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21世紀基礎科學不如20世紀進步大了?

幕後黑手S


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量子力學建立,打破了連續而平滑是時空觀,宇宙不再像時鐘那樣有規律地咔咔跳動。然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已經誕生了一個多世紀,再也沒有出現過“顛覆性”的理論。

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給人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但是,實用技術的繁榮表象,難以掩飾基礎科學停滯不前的事實。衛星導航精確到釐米的級別,但指導其運行的科學理論,仍然是一百年前的牛頓力學和相對論。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運行的核心——芯片,其基礎科學理論依然是上世紀的量子力學。以操縱電子運行作為計算基礎的芯片,已經發展到7納米的極限水平。再往下,比如3納米左右,只有幾個原子那麼大小的尺寸,熱運動造成的擾動非常激烈,電子不再有規律地運行,已經無法承載計算功能了。計算技術要突破極限,需要尋找新的粒子,例如光子、中微子,等等。

人類要在技術上取得根本突破,首先需要在基礎科學上取得根本突破。

基礎科學為什麼近百年了,一直沒有取得根本突破呢?人類對宇宙探索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劉慈欣在《三體》中猜想,人類物理學最近百年沒有重大突破,是因為三體人為了阻止地球科技的發展,發射智子阻擋了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科技被“外星人鎖定”了。當然,這是科學幻想。

一個理論的突破,往往是在前一個理論比較完善的前提下產生。相對論產生之前,牛頓力學和電磁理論已經非常完善,以致於有物理學家宣稱:後來者只能在這座輝煌的物理學大廈中做修補和裝飾的工作。而量子力學發展至今,雖然在技術運用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但就其裡面的具體原理和運行機制,一直都沒有完全搞清楚。例如,量子糾纏、量子躍遷、量子相干等,我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種情況下,去談突破,未免太早了點。現代基礎科學,在原有體系下,往前走一小步,都異常艱難,更不用說創建一個新體系了。

現在的基礎科學突破難度是前所未有。

深入更加微觀的領域,實驗驗證異常困難。單靠個別科學家單打獨鬥,已經完全不可能。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依靠個人的邏輯思維推理和一支筆做驗算,就成了。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也是一個在辦公室做邏輯推理運算就完成了。而量子力學,依靠的是若干個科學家、若干個科學團隊,一代人一代人地接力,才逐步建立起來。要驗證量子力學所做的預言,需要若干個科學團隊合作,才能完成。著名的大貝爾實驗,邀請了十萬之眾參與。研究基本粒子的大型對撞機,不僅需要龐大的科學團隊參與,而且需要若干個國家合作,才能完成。就像最近討論中國要不要建自己的對撞機,因為耗資巨大,及無法預知的結果,所以一直沒定論。相對論預測的引力波,直到最近才被實驗設備驗證。

團隊合作,國際合作,耗資巨大,已經是現代科學研究的基本現狀。可想而知,要突破現有的科學論,是何等的艱難。

人類的基礎科學並沒有停滯不前,只是進步十分緩慢。近幾十年來,的確沒有什麼重大突破,但一直在完善和穩固,只是沒能提出全新的框架式物理理論而已。

人們只記得顛覆性理論的誕生,卻忽略了它誕生前的理論積累。基礎科學要取得突破,離不開前人漫長而艱難的理論積累和技術積累。就像男人只會為新生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感到驚喜,卻不能體驗到女人十月懷胎的艱辛。沒有量變,就不可能有質變。

當然,這可以讓人類清醒頭腦,打消科學可以征服一切的狂妄念頭。上帝把宇宙的秘密,隱藏在量子世界的最細微處。人類為刺探上帝的秘密樂此不倦,永不停留。

這種停滯的局面,也為中國後發趕超留下了機會。有一個類似於腦筋急轉彎的題目:一列火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00公里,一頭牛的速度是每小時1公里,在一條100公里的鐵路上,火車同牛一起出發,牛可以趕上火車嗎?速度相差那麼大,很多人認為牛不可能趕上火車。沒有認真讀題就答題的小學生,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他們沒有看見題目已經設置了100公里的極限。火車很快,但是到達100公里處就得停下來,牛很慢,但100小時後,也會到達100公里的目標。中國現在需要的是埋頭苦幹,不要總是去動為什麼彎道超車的歪腦筋,在製作芯片的基礎技術,如光刻機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製作7納米的芯片終有一天就能自給自足,不再被人掐脖子。

有人認為,人類目前無論是在運用技術方面,還是在基礎理論方面,都是處在“火山爆發”前夜,並不是沒有突破,而是即將取得巨大突破。也有人保守估計,現代物理學的突破,最遲也要在本世紀末到下個世紀初。在這之前,需要科學家不斷地研究積累,一個又一個的小突破,最終會躍遷為一個石破天驚的顛覆性突破。


Eins田


什麼是基礎科學?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學科分類目錄,將基礎科學分成七大類,即: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球科學、邏輯學。而自然科學是以自然現象和物質運動形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自然界發展規律的科學。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是整個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對技術科學和生產技術起指導作用。由此可見基礎科學的重要性。

如果說,21世紀基礎科學不如20世紀進步大,下這個結論還為時過早,畢竟21世紀還有很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先看看20世紀和19世紀相比較的結果。

19世紀簡直就是基礎科學的頂峰期。

代數學方面,產生了“群論”、“域論”、“環論”、“束論”等抽象代數學。俄國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創立了非歐幾里德幾何學。

在物理學方面,法國的查理髮現了氣體的體積與溫度的關係,揭示了氣體的物理性質;法國物理學家佛克在實驗室裡成功地測定了光速;德國醫生邁亞和英國人焦耳都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分子和原子也相繼被發現。

在化學方面,俄國人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週期律,並在週期表上列出了63種元素。

在生物學方面,發現了細胞及細胞分裂現象;知道了生物的產生是雄性生殖細胞和雌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英國的達爾文還繞世界一週進行考察,發現了生物的進化現象。

到了20世紀,基礎科學的成果就沒有19世紀多了。最為重要的是基因、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其他的科學成果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早期,基礎科學研究的自然現象比較明顯,很多都是經歷了前人幾百年不斷探索研究過的。現在,基礎科學研究的對象層次更深,很多都是開創性的,短期很難出成果,需要幾代人甚至是十幾代人的努力。

早期,科學家的思維活躍,敢於質疑前人的理論,並堅持不懈地通過各種實驗的方法來揭示科學真相。現在的科學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再質疑之前的成果,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願做基礎性研究,而去做“短平快”的項目。

早期,的科學家“天才”比較多,他們不是全才,但在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表現出超人的能力。現在的科學家,從小接受固定模式的教育,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學校出來的學生都是"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學生”,“天才”變成了“廢才”。

基礎科學要想出貨真價實的成果,首先就是要國家重視。其次要改革教育和科研體制。只有這樣,基礎科學才能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