伯光之所以能成為至交,除了二人身世類似,行事爽快仗義之外,在對自由理念的認同,可謂不謀而合。

田伯光萬里獨行、來去自如,而令狐沖則以酒會友、瀟灑快活。

包括後來的採花、習武、喝酒、鬥劍,率性而為則成為田伯光行走江湖的最重要準則。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在後天的認知中,或許部分江湖規矩的通曉,田伯光可用於邏輯自洽、但無法斷絕本心。

畢竟仁孝禮儀成為令狐沖放蕩背後,不可觸碰的底線;那麼代表自由本人的田伯光,則更無底線可言。

既然心中沒有了底線,那麼心中的執念則不攻自破。


二、本真的慾望

至於他為什麼會採花,多少歸結於人性的本能。人作為世間動物的一種,繁衍交合與世間萬物同理。

只不過在人類社會的不斷進化中,秩序的建立、家庭的構建、婚姻的確立,才讓人得以受約束,不再混亂下去。

可不屬於任何派系,從小便無師長、無家庭的田伯光。

長成之時對於異性的渴求,自然反映在他追逐本身這件事上。

即便是普通人,在自我道德淨化時,首先必須過得了慾望這一關。

而田伯光在行為方式光明磊落、敢作敢為之時,卻無法斷絕好色之想。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以此類推,他因採花落下的汙點,便顯得不再突兀。

如果把田伯光歸納為奸邪一類似乎沒什麼不妥,但是全書中除了傳言中的採花賊之外,並沒有做過大奸大惡。

反而見令狐沖之初,不論身份尊卑的交友方式,卻改變了令狐沖的世界觀。

縱觀田伯光的種種行徑,堪稱江湖秩序的首席變革者。

而他於武俠世界的肆意妄為,何嘗不是對封建倫常和江湖秩序的諷刺?

三、人心的照妖鏡

田伯光武功之高自不用說,因為採花新聞更惡名遠播。這個人物的出現,卻如全書中各色人心的一面照妖鏡。

在登場之初,對於田伯光的偏見,也流露在名門正派人士的一言一行中。

泰山派前輩天門道人,當令狐狐衝之面怒斥田伯光那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定逸師太聽聞自己與田伯光有牽連之後,勃然大怒對造謠之人狠辣出手。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借用電影《哪吒》一句臺詞,人心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在與田伯光的長久相處之後,不光是令狐沖,儀琳、不戒大師等正派人士也逐漸對田伯光態度發生了轉變。


直至在後半段,令狐沖怙惙道:連田伯光這等採花大盜,也得信守諾言。可見已對田伯光產生了充分的認同感。

至於依然把田伯光定為“採花賊”的江湖人士,除了不瞭解田伯光的性情之外,偏見和本身的執念,更成為接納這樣一位另類人士的阻礙。

四、身心的缺憾

《笑傲江湖》的顛覆性不僅在於田伯光人物的性格結局,它也打破了幾百年來古典小說中,“萬惡淫為首”的設定。

田伯光完全稱不上一個人正派角色,可那麼他向善的一面,其實在相中儀琳小師妹時便已經開始。

至於他為何會不斷牽扯到依琳,除了儀琳的美色吸引他特別關注之外;儀琳無邪的善良、性情的純粹,激發了田伯光的天然好感。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而在爾虞我詐的複雜江湖,田伯光萬里獨行,且以“真”處世30多年,在看到了與自己性情相近的一位人物,自然免不了以親近來消遣孤獨。

遵從本心就是一件好事嗎?當萬里獨行不再獨行時,麻煩亦接踵而至。


“紅顏知己”之於田伯光的陌生,不亞於外星生物。而慾望驅使的本真,在遇到儀琳之外暴露了缺陷。

與女性的長期畸形交往,導致了田伯光即便遇到了心動之人,也無法開展正常的相處愛慕,更別說當時他已經被江湖所有成見所包裹。

以至於後來田伯光被不戒大師閹割,也能從他接觸儀琳找到了最深層次的原因。

表面是因他採花惡名被閹割,往深處說便是田伯光社交能力的欠缺,最深層的原因,其實源自田伯光對於倫理天然背叛,惡果只能他一人·獨吞。

正所謂過猶不及,畢竟在以封建秩序為根基的武俠社會,田伯光的身體殘缺,更印證了他一人無法打破所有秩序的悲劇。

慾望,終究不是大歡喜。皈依佛門方得解脫。


五、名望浮雲

可是縱觀全書,田伯光《笑傲江湖》並未採過一處花。即便後來與他最親近的不戒大師,也無法證實田伯光的罪行。但他本人為何不去洗脫罪名,洗刷冤屈?

就像前文所說,田伯光是一個沒有執念的江湖人,既然沒有執念,自然也不在乎名聲了。

如果令狐沖早前還矜持於華山名門正派,那麼田伯光一開始則將身外之虛名,拋在了腦後。

此外,《笑傲江湖》的背景中,正邪兩派、魔教和五嶽劍派勢同水火;對個體的標籤化,已蔓延到整個中原武林,一旦被貼上了標籤,洗刷則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勇氣。

正邪兩方你死我活的大背景下,草野出生的田伯光,對待洗冤一事,既沒有如此心機,更沒有如此必要。

加上皈依佛門後,他的“那話兒”早已不在了,內外煩惱皆無根而生;我行我素的本真,豈不是他逍遙的自在。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本人若不介意,世人皆說他採花,又能如何?

田伯光這樣的小人物在金庸江湖中,只算滄海一粟。

或許比起田伯光,筆下的如蕭峰、郭靖和張無忌這樣的大英雄,才更值得我們去探究。


對於武俠精神,金庸先生曾評價為:俠,就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主持正義。

即便如田伯光這樣的底層人物,都不失俠義本色。

所以,只要人與人之間有關係,這種俠的精神就是永遠存在的。

幾乎每個中國人,

都不曾磨滅成為“大俠”的夢想。

真正的俠之大者,

有著無懼無畏、一往無前、

捨我其誰的精氣神。

所幸,

我們從這些熟悉的人群便看到了這種精氣神。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在現實江湖裡,

他們就是我們每一個平凡人心目中的大俠,

大俠在江湖,在我們的身邊。

3月10日·金庸誕辰96週年

華山論劍西鳳酒將舉辦

“大俠在江湖”

金庸武俠人物與俠義精神的當下解讀

直播文化沙龍

直播時間:3月10日(週二)晚20:00

金庸筆下最窩囊採花賊,出生便被追著罵!“咔嚓”後才徹底清白

五位重量級嘉賓:劉國重、周世聞、黎荔、梁軍、李朵


【邀你】

探討金庸背後的“影響力江湖”

解構“抗疫英雄”的武俠精神所在

揭秘金庸武俠人物的“隔離史”及對當下的借鑑意義


直播嘉賓

劉國重

網絡最著名的金庸小說研究家

《羊城晚報》、《看天下》金庸專欄作家

享有“平生不識劉國重,便稱金迷也枉然”的盛譽

周世聞

陝西金庸文化研究會會長

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創作委員會主任

黎荔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梁軍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華山論劍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李朵

資深媒體人

知名學者型主持人

提問力學院創始人

活動福利

直播期間在互動區留言

即有機會獲贈華山論劍西鳳酒精美禮品


3月10日20:00

鎖定直播:華山論劍西鳳酒


讓我們一起致敬金庸,

致敬一線抗疫的“大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