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致良知”,“致”如何理解,那“良知”指善的一面嗎?

Pattern223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宋代大學者張載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來形容王陽明都一生亦不為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不能分離,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所謂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的明潔本真狀態,通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規範的道德修養規範自我行為。

陽明心學強調內心力量,追求透明灑脫的本真心態,對改善我們的生活狀態十分有效,使我們在浮躁的社會中獲得內心的安寧,充實與幸福!





春陽讀書會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主旨。致是推廣,擴充的意思,良知不單單指善,而是更深層的意義,既指道德意識,也指最高主體。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禪語禪修


王陽明曾說過: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

私以為,陽明先生的意思如下:

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之所以有善有惡的體現,都是行為選擇的結果;而良知在每個人心裡,如一面鏡子,能知善惡辨善惡,不讓這面鏡子蒙塵才算是真的做到了致良知;而格物的真諦是去做出善的實踐行動,摒棄過多的人慾(惡)。

個人的理解哈~

如陽明先生說的,我的心所觀察到的便是如此道理,心與心不同,僅供參考。希望你能悟出自己的心之理。


岐黃俠


王陽明是明朝著名的軍事家,思想家,是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

“致良知”的觀點是其核心思想。如要理解“致”之一字之含義,則要明白“良知”的內涵。

“良知”之內涵,可以從三方面做一解釋。

一為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本能,“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傳習錄》下 ),是儒家性本善論的體現;

二是為內化的“天理”,是封建社會應遵從的道德準則。因在明朝的經濟社會背景之下,理學雖為名義上的官方哲學,但並不為推崇者在行為上落實,而面對理學這一尷尬的處境,王陽明認為外在的天理只有內化於心才能真正發揮其道德約束的作用,故將天理與吾心相融合之後形成的內化的“天理”,稱之為良知;

三則“良知”有辨善去惡的能力,可以引導著人去除私慾,為善良之事。

而“致良知”中的“致”之一字,個人理解是“達到”之意。通過將外在的天理內化而達到形成內心道德秩序的境界。

良知,有善良之意,但更為寬泛一些。


常谿


致良知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這個根本,然後加以所向無敵的推導,便是他(王陽明)教學生的簡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句聖訓來懷疑知行合一的命題,陽明說,“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還是看你心誠志堅否--人是可以成聖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鬥私心一閃念,時時刻刻致良知,用陽明的話說叫“隨物而格”。”


看見自己


“致良知”是明代王陽明的心學主旨。出之《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陽明認為,“致”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這個根本,然後加以所向無敵的推導,便是他(王陽明)教學生的簡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句聖訓來懷疑知行合一的命題,陽明說,“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還是看你心誠志堅否--人是可以成聖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鬥私心一閃念,時時刻刻致良知,用陽明的話說叫“隨物而格”

“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良知”的善是指:去掉私心雜念,以求“事上磨、心上覺、為善去惡”的內外修心


雲丘小妖


致,實現的意思;良知,原文: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所以,心即理。從原文看,良知,就是事物的原理規律規則。


秋水寒32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不是善的一面,是對事情的是非有正確的認知。


靛藍之路


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煉上,去除不良的人為經驗意識,復位到人的先驗本性之中去,就是“存天理,去人慾”。人慾去盡,即見天理,即見良知。


春日暖陽Y


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