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

徐小仙說歷史


關羽兵敗麥城,最後被孫權的手下呂蒙所殺。這位在三國曆史中倍受人們尊重的武將,最終成了人間的一縷陰魂。孫權當時為了討好曹操,在呂蒙將關羽殺害以後,還將他的首級送給曹操。所幸曹操對關羽頗為敬重,最終以王侯將相之禮,將他埋葬於洛陽。

按理說斬殺關羽的呂蒙,應該憑藉著此功幹一番大事業,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正值壯年的呂蒙,在殺害關羽之後,卻在接下來慶功宴上突然暴斃,這到底是何原因呢?

關羽影視劇照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這一場景的:呂蒙立下大功,孫權在慶功宴上親自為呂蒙斟酒,他欲飲酒之時,突然將手中酒杯摔碎,扯著孫權的領口破口大罵,他說的一番話和他當時的表情,彷彿是關羽在世。當場下了孫權驚魂未定,眾將士跪拜於地。隨後呂蒙七竅流血,死在了慶功宴上,人人都覺得是關羽前來索命。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古人信奉怪力亂神,難不成歷史上真有此事發生?

呂蒙影視劇照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三國演義》是一部根據正史美化以後的小說,書中有些歷史情節,與真正的歷史相差甚遠。如若真的要了解三國這段風雲爭霸的歷史,其實《三國志》才是最佳選擇。影視劇中,為了塑造關羽的英雄形象,所以在他被害以後,就安排了一出鬼魂附身,呂蒙突然暴斃的戲。然而根據歷史中的記載,呂蒙死的根本沒有這麼突然。

關羽影視劇照

正史《呂蒙傳》中記載,呂蒙平定荊州以後就一病不起,孫權還專程前去探望他,甚至請來道士為他做法,只可惜這一切仍然沒有留住這名大將的性命,年僅42歲,便病逝於內殿。當然這場疾病並不是突如其來的,更不是關羽的鬼魂從中作祟,其實他這個病,早在多年以前就有了病根。

呂蒙影視劇照

史書中呂蒙奪荊州中,有這樣一句話“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病之命。”,根據這個時間段可知,其實早在攻打荊州以前,他早就有疾病在身,所以突然暴斃,只是疾病的突然加重。

那麼呂蒙這個病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原來早在219年,荊州之地曾經發生過一場非常嚴重的瘟疫,在這場東吳大地上蔓延開來的瘟疫,導致了很多百姓和將士的死亡。根據當時的記載,建安七子之中有四人都因為這場瘟疫而死。

呂蒙影視劇照

這樣推測可得知,呂蒙很有可能就是在這一時間段感染了重病。後來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身體肯定日益衰落。再加上常年征戰沙場,壓根沒有辦法安心休養生息。因此,在這場荊州之戰結束以後,他終於支撐不下去而病死,因此呂蒙並不是突然暴斃,而是因病逝世。

後人之所以要將這段歷史進行美化包裝,是出於對於關羽這個人物角色的喜愛,同時通過一些神仙顯靈的方法,可以將關羽的形象塑造的更加立體,又能夠滿足平常百姓的看客心理,這才有了關羽顯靈,呂蒙突然暴斃的說法。


鳶飛九天2018


蜀漢漢壽亭侯、前將軍、襄陽太守關羽,是三國時期劉備陣營的大將,東吳孱陵侯、偏將軍、南郡太守呂蒙則是孫權陣營的大將,兩人互為敵手。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20年),關羽在大舉進犯曹操陣營失利,後方又遭遇呂蒙偷襲的情況下,從麥城突圍,結果被擒殺。

就在關羽死後不久,呂蒙也在當年去世,這樣的巧合,引發了後人的諸多猜測,悅史君把幾種情況給大家解析一番。

第一,關羽追命

關羽死後在民間被神化,尊為“關公”,後來還被朝廷推崇為“武聖”,對他的死負有責任的呂蒙,自然就成為眾矢之的。

而這種情緒,在大家熟知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體現得最明顯,呂蒙的死也最戲劇。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讓死去的關羽,在孫權君臣慶功宴上,附體於呂蒙,不僅大罵孫權呂蒙,還讓呂蒙“七竅流血而死”。

這樣的安排很過癮,也符合老百姓的慣常思維,但悅史君要說,這隻能是小說家的戲說,實在是荒謬。

第二,積勞成疾

呂蒙設計戰勝關羽,為孫權奪回了荊州,孫權立馬就下發了表彰,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冊封孱陵侯。

然而,正式的封爵還沒有下達,呂蒙就發病了,孫權把他安置在內殿養病,想盡了辦法,又是請名醫問診又是吃不下睡不著,可以說是能用的都用了。

但呂蒙還是死在了孫權的內殿裡,孫權非常傷心,都沒精神處理政務了。

由此可以看出,呂蒙是因病去世的,而且悅史君認為,他是積勞成疾,有高強度軍旅生活的影響。

第三,瘟疫

古代的醫療條件遠遠不如現在,各種瘟疫發生比較多,而且會致命。

就在呂蒙去世的東漢建安二十四年,東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甘寧,護軍校尉、都護徵虜將軍孫皎,右護軍、蕩寇將軍,討越中郎將蔣欽等人也都因病去世。

這有可能巧合,但悅史君認為,發生瘟疫的幾率還是蠻高的。

綜上所述,悅史君認為,呂蒙的死與關羽沒有直接關係,大概率是因為積勞成疾,小概率再加上當時的瘟疫導致的。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