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現在什麼事情都流行“高配”。

手機要最好的配置、車要最好的配置……殊不知,真正智慧的人,過的都是“低配生活”。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戲劇,不知不覺,人到中年,已經是人生過半。

經歷了上半場的各種風風雨雨,來到人生中場,逐漸明白,所謂各種浮華名利,不過是一場過眼雲煙。人生過半,簡單、樸素,低配的生活,才是真正還原了生活的本質。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01 物質低配,使生活簡單

《增廣賢文》有云: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人生過半,什麼錦衣華服,什麼饕餮盛宴,都看過、見過了。其實到頭來,再富有的人,睡的也不過是一張床;再有錢的人,吃的也不過一日三餐。

對大部分人而言,物質的極大豐富,帶來的不過是表面上的風光。卻忽略了,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只有那麼三兩樣而已。

韓國有一檔綜藝節目叫《林中小屋》。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林中小屋》節目

主人公要在空曠田野裡的一棟小木屋裡居住,小木屋裡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沒有手機,只有滿足最基本生活所需的一副碗筷和兩桶水。

主人公興致沖沖地帶了兩大箱衣服和零食前往,到了門口,卻被告知,除了真正需要的物品,其它的都放在門口,不允許帶進小木屋內。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粗茶淡飯,一日三餐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林中小屋的水需要自己去接山泉水

這,大概就是這個節目的真諦之所在,用最少的物質,過最簡單的生活。有數據表明,我們每個人一生大約會擁有10000件左右的物品,但這其中只有20%是被使用過的,其餘的8000件,其實根本就不需要。

我們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種狀況?拼命買衣服,經常穿的不過那簡單的四、五件;看到打折的家居用品就買回家,結果卻是放在角落蒙塵。

過多的物質,於我們其實並沒有什麼益處,反正會成為生活的累贅。為了獲得不必要的物質,以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為代價,我們終將只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莊子在《逍遙遊》中寫道: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人生,不必再為了外表的光鮮、別人的評價而存在,從本心出發,從自我的需要出發,才會明白,懂得放棄,才會有所得到。

02 社交低配,使心靈平靜

叔本華曾經非常讚賞作家柏那登·德·聖比埃的一句話:節制與人交往,會使我們心靈平靜。

人生中場,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呼朋引伴、觥籌交錯的社交場合,毫無質量的人際交往,只會讓我們浮躁而庸碌。

清茶,兩盞即可;好友,二三足矣。

著名主持人汪涵,多年來都不愛接觸電子產品。即使在智能手機幾乎成為標配的今天,他的微信好友卻只有很少的人。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汪涵

就連他最愛的徒弟錢楓都曾經吐槽過,涵哥居然把我從微信好友裡面刪除了。結果汪涵慢悠悠地回答,這有什麼,范冰冰、陳坤這些大明星,我也一樣刪除了。

汪涵說:“當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了,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部刪掉。”對朋友圈人數過多感到“可怕”,是一種非常敏銳的自省能力。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當我們面對不斷增長的所謂“朋友”的數量時,捫心自問,我真的需要認識這麼多人嗎?我們平常真的有交往嗎?他們只是讓我看起來以為自己社交圈很廣泛,還是真正深交的朋友呢?

李嘉誠曾經說過,放棄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李嘉誠

朋友從來無需多,因為這世上錦上添花者眾,真正能做到雪中送炭者卻寥寥無幾。

與其期待通過無限擴大的朋友圈來實現自己人生境遇的轉變,倒不如靜下心來,好好過自己的日子,發展自己的愛好,提升自己的視野。

陶淵明在《陋室銘》中寫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能夠修煉自己的德行,做到品質高潔,自然會吸引到真正有益的、值得細緻耕耘的友情。

正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03 生活低配,使人生淡然

作家冰心曾說過,凡事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淡然的面對,坦然的渡過,一切本是身外之物。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冰心

順其自然,便是生活中的低配。以一種淡泊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不再去強求不可得的事物,不再去強求不屬於你之人,這樣才不會讓心靈陷入跌宕起伏的漩渦,從而獲得寧靜和強大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古代詩人蘇軾是一個大文豪,卻鮮有人知道,他其實也是一介官員。他年僅二十二歲的時候進京趕考,就跟父親和兄長三人同中進士,是有名的“一門三進士”。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可惜,他雖然才華橫溢,仕途卻是一片坎坷。做官之後,因為政治鬥爭,他一生中三次被貶,第三次甚至被貶到了當時極其荒涼之地海南儋州。

蘇軾雖然在仕途上難以施展抱負,可他並沒有在這條路上鑽牛角尖,也沒有強求一定要回京做官,而是淡泊名利、隨遇而安。

他轉而將目光投向詩詞創作,在他被貶的每個地方,都寫了下流傳百世的經典詩句,尤其在儋州,他還開辦學堂,啟迪民智,開文化之先氣,被尊為儋州的“孔子”。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蘇軾是儋州的文化名片

直到今天,我們讀蘇軾的詩詞,“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其順其自然、胸懷坦蕩的淡然之氣依然撲面而來。

試想,如若當初的蘇軾被做官的慾望所糾纏,將所有心力耗費於此,也許今天的我們就不會認識詩人蘇軾,只不過多了一個岌岌無名的官員而已。

命運給了什麼,就勇敢接受什麼,要相信,人生一切皆自有分曉。若此事如你所願,是生活的饋贈;若此事未如你所願,不過是冥冥之中另有安排。

劉嘉玲曾經在人生最黑暗的時期去向林青霞請教,林青霞說,自己因緣際會認識了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曾贈予她十二個字,讓她獲益終生,她也將這十二個字轉送給了劉嘉玲。

這十二個個字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我們終究會明白,“放下”二字遠比“拿起”要更艱難,卻也更有智慧。

04 低配人生,高貴精神

低配人生,低的是物質、是社交、是生活的慾望。它不是叫我們吃糠咽菜,刻意去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一種更為踏實、豁達的生活理念。

人生中場,經歷過前半生的種種,已然參悟生活的真相,懂得不必再為身外之事所擾,而該將人生投向更為廣闊的天地,拓展生命的厚度。

生活可以低配,但精神卻應當高貴。懂得低配生活的人,才是真正領悟生活的人,他們有著更豐富、更自律的精神世界。

胡適先生生活簡樸,飲食也不講究,但他的一生潛心學問、誨人不倦,堪稱時代的大師;楊絳先生淡泊名利,從不接受記者採訪,深居簡出,筆耕不輟,投身於慈善事業,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為讀不起書的孩子提供幫助。

人生中場,請過低配生活

胡適

他們,過著低配的生活,卻滋養出高貴的精神,精神高貴,並非名人大家的專利,普通人同樣如此。願你我都能在低配的土壤裡,催生出一朵朵精神高貴的花,迎風搖曳,綻放芳華。


丨作者:李李公子,自由撰稿人。八卦情感,閱讀人生,與你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分愛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