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疫情對全球半導體業到底有多大影響?

實話實說,疫情對全球半導體業到底有多大影響?

實話實說,疫情對全球半導體業到底有多大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有向全球蔓延的趨勢,中國境外感染人數持續攀升,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國最為嚴重,這對全球半導體市場與供應鏈勢必造成一定影響。年初業內曾經看好的202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受到多大擾動呢?

日韓半導體供應鏈受到擾動

半導體作為全球化佈局的產業,在新冠病毒疫情向全球蔓延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將受到影響。日前有媒體報道,SK海力士位於韓國利川工廠的一名員工曾與大邱市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被隔離,與該名員工接觸的800名人員也都進行了隔離。同時也有消息稱,三星位於龍仁市器興區工廠的員工感染了新冠病毒。

Gar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指出,目前疫情向全球蔓延已經是大概率事件。在全球一體化的當下,疫情的擴散勢必會對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也指出,由於日韓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具有關鍵地位,尤其在存儲器、半導體材料、封測等領域,因此日韓確診病例數暴增,也使日韓供應鏈產生了不確定性,恐將拖累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長幅度。

從目前半導體產業分佈狀況來看,韓國是存儲器重鎮,全球市佔達到73%。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的數據顯示,三星電子DRAM市佔率達到43%居冠,其次是SK海力士,佔比29%。韓國疫情加重有可能影響到存儲器供應鏈。需要注意的是,市場最近頻頻傳出存儲芯片價格或將大漲的消息。日本半導體工廠方面目前雖然沒有關於疫情的消息披露,但是日本在半導體上游材料領域的地位十分重要,幾乎佔據了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的半壁江山,一旦受到疫情波及,問題將更加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股的大跌更多是受到疫情在除中國之外世界各地蔓延的影響,尤其是在日本、韓國、意大利公佈了大批確診數字之後。這顯示了日本和韓國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佔據著重要節點,一旦日韓受疫情影響而停工停產,那麼全球半導體產業將受到重大擾動。

不過,盛陵海也指出,目前的情況還沒有發展到這樣嚴重的地步。畢竟半導體晶圓廠對於外界環境的要求非常高,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更是採取封閉式管理,因此目前半導體供應鏈出現危機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現在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需求端下滑的層面。

疫情擴散是否會逆轉全球市場回暖趨勢?

年初之際,市調機構曾經普遍看好今年半導體市場走勢,預測2020年市場將會回暖。然而,疫情擴散會不會逆轉這種趨勢呢?

賽迪顧問集成電路研究中心總經理韓曉敏表示,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經開始觸底反彈。在2019年末2020年初,市面上各家研究機構都有預測,且對2020的市場回暖普遍持樂觀態度,預計增長率在5%~10%左右。目前,在疫情全球擴散的情況下,對市場增長預期普遍下修5%~7%,預計2020年最終的情況會是基本持平或者微漲。

盛陵海表示,此前Garner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半導體市場會有4%左右的下跌,即100億美元左右的降幅。目前看來問題可能更加嚴重,預計第一季度的降幅可能達到16.9%。這樣的降幅主要是由於需求端下滑所造成的。由於疫情衝擊了零售業,其中智能手機、大家電、汽車等都是重災區。這些衝擊反映到半導體領域,造成了市場需求的下滑。目前來看,今年第一、二季度半導體市場受影響較大,第三、四季度影響會有所緩解。同時,我們期待明年會有反彈。

劉佩真則表示,隨著疫情波及區域擴大,對供應面埋下很大不確定性,雖然半導體今年基本面不錯,但預估增長腳步將受到牽制;先前預測可能有“高”個位數的增長率,如今增長率可能要下修至“中”個位數。

不過也有證券專家認為,目前來看半導體回暖的腳步是被推遲了,從原來的3—4月推遲到6—7月,或者更加往後。

我國半導體業應如何應對?

面對嚴峻的國外形勢,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將會受到何種影響?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呢?韓曉敏指出,日韓兩國與國內產業鏈關係比較緊密。韓國方面,三星、東部高科等企業有龐大的代工產能,國內非常多的設計企業均選擇在韓國代工生產。這些企業恐怕會受到較大影響。

日本是全球最主要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基地,國內目前正在運營的以及正在擴產和新建的產線,對此都有嚴重的依賴。若相關設備和材料受疫情影響出現供應不足,對客戶優先度不夠高的國內客戶將非常不利。

另外,還存在兩方面的間接影響,一方面是由於韓國在面板、存儲等領域的龍頭地位,疫情的擴散恐將導致這些核心配件的短缺和漲價,進一步影響終端產品的出貨與銷售。另一方面,日韓歐美等均是全球電子產品的主要消費國,尤其是消費電子產品。疫情的影響對這些市場的終端產品銷售會有直接影響,進一步也將傳導到上游半導體企業。

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國半導體產業界只能積極應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指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如果疫情在日、韓兩國得不到控制,那麼造成的影響一定是全球性的。不僅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而且全球的半導體產業以及下游產業都會被波及到。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日韓疫情的發生是這些國家的事情,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就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的鄰居,在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但是,魏少軍判斷,從中長期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只要應對得當,就不會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產生太大的影響。最主要原因在於,國內經濟的基本面沒變、國際大形勢沒變、產業大趨勢沒變。從半導體全球化發展的情況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作為世界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根據2019年最新數據,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下降12%的大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取得了16%的增長,中國集成電路產品佔世界的份額也從上年的7.9%上升到10.4%。旺盛的需求仍是最現實的發展驅動力。

對於企業來說,盛陵海指出,企業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提升自身應對疫情風險的能力,比如做好人員到位工作,加快復工復產。其次,要關注供應鏈情況,提前做好應對,避免短時的市場波動對生產造成影響,比如目前就有MLCC漲價的消息傳出,企業應當及時調整策略。此外,市場也預期中國政府下半年可能會出臺刺激經濟的政策,這對下滑的市場將起到提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